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子品牌努比亞 手機業務困局何解?

2022年2月28日,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展出的努比亞手機新品。 新華社資料圖

手機廠商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下簡稱“努比亞”)日前新增一則被執行信息。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顯示,該則執行標的677萬餘元,執行法院爲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努比亞近期首次被強制執行。南都灣財社記者梳理看到,自2021年1月到2022年8月,努比亞共5次成爲被執行人。

努比亞手機更廣爲人知的,是其背後的大股東中興通訊。不過,在手機市場充分競爭的當下,不論是中興手機還是努比亞,都早已淪爲排名“others”行列。目前中國手機市場排名相對穩定,從多家知名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來看,前五的廠商一般包括蘋果、OPPO、vivo、小米、榮耀。激烈競爭之下,如何在終端手機市場活下來且過得好,面臨的挑戰十分嚴峻。

作爲國內最早主打手機影像的手機廠商之一,努比亞官方近日表示將推出一款影像新旗艦,並確認其35mm主攝將迎來大幅升級。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影像似乎不再是能影響消費者的重要因素。努比亞打造生態的舉措成效也有待觀察。

困局A

存在感弱 缺少競爭力

雖然努比亞獨立運作,但與華爲和榮耀兩家公司徹底“分家”不同,中興對努比亞擁有絕對控制權。

市場營銷跟不上節奏

中興2020年財報顯示,年內中興通訊以現金5.537億元取得了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28.43%股權,收購完成後,中興通訊持有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78.33%的股權,並納入中興通訊的合併報表範圍。

努比亞的前身是深圳市中興移動通信有限公司。2012年,在中國主流手機市場的格局還是“中華酷聯”之時,小米互聯網手機模式的入場改變了市場格局,衝擊着傳統廠商紛紛開始互聯網化轉型。

彼時,中興的終端業務運營商定製業務影響深遠,產品愈發缺少競爭力,市場營銷也跟不上互聯網手機品牌的節奏。爲了適應轉變,2012年10月,努比亞誕生了。

兩年後,逐漸找到定位和方向的努比亞,於2015年6月成立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標誌着努比亞品牌的正式獨立。

品牌發展難遂人願

在創立初期,努比亞也曾立下豪言壯語。在正式更名後的品牌獨立掛牌儀式上,努比亞創始人兼總裁裡強公佈了努比亞品牌未來三年目標:2015年以線上爲基礎全面拓展線下渠道業務,爭取達到行業健康水平。2016年全民進軍海外市場,成爲國際化品牌。2017年成爲全球領先的知名移動通訊領域品牌。

然而,公司發展與市場更迭難以遂人願。隨着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二線手機廠商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中興的主品牌手機銷量變得越來越小,努比亞也沒能脫穎而出。根據最近可考據的數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努比亞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僅爲0.8%。

不僅是努比亞,中興手機的存在感同樣很低。根據最近可考據的數據,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興手機在中國市場份額僅爲1.6%。這樣意味着,同樣擔任中興終端事業部總裁的倪飛,不僅要兼顧子品牌,還要同時擔負起振興母品牌的責任。

困局B

手機市場創新乏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努比亞始終不溫不火,除了營銷能力不足、更新換代速度較慢之外,也與手機市場現階段普遍存在的創新乏力有關。

手機影像發展進入瓶頸

以影像創新爲例,在創立之初,努比亞定位高端,除了全面屏設計,還曾號稱是一款可以拍攝星河的手機產品,在影像上頗下功夫。不過,從目前手機市場需求表現來看,影像似乎不再是能影響消費者的重要因素。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向南都灣財社記者分析,消費者對於具有特色的影像創新有一定需求,但整體來看,影像的發展已進入瓶頸。“硬件在1英寸大底的感光器基本到頭,更多需要各家廠商在算法和軟件上的不斷提升。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並不會成爲主要換機動力。”

仍對終端業務寄予厚望

此外,其背後的大股東中興通訊,也在2017年前後受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面臨發展危機。2018年最艱難的一年,公司營收855.1億元,同比減少21.4%,淨利潤-69.5億元,同比減少229%。

2018年6月29日,中興通訊的14名董事和管理層集體離任,現任CEO徐子陽和其他21位新高管走馬上任。

新任管理層仍對終端業務寄予厚望,徐子陽希望中興能拿出代表實力的高端手機,躋身國內一線,其手機業務也經歷了換將、換方向等重大變化。不過,現階段中興手機在國內大衆市場存在感低,沒有普遍認可的旗艦手機,也沒有品牌和渠道優勢。

觀察

圍繞手機 競爭生態 能否突圍

中興的手機終端業務該何去何從?南都灣財社記者從中興獲悉,現在中興不再將手機單拎出來,而是更強調打造生態。以手機爲核心,圍繞個人數據和家庭數據及智能周邊生態產品形成“1+2+N”的發展格局。

不過,在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已紛紛打響軟硬件生態之戰的當下,如何在生態競爭中脫穎而出,中興仍面臨嚴峻挑戰。

採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嚴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