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能源政策不改 碳交所無濟於事

社論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公佈能源政策,提出「2040做到無煤臺灣」。在此目標下,他喊話當選後就要將核一、核二、核三延役,並重啓核四。這是目前已宣佈投入大選的藍綠白3位總統參選人中,能源政策最清楚完整的一位。

核電復興 非碳家園成趨勢

侯友宜「無煤臺灣」的主張符合主流國際趨勢。民進黨蔡政府執政以來強力推行的「2025非核家園」,已確定跳票,因爲經濟部長王美花去年就公開承認,無法達成原訂2025年綠電比例要達到20%的政策目標,而下修爲15%。不過,即使經濟部降低綠電比例,能源專家認爲,15%恐怕仍然做不到,因爲根據經濟部發布的統計資料,2022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佔整體發電量僅8.3%。

蔡政府的能源政策除了現實上不可行之外,也不符合國際要求。在淨零目標的要求下,目前國際上幾乎已沒有什麼人在談「非核家園」,各國早已轉向追求「非碳家園」,要儘可能降低碳排;侯友宜的無煤家園正是在此趨勢下的政策方向。

歐盟已在2022年將核電列入綠色能源,儘管天然氣發電也被歐盟認定爲永續能源,但條件很嚴格,必須是爲了取代煤電且只適用到2030年,加上俄烏戰爭造成天然氣價格飆漲,許多國家吃不消,因此選擇恢復或增加核電的國家愈來愈多,形成所謂的「核電大復興浪潮」。

蔡政府應該是理解到全球非碳家園勢不可擋,加上歐盟將在今年10月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對以外貿爲主要經濟活動的臺灣來說,影響非常巨大,因爲CBAM將訂出出口國產品的碳含量,如果超過歐盟地區的規範,進口商就必須另外購買CBAM憑證,才准許進口,因此CBAM也被認爲是「碳關稅」的一種。如果出口商能夠提供產品在原產地已經支付了當地經歐盟認可的碳價或是碳稅等相關費用,提出證明即可抵銷歐盟CBAM憑證的採購費用。因此,各國紛紛推出碳費或碳稅機制,至少要把這個徵收的權利保留在自己國內。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臺灣的碳費預計2024年上路。

而碳權就是指排碳的權利。如果企業碳排量低於政府所訂的規範,就可以把多餘的排碳權賣給超過規定的企業,而碳權交易所正是撮合買賣方的集中交易平臺。碳交所營運項目分爲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以及碳諮詢3大項,目前因碳交易相關子法還沒有實施,因此還無法進行交易,主要是提供碳諮詢等教育訓練工作。

綠電不足 火力發電比例高

不論是CBAM、碳權、碳稅或碳費,概念上都屬於碳定價,目的是爲了推動企業減少碳排放,最終能夠達成碳中和的目標。儘管成立碳交所有助於減碳發展,但如果只是在國內交易,左手賣給右手、互相抵銷,這對臺灣整體減排貢獻不大。而且臺灣屬出口導向,因此碳權交易必須得到國際認可,最好是能夠和國際市場接軌,這樣才能避免碳權重複交易;進一步是取得境外碳權,以保持甚至提升臺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

不過,目前看來,由於碳稅、碳費都還不確定,能不能取得歐盟與美國認證,當然更不確定,且相關交易機制也還未訂出,臺灣碳交所要談與國際接軌,實在是言之過早。

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臺灣企業可謂「先天不良」,因爲不論企業本身多努力減少碳排,只要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到臺電的電力,碳排當場就會飆高,因爲臺灣火力發電的比例高達8成至9成;雖然企業可以購買綠電憑證,衝低高火力發電結構下的碳排,但綠電也不是人人買得到。

根據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統計,自2020年至今,臺積電買了88%綠電憑證,其他衆多企業、商會和工商團體,一再哀號買不到綠電,若這個問題繼續惡化,恐怕又給了企業一個出走的理由。因此,如果臺灣不降低火力發電的比例,不但臺灣始終擺脫不了溫室氣體排放榜上後段班的惡名,也將拖累企業和產業的競爭力。

問題回到政府電力政策這個基本面的問題。要是蔡政府繼續「火力全開」,即使碳交所順利開張了,對臺灣整體減排、企業提升競爭力,效果仍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