“中原煤倉”平頂山何以擺脫戀“煤”情結?

中新網鄭州10月14日電(劉鵬李海珠)“平頂山是一座資源型城市,資源既成就了平頂山,也造成了產業較爲單一、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14日,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主題平頂山專場新聞發佈會上,平頂山市委書記陳向平直陳“資源”給當地發展帶來的“雙刃劍”效應。

圖爲新聞發佈會現場。劉鵬攝作爲中國中部重要的能源和重工業基地,平頂山因煤而生、因煤而興。彼時,這座遠近聞名的“中原煤倉”通過煤炭開採和利用,發展電力、鋼鐵、化工等產業,經濟得到快速增長,奠定了工業基礎。然而,隨着資源逐漸枯竭、環境污染等問題的出現,近年來,平頂山下定決心擺脫戀“煤”情結,探索資源型城市的轉型突圍之路。

那麼,平頂山如何因地制宜推動轉型,又如何從“中原煤倉”變身爲“材料之都”“中國尼龍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根本出路。”陳向平介紹,近年來,平頂山開展“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的探索實踐,圍繞建平臺、強主體、攻難關、促轉化,打出“組合拳”。同時,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和市場需求,謀劃建設“中國尼龍城”和“白龜湖科創新城”,以此“兩城”驅動產業向高端邁進。

從一塊煤到一粒碳化硅,再到一根尼龍絲……正如記者近期在平頂山走訪時,看到了河南電子半導體產業園和中國尼龍城研發生產的半絕緣電子級碳化硅粉、導電性晶錠、尼龍66工業絲、尼龍6民用絲等新產品,從一塊黑煤到一匹白布的演變,不僅是平頂山從燃料到原料、材料、產品的轉型,也是當地以煤炭延鏈、創新發展的具體體現之一。

成立於2023年的“白龜湖科創新城”,則是平頂山當地打造的產業發展新高地和科技創新策源地。當下,“白龜湖科創新城”建設“形象初顯”,平頂山正錨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賽道,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搶佔制高點。

陳向平介紹,近年來,平頂山還在平臺建設方面致力於提升創新的“濃度”,此間積極推進實驗室、產業研究院等研發機構建設,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創新型企業樹標引領三大行動。目前,該市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336家,主導產業骨幹企業研發平臺實現全覆蓋,推動技術、人才、資金等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使創新型企業量質齊升。

與此同時,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平頂山堅持市場驅動、需求導向,建立“名企+名校”協同創新機制,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集中攻關,進一步打通“政產學研金”通道,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

官方數據顯示,僅在2023年,平頂山組織製造業骨幹企業實施重大科技創新活動140餘項,特殊性能鋼、超高純銅、半導體碳化硅等領域一大批關鍵技術獲得突破並落地量產。並依託科技創新,在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儲能等重點領域搶佔先機,催生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如,建成全球最大的尼龍66原液着色纖維生產基地,打通世界最完整的碳基尼龍新材料產業鏈,被納入國家排版Ψ·gen.zhanki.com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高效單晶硅電池片等細分領域產能全國第一,人造特種石墨年產量12.3萬噸、佔全國總產量七成等。

談及未來發展,陳向平說,平頂山將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堅持“兩城”並進,着重在產業發展對接、創新平臺聯動、高端人才協同、科技成果轉化、要素服務保障等方面互聯互通、共促共榮,打造“雙核”發展共同體。同時,把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相結合,深化“揭榜掛帥”“排版Ψ·gen.fluofashion.com賽馬”等制度改革,促使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產線、融入產業鏈,有效形成現實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