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股活躍 主動基金出頭

主動基金VS被動基金績效大比拼

投資人近二年追逐被動基金,但依被動基金和主動基金績效來看,主動基金績效更突出。法人表示,當指數上檔空間不大、中小型股活蹦亂跳的階段,基金經理人操作靈活,主動型基金容易發揮,使得今年來一些旗鑑基金有不錯的表現。

今年臺股市場由底部翻升,但仍呈現震盪向上盤市,個股的表現決定行情動向,因此從Cmoney統計數字發現,臺股主動型基金在4月份及年初以來,主動基金績效表現都較臺股ETF來得強。統計至4月底止,臺股ETF今年以來平均報酬率是9.25%,臺股基金是13.96%;4月單月臺股ETF跌幅是2.81%,也比臺股基金跌幅2.31%多一些。

法人表示,由於被動型基金有追蹤指數的要求,ETF持股水位通常會高達90%至95%,主動型基金主要規定持股要達70%以上,同時也可搭配期貨、避險部位進行多空操作,傳統投資經驗顯示,在大多頭或大空頭階段,ETF因爲追蹤指數會呈現大好、大壞的表現;盤勢區間整理、無明確偏多或偏空之際,可能由選股勝出,主動型基金表現可望優於被動型。

寶錸投顧經理劉思賢指出,市場近期出現震盪,臺股中小型股成爲盤面主流,股價活蹦亂跳,投信基經理人擅長的中小型股獲得市場活水,OTC指數表現也優於集中市場指數,使主動型基金表現勝過被動型基金。但若市場再回到2018年的場景,龍頭股再度扮演大盤投資主軸時,那麼被動型基金則具有相對優勢。

對於臺股後市,第一金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許維哲認爲,具有利基題材的中小型股可望持續受到市場青睞,因市場關注利率政策動向與財報數據變化,後續可能面臨中美角力,帶來股價的不確定性等。面對多空方向膠着,更適合長線投資者分批進場,目前宜採取中性偏多的操作策略,中小型股表現機會將會優於大型股,半導體等科技權值股將在下半年進入旺季後,再回覆成長動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