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迎難而上
2019年12月開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至今已是第三個年頭。雖然目前國內情況基本穩定,但疫情並沒有完全過去的跡象,時有各地疫情點狀暴發。白衣天使正奮戰在與疫情抗衡的一線中,而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正在發生,主角是那些疫情之下,依然頑強生存抗爭的衆多中小企業。
面對疫情反覆, 2022年敢問中小企業路在何方?
先活下來,纔有未來
2022年3月28日,華爲舉辦2021年年度報告發佈會,“活下來,有質量地活下來”成爲會議的主旨,這是不少頭部企業的優雅寫照。然而,對於衆多中小企業,特別是大多數快消品企業來說,爲生存而戰,活下來纔是根本,纔有未來,哪怕九死一生。從近期財新公佈的數據看,部分經濟數據“夢迴2020”,被打回了原形,由此可見當前經濟環境的艱難。
由於近年來疫情反覆,市場活動無法有效開展,導致中小企業生存越發艱難。尤其是爲了保證適量的現金流,企業不得不削減費用,節約開支,讓本就脆弱的市場競爭力越發降低,特別是傳統快消行業普遍增長緩慢,早已進入了存量階段。加之近年新消費品牌大量涌現,滿足了大衆消費者的消費升級需求,進一步加劇了傳統快消品的內卷。導致中小企業經營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壓縮,出現增收不增利甚至嚴重虧損的經營狀況,如何活下來已經成爲衆多中小企業的頭等大事。
強基固本,提升生存能力
疫情當下,中小企業業務更要聚焦其根本,鍛造與強化其核心能力建設,特別是要提質增效,才能行穩致遠。
近期,筆者接觸到一家傳統食用醋生產企業,該企業由關聯的麪粉加工進而利用麩皮來生產食用醋,幾年來在西北地區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業績。疫情反覆之下,食用醋的市場也遭遇了瓶頸。短短兩年時間不到,這家企業相繼推出了食用醬油、川味紅油、藤椒油等數款新產品,儼然打造了一個“調味王國”,然而業績卻不斷下降。試想,這家企業不在其安身立命的本業上下功夫,反而大躍進式地推陳出新,產品上一味做加法,且不說產品質量優劣,單是其團隊與銷售渠道的承載力能否勝任?
因此,筆者建議要提升企業的生存能力,還得做好減法。摒棄一些拖累主業,短期又不能見效的發展項目,集中主力項目,把主力項目的“大樹”儘可能地拔高,在行業內儘可能多地佔據市場份額。當然,如果企業在主業上確實毫無建樹,無回天之力的則另當別論。
守正創新,不斷迭代
疫情當下,行業賽道的機會週期越來越短。企業如何守住品類紅利期?唯有持續創新和迭代。
正視疫情,直面困難,不難發現疫情期間也催生了一些行業的窗口機會。比如有的企業及時抓住了消費者長期居家的消費場景,在速食品類,新創了拉麪說、好歡螺、自嗨鍋等新消費品牌。
3月下旬,筆者慕名前往成都一家名爲樸井的茶莊。這家茶莊裡各種茶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特別是不同產區、不同時令的茶更增添了茶的多元化。聽着茶藝師如數家珍的介紹,我犯起疑來,如何才能在衆多的自創品牌茶莊中獨樹一幟?這些單一茶能不能像茅臺酒的勾調一樣,調製出一些口感更豐富、更有觀感的複合茶品?不同產地、不同季節、不同溫寒性的茶能否中和,讓茶的故事更生動有趣?這些不成熟的想法一直在我腦海中閃現。或許當這些自創的小品類不斷創新迭代時,市場的窗口就會漸次打開。
苦練內功,提升競爭能力
第一,修煉內功。不管從品牌還是產品來說,都需要靠內功去修煉,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這是疫情下企業最好的生存法則。
第二,打造企業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是企業爲實現戰略和商業模式而必備的能力。很多企業的戰略無法落地,核心原因往往就是沒有及時調整企業組織。
第三,企業主的作用至關重要。疫情是企業主領導力的試金石,是對其經營意志、戰略佈局以及應變能力的嚴峻考驗。
第四,提升企業運營能力。疫情之下,首先考驗的是企業的整體運營能力。這兩年來,整個市場的波動很大,一些運營能力相對來講比較差或者銷售渠道較窄的企業,熬過疫情是很痛苦的。
擁抱智能化,提升市場獲客能力
疫情之下,很多城市採取嚴密的封控措施,導致快遞不發貨、企業見不到客戶、營銷活動也被迫中斷,這些對銷售行業來說是巨大的打擊。企業如何才能儘快破局,實現逆勢增長?
此時,積極擁抱智能工具顯得尤爲重要。對於依靠客戶找上門或客戶轉介紹等被動獲客的企業來說,疫情的影響是致命的。爲了挖掘有效開發客戶的方法,將被動獲客轉爲主動出擊,企業可以引進探跡智能銷售雲等智能工具來精準鎖定目標客戶。比如要開發有商標新辦需求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行業上,篩選科技服務、製造業、互聯網等標籤;企業名稱上,篩選科技、機械設備、網絡科技等標籤;再通過註冊資本、公司規模、當前融資輪次等維度來鎖定中小型客戶。經過層層篩選與畫像,最終找到精準的目標客戶。通過“獲客—觸達—轉化”的數字化模式,有效解決疫情封控下獲客難的問題。
啓動線上銷售,爲線下渠道紓困
1.搭建線上營銷渠道。一是搭建自有渠道,譬如微信公衆號、微信羣、官網、小程序等。二是搭建第三方平臺渠道,比如淘寶、京東、抖音、快手等。無論通過搜索引擎進行搜索,還是通過電商、服務商平臺或自媒體平臺進行搜索,都能搜到企業和產品的相關信息。作爲中小企業,搭建自有渠道更爲重要。佈局企業私域流量矩陣,通過建立官方自媒體內容傳播矩陣,包括微信公衆號、頭條號、百家號、知乎號、豆瓣號及行業自媒體,持續發佈原創優質內容,進行引領。用戶在搜索相關興趣內容時,可以看到企業發佈的具有強關聯性的內容,以此產生對品牌或企業的信任。
2.匹配可線上交付的產品和服務。包括服務線上化和產品線上化。此外,在渠道和產品搭建好後,關鍵是運營。引流、裂變、成交、復購、轉介紹等要逐漸嘗試,不斷優化,找到適合自身產品的方法。
重視品牌建設,擴大消費者認知
過去中小型企業和品牌往往通過代理商、經銷商、終端門店層層傳導到消費者,要打造一個品牌需要漫長的時間和大量的資金投入,來達到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效果。這是大企業的慣用手法。在流媒體盛行的當下,中小企業和品牌出圈,不走尋常路是有衆多成功先例的。品牌是用戶與企業間強有力的紐帶,是用戶選擇的重要考量因素。擁有廣大用戶的認知基礎,市場認可更容易被行業關注和輿論聲援。在疫情阻隔之下,品牌的信任背書更爲高效。
綜上,是筆者對疫情反覆下,中小企業出路的一點思考。近來有句話似乎很流行:“未來每一年都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
未來已來,迎難而上。中小企業主都準備好迎難而上了嗎?
文/ 肖有爲編輯:陶心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