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撕開一道口子

一份淨利潤暴跌6成的成績單,是否屬於重大利空?

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答案是肯定的,但對中芯國際來說,情況有點不一樣。

前幾天,中國大陸最大晶圓廠——中芯國際發佈了2024年二季度財報,淨利潤爲1.72億美元,同比下滑62.9%。

在產能過剩、行業價格戰下,這個利潤數據並不令人意外,因爲2023年,中芯國際淨利潤同樣跌超6成,最新的數據只是延續趨勢。

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另外兩個關鍵指標。

一個是營收,同比增長超2成,相比去年收入下跌的情況,意味着下游需求開始回暖。

另一個是產能利用率,相比一季度和去年,都有了進一步提升。在全球大擴產後,半導體成熟製程產能過剩、價格戰以及美國打壓的陰霾中,這意味着中芯國際艱難地找到了夾縫生存的空間。

只不過有些遺憾的是,還沒等中芯國際真正緩過一口氣來,來自太平洋彼岸的新一輪打壓,可能很快又來了。

悲中有喜

從利潤上看,中芯國際依然寒風陣陣。

二季度,中芯國際利潤爲1.72億美元,同比下滑62.9%;毛利率由一季度的13.7%,略微上升至二季度的13.9%,但仍遠低於去年同期的20.3%。

整個上半年,中芯國際淨利潤同比下滑62.78%至2.36億美元;毛利率爲13.8%,去年同期毛利率爲20.6%。

但淨利潤過腰斬的同時,中芯國際的財報也透露出不少積極的信號。

首先是營收上在增加,反映下游有復甦跡象。

二季度,中芯國際實現營收19.01億美元,同比增長21.8%,環比增長8.6%;上半年,中芯國際營收同比增長20.77%至36.51億美元。相比之下,2023年,中芯國際營收下滑8.6%。

對於營收回暖,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稱,隨着中低端消費電子需求逐步復甦,當季的成長動能主要來源於廣泛用於消費電子和智能手機的平臺。

例如,應用於電源管理開關、穩壓器、LCD驅動等平臺的製程收入環比增長超過兩成;應用於藍牙、Wi-Fi、接收器等平臺的製程收入環比增長超過三成。

中芯國際預計,2024年三季度收入將環比增長13%-15%,毛利率預計在18%到20%之間。

趙海軍在財報會上稱,利潤率改善主要是受地緣政治影響,芯片本土化需求加速提升,幾個主要市場的12寸節點芯片、套片產能供不應求,價格向好。

他進一步預計,下半年銷售收入將超過上半年,全年的銷售收入增幅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除了營收回暖,更大的亮點是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

當季,中芯國際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提升至85.2%。這個數據在2023年四季度爲76.8%,2024年一季度爲80.8%。

趙海軍稱,8寸晶圓產能利用率有所回升,而12寸晶圓產能在過去幾個季度均接近滿載,上半年擴充了一定產能。

這對中芯國際來說意義重大。

2022年下半年開始,由於客戶需求急轉直下,成熟製程的產能利用率顯著承壓。

中芯國際2022年的全年產能利用率曾高達92%,但四季度單季已跌至79.5%;2023年一季度進一步跌至68.1%,此後三個季度一直徘徊在76%—78%附近;2024年一季度,其產能利用率才勉強回升至80.8%。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調研數據顯示,2024年二季度,全球晶圓代工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不足八成,其中主要廠商的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約在75%左右;預計三、四季度,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纔有望回升至80%左右。

中國臺灣諮詢公司IsaiahResearch亦預計,2024年全球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約爲七至八成左右。

這進一步證明中芯國際最新的產能利用率不僅跑贏了自己,也明顯跑贏了行業。在半導體行業全球大擴產並打起價格戰的背景下,屬實值得肯定。

殺出價格戰

即使是高科技的芯片行業,也逃不過價格戰的宿命。

有晶圓廠高管人士稱,去年就有一些小晶圓代工廠將90納米節點的12英寸晶圓價格降至約800美元;作爲對照,即使是大廠中較早鬆動報價的晶合集成,當時價格還在1100美元左右。

隨後,大廠跟進價格戰,更有資深半導體投資人稱,國內晶圓代工大廠中,"一些產品對着中芯國際的價格打七折左右"。趙海軍在5月的一季度財報會上就曾稱,中芯國際需要跟報價更低的晶圓廠競爭。

全球大擴產是這輪價格戰的核心原因。

2020年四季度,受疫情擾亂供應鏈和需求誤判等因素影響,使"芯片荒"的焦慮情緒席捲汽車乃至製造業。

但芯片產線從建設到投產需要時間,當市場需求穩定上升,產能就會顯得緊缺,加上地緣政治影響,美國、歐洲、日本等均強調芯片供應鏈韌性,推動本土建廠計劃,從而使全球晶圓廠紛紛擴產。

比如,臺積電在2021年11月和2024年2月兩次宣佈於日本建設成熟製程晶圓廠,按計劃分別於2024年和2027年投產,總投資200億美元;此外還於2023年8月宣佈在歐洲建設一座成熟製程晶圓廠,總投資達100億歐元。

國內方面,截至2023年末,中國大陸主要晶圓代工企業旗下在建的12英寸產線數量就達十多條。

中芯國際也不例外。

今年二季度,中芯國際資本開支爲22.52億美元。截至當季末,摺合8英寸計,中芯國際月產能爲83.7萬片,較2023年末增加約3.91%。

"我們以前的目標是每年增加一個工廠,大概是3-5萬片的產能,今年增加6萬片12寸的月產能。客戶供不應求,我們擴產也超過預期,"趙海軍說。

在全球大擴產的背景下,中芯國際爲什麼能夠從產能過剩中殺出來,背後的關鍵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受益於低製程芯片的國產替代。IsaiahResearch指出,對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來說,45納米和55納米爲國產替代策略下直接可以爭取到訂單的需求節點。

另一方面則是在相對高製程芯片上,中芯國際已經建立起先發優勢。目前大陸新建產線28納米技術產線相對較少,因爲28納米產線的投資規模高達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在難以確保穩定客戶源的前提下,多數企業不敢貿然投建。

IsaiahResearch也指出,28納米及以下投資回報時間長且存在技術瓶頸,仍受美國出口管制限制,須待需求明朗後再投資。

"做28納米意味着必須有大量數字芯片訂單,而新產線意味着良率還得爬坡,各方面都難以與中芯國際競爭,風險太大。"有業內人士稱。

但中芯國際這方面的顧慮並不大。它的28納米產線自2014年投產以來一直處於滿載狀態,目前28納米產能仍是中芯國際的投資重點。

可能正因如此,在最近的財報會上,中芯國際甚至有了喊出"不主動降價"的底氣。

艱難的反圍剿

產能過剩、美國打壓、技術封鎖,中芯國際的存在不如華爲那麼閃耀,但在圍剿中找到的生存之路,更值得大多數芯片廠商借鑑和參考。

保持高良率,是實現突圍的第一層經驗。

半導體行業分析機構芯謀研究總監王笑龍稱,在特色工藝的開發能力上,中國大陸廠商與臺積電,以及以成熟製程見長的格芯、高塔等海外廠商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不過,目前大陸廠商在硬件層面不受限制,使良率水平有望成爲贏得競爭的關鍵機會。

此前,中芯國際、華虹等廠商已在各自制程節點上證明過自己,甚至與臺積電"掰過手腕"。中芯國際天津廠從臺積電手中贏得過手機芯片大廠高通的電源管理芯片訂單,且中芯國際天津廠的良率只比臺積電低一兩個百分點。

第二層經驗則是培育扶持國產供應鏈。

這方面,中芯國際可以說是功不可沒,一直在主動導入國產設備和材料,並將其視爲正常的降本行爲。

中芯國際是國內較早開始培育國產供應鏈的企業,尤其在2018年中美科技爭端出現後,採取了維持生存同時想辦法分階段嘗試國產設備的策略。

而培育國內供應鏈又與擴產相輔相成,這正是中芯國際不斷逆週期擴產的其中一個關鍵考量。

"擴產纔會買新設備,纔有機會增加國產設備的比例。"有晶圓廠高管人士稱,大約五六年前,國內晶圓製造產線設備幾乎全是國外的,少許國產設備亦是用在非關鍵環節;而現在,部分新建晶圓產線的國產設備佔比已達三至四成。

目前,國產供應鏈在光刻之外的其他工序實現了長足進步。

"比如刻蝕、爐管以及掩膜相關的設備,都已經開始有了。"有業內人士稱,過去一年,美國政府對應用材料、泛林、KLA等美系設備廠商服務中國客戶設下限制,倒逼中國國產設備替代加快腳步。

"當中國的國產供應鏈拉通之時,國內晶圓代工廠的成本估計要比現在降低一半。若沒有政治因素影響,中國的成熟製程完全可能複製面板產業發展路徑,未來全球一半成熟製程產能都在中國大陸。"鯨芯資本合夥人孟偉認爲。

日趨成熟的國產供應鏈,讓中芯國際擁有了更多的競爭底氣。

而第三層經驗來自對手的輕視,不那麼高端的中芯國際等來了國運加持。

近年來,中國AI、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發展迅速。除了先進芯片,還需配套大量的成熟製程芯片。以新能源汽車爲例,所需芯片總數遠大於傳統汽車,且96%以上的車用芯片使用成熟製程,增量空間巨大。

加上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本地供本地"導致訂單迴流,之前在海外流片的國內外芯片設計公司,也開始將訂單轉移至中國大陸的代工廠。

訂單轉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外晶圓廠對低製程技術不那麼熱衷。德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博世的中國總裁徐大全認爲,國外投入不足,可能會給中國留出機會。

根據他的判斷,過去三年,全球主要芯片供應商在成熟製程方面的投資,不足以支撐未來全球範圍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芯片危機"未來還可能再現。

這對中芯國際來說,無疑又是一個好消息。不過,最大的風險依然來自行業之外,儘管美國大選尚不明朗,但無論結果如何,中國芯片都有可能迎來更爲嚴厲的制裁。

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但中芯國際面臨的戰爭還很漫長。

參考資料:

財新《中芯國際二季度淨利潤下滑超六成高管強調不主動降價》

財新《成熟製程芯片開打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