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產業從“地頭”到“牀頭”打造全產業鏈任重道遠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傳承創新發展”是中醫藥產業的關鍵詞,2019年以來,國家層面和多個省份都出臺了相應的指導意見。不難發現,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是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近年來,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迅速,產業規模不斷攀升,但也存在多重挑戰,中醫藥產業鏈割裂、臨牀與科研斷層、研發與應用脫節等問題依舊存在。另一方面,現代中醫藥出海的“征途”中也有不少阻礙。

如何破解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系列難題?中醫藥怎樣進入廣闊的國際市場?在《每日經濟新聞》創刊20週年之際,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中藥協會副會長、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深入分析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可行路徑。

中醫藥產業強鏈離不開現代科技投入

在2024年4月舉行的第三屆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指出,傳統中醫藥與現代科技交匯融合,開拓出一條傳承、創新、發展之路,形成了顯著的學科優勢,引領了健康產業發展,產生了重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體現在數據上,據統計,2022年,我國中醫藥市場規模近4500億元,2023年增長至4800餘億元,今年有望超過5000億元。不過,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仍然存在多重挑戰,首要的就是中醫藥產業鏈割裂,未能形成有效的產業協同。

“每一個產業的發展,都應是全產業鏈共同發展,鏈強產業就強,鏈弱產業鏈就弱。中醫藥由於產業鏈非常長,所以導致部分脫節的現象。”耿福能說,中醫藥產業鏈涵蓋從“地頭”到“牀頭”的各個環節,因此打造全產業鏈顯得更爲任重道遠。

從好醫生集團的實踐來看,公司強調“第一車間”的建設,搭建標準化種植體系,爲藥品一致性、可控性打好基礎。耿福能說:“中藥的第一生產車間在土裡。種植是中醫藥產業鏈的第一環,如果原料不好,無論是通過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還是別的任何方法,都沒辦法在成藥生產中糾正過來。”

因此,在“地頭”,就要做好優良品種選育,“也就是確保中藥材的道地性”,這是先決條件。但把好源頭關並不容易,因爲中藥材種植涉及農業、林業、國土等各個部門,“比如土地屬於國土資源管理,山木藥材和動物屬於林業管理,牽涉部門非常廣,需要共同發力”。

藥材種出來,還要經過中藥飲片加工環節,才能到中成藥生產環節,也就是工廠範疇。針對這個環節,國家已經制定了相關的標準和認證細則,但在耿福能看來,中藥生產企業“不能躺在祖先的功勞簿上生存”,而應不斷加強科研投入,讓中成藥的生產跟上時代步伐。

“不論是中藥還是西藥,有沒有效果是關鍵,確認有效之後,還要研究是什麼在起效,如何起效,起效過程是怎樣的。”耿福能說,只有回答好這“四問”,才能推動中藥產品更新換代。而要想回答“四問”,就離不開現代科技投入。

2024年,好醫生集團推進創新藥項目13項、仿製藥項目12項。目前,好醫生集團1類創新藥GDN1801項目已獲得國家CDE(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藥物臨牀試驗批准通知書,即將開啓臨牀試驗。此外,公司創新藥產品GD-N1702、GD-N1901等,也已進入臨牀試驗階段。

“現代中醫藥和傳統中醫藥的區別和聯繫就在於,現代中醫藥要對傳統中醫藥進行解讀。”耿福能以GD-N1702舉例說,此藥是公司與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科研團隊合作,在川附子中發現的一種成分。“附子是中醫藥中的四樑八柱,它的功效是回陽救逆,補先天命門之真火,回陽救逆簡單理解就是有強心功能。經過研究發現的GD-N1702,能修復心肌細胞線粒體,可以起到治療慢性心衰的作用。”

類似的還有GD-N1801,是從美洲大蠊提取物中發現的新成分。耿福能介紹,這個新成分是由氨基酸構成的一個多肽,在治療慢性創面,比如糖尿病足潰瘍、壓瘡和其他體表創面方面,效果超過好醫生的另一產品康復新液。“這個產品已經獲批一期臨牀研究,如果能順利進入市場,就能填補臨牀上的許多空白。”

“古人流傳下來的處方只記載了藥物功效,但現代中醫藥的研究要到分子層面,找到新的化合物、新的靶點、新的通路和新的適應症,纔算是真正的原創新藥。”耿福能說,“中醫藥新質生產力的導入,就應該在這些環節加大科研投入,讓整個中醫藥產業鏈強起來,中醫藥產業才能強起來。”

只是諮詢和信息傳遞算不上互聯網醫療

現代科技對傳統中醫藥的改變,還體現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尤其是在廣大的基層醫療體系。過去十餘年間,“互聯網+醫療”已經發展成爲醫療服務新模式,各大互聯網巨頭和醫藥企業大舉進入這一領域。

早在2015年,好醫生集團就開始佈局互聯網醫療,希望全面賦能基層醫療,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2016年,好醫生集團成立了四川好醫生雲醫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作爲集團互聯網醫療業務載體。

“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怎樣用好這個工具是關鍵,如果只是用於諮詢、信息傳遞,我認爲那就把互聯網醫療簡單化了。”耿福能說,“那叫醫療諮詢,不叫互聯網醫療。”

如何才能真正發揮互聯網在醫療中的作用?好醫生集團爲何要打造互聯網醫院?

“多年來,好醫生都是跟基層醫生打交道,知道基層醫生缺什麼,我們能幫他們做什麼。”耿福能說,長期以來,基層醫生在看病過程中還是依賴老三樣,也就是聽診器、溫度計、血壓計,“老三樣看病首先就是看不準”。

對此,好醫生集團針對基層診療醫療水平問題落後的問題,首先幫助基層診所建立檢驗科。“聽起來好像不可思議,其實,基層醫生只要會抽血就可以,抽取血樣後送到雲醫療平臺檢測。”耿福能介紹,目前,好醫生互聯網醫院可以進行1800多項檢測,“一個縣級醫院最多可能只能做600項檢測”。

“檢驗科”的建立,解決了基層醫生看病看不準的問題,“再往下就是影像這一塊”。耿福能說,我國醫療市場最脆弱的就是“網底”,也就是基層診療。“國家在投入方面有很多難以解決的堵點,比如人才短缺,我看到很多鄉鎮衛生院有進口設備但沒人操作,影像拍出來沒有醫生讀片。”

因此,好醫生集團建立了一個後臺,並對基層醫生進行培訓,“他們只要會操作就可以了,由後臺的資深專家給他們讀片、形成影像報告”。如此一來,就幫助基層醫療機構“建立”起了影像科。

除此之外,好醫生互聯網醫院還幫助基層醫院建立了藥劑科,指導基層醫生準確、合理用藥。“二三級以上醫院有自己的診療路徑和診療指南,但鄉村醫生、診所醫生很難獲得這方面的諮詢,我們就幫他們建立這個系統,不單單是賣藥給他們,還要指導他們正確用藥。”

檢驗科、影像科、藥劑科之外,還有病理科。“去年,好醫生互聯網醫院成功進行7個白血病兒童的早篩,那些兒童起初持續低燒,在基層醫療機構就當作感冒來治。”耿福能說,病理科的打造,就是爲了讓基層醫生既能把病看準,還能跟病人解釋清楚。

據瞭解,好醫生集團打造的雲醫療平臺,已經服務超過44萬家基層診所及藥店,正朝着“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三級醫院的診療服務”目標邁進。“9年時間,我們在這一塊做了許多工作,也有許多收穫,將繼續做下去。”耿福能說。

近年來,中國創新藥出海一直是熱門話題,尤其是今年以來,國內創新藥對外授權交易不斷涌現。不過,相比之下,中藥出海的步伐則顯得有些緩慢。

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中藥貿易總額爲41.7億美元,同比下降4.0%。其中,出口額爲26.57億美元,同比下降7%;進口額爲15.09億美元,同比增長1.8%。

中藥出海爲何步履維艱?在耿福能看來,今年上半年中藥出口額下降,其中一個因素是行業限制了部分優質中藥材的出口,“不能老是把優質的中藥材賣出去”。體現在數據上,2024年上半年,中藥材及飲片出口6.4億美元,同比下降8.0%,出口量11.6萬噸,同比下降7.7%。

“另一個因素就是,國內企業包括很多中藥企業,還是按照傳統醫藥產業的思維在做中成藥,沒有強化產業鏈的每個環節,中藥出口就會出問題。”耿福能說,產業鏈不強,就容易造成一個結果——“這次的藥材和下次的不一樣,今年的和明年的不一樣,就很難進入海外市場”。

2021年初,好醫生集團旗下康復新液獲得加拿大衛生部頒發的天然藥物產品許可證,這也是國內唯一在加拿大註冊成功的創面修復中藥品種。“康復新液之所以能在加拿大成功註冊,是因爲我們建立了第一車間,標準化生產原料,做到了產品質量穩定。”耿福能說,目前,康復新液在美國、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家的註冊,都在同步推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