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計算山區氣候變化速度 發現全球17山區暖化嚴重
中研院今天舉辦「開發山區氣候變化速度計算模式」成果發表記者會,由研究員沈聖峰(右)領銜,包括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陳一菁(中)、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AI工程師麥館碩(左)等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並首度揭示全世界暖化最嚴重的山區,也解釋氣候變異對山區物種的影響。記者胡經周/攝影
由於全球山區缺乏長期運作的氣象觀測站,人們一直無法精準計算山區氣候的變化,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沈聖峰研究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創新結合熱力學原理與氣候資料庫,不僅首創山區氣候速度的推估模式,更首度發現全球17個區域的山脈等溫線正以每年超過11.67公尺的速度上升,對高海拔生態避難所的獨特物種構成了巨大威脅。
中研院今天舉辦成果發表記者會,由沈聖峰研究員領銜的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並首度揭示全世界暖化最嚴重的山區,也解釋氣候變異對山區物種的影響。
這項名爲「全球山區氣候變化速度與物種適應」(Climate velocities and species tracking in global mountain regions)的研究,探討了全球山區等溫線移動速度與生物反應之間的複雜關係。研究團隊運用熱力學第二定律,輔以衛星資料、生物資料進行驗證,開世界之先,研擬出計算山區氣候速度的方式,並發現全球各山區的海拔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遞減率爲3℃到9℃不等,變異極大。沈聖峰指出,「海拔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下降6.5℃」的常理僅是一個大概的數值,無法真正用來解釋不同山區的氣候變遷對生物分佈範圍移動之影響。「我們的突破在於,利用熱力學的公式,計算出相對正確的山區氣候變化速度,初步破解長久以來懸而未決的山區氣候大哉問」。
中研院今天舉辦「開發山區氣候變化速度計算模式」成果發表記者會,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陳一菁發表研究成果。記者胡經周/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