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講堂」首訪臺東 以科學解析疫情、從太平洋回眸寶島

中研院跨縣市科普演講「中研講堂」12日在臺東高中登場,吸引臺東高中、臺東女中、公東高工及育仁高中學生到場參加。(中研院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中研講堂」首訪臺東!中研院跨縣市科普演講「中研講堂」12日在臺東高中登場,研究員從人類學及空間流行病學角度出發,不僅介紹大洋洲海洋文化,也省思本土文化與疫情控制。現場吸引臺東地區4所高中職近200位學生,一同聆聽這場知識饗宴。

在本次講座安排上,由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郭佩宜以「感‧知大洋洲:人類學觀點」爲題,分享大洋洲的海洋觀點;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詹大千則主講「社交距離對於延緩COVID-19疫情的影響」。

「Rafule oka!」郭佩宜先以索羅門羣島語言問候開場,隨後並在演講提到,對海島住民而言,海洋纔是主體,島嶼彼此間的連結比陸地面積更爲重要,大洋洲島嶼的社會也有了獨特的「共享」概念。

臺東高中學生在演講後提問,好奇大洋洲的經濟體系如何運作,郭佩宜解釋,索羅門羣島除了主流貨幣體系之外,也有傳統的貝珠錢,有其自己的一套價值,相對不受國際貨幣的影響,可供世界參考。

以統計學深入公衛傳染病研究的詹大千展示大量數據、地圖及圖表,說明防疫政策背後的流行病學原理與數學模型。他以雙北人流圖爲例,回頭探討今年三級警戒的成效,不僅是人流數量的改變,還有結構上的改變,促成疫情的控制。

詹大千指出,從圖表中可以看到在社交距離、戴口罩、疫調及隔離檢疫的政策多管齊下後,RT值可降到0.86以下,是防疫有成的重要措施。其科學原理就是將複雜的傳染病關係,化約成數學式,並對環境接觸率與病毒傳染效率進行推估與控管。

詹大千也說明,居家隔離的14天,也是針對發病傳染期的觀察與研究,在風險管控、快篩檢測等措施搭配下訂出的合理規範。

現場學生提問,長期防疫所產生的心理壓力是否導致反效果?詹大千說明,相關政策的確會造成醫療體系及民衆很大的壓力,而換個角度想,已有研究指出防疫規範採早期嚴格、慢慢放鬆的效果是相對較好的。

中研院表示,本場次講座吸引臺東高中、臺東女中、公東高工及育仁高中學生到場參加,而院方自2018年起推出跨縣市科普演講,臺東是中研院跨縣市科普演講的第7站,未來,「中研講堂」還會規畫造訪其他縣市,繼續邀請研究人員到現場與大衆直接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