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書店 311災後沉靜的力量

巖手縣的大手書店在災後重新開張,民衆涌進店裡看書、買書。(行人出版社提供)

2011年日本311震後,災區民衆生活全毀,連家都破了,更別說是書店。但災後1個月,當書籍經銷商「中央社」的開發事業推广部人員齊藤進訪視災區書店,在聽到一連串「書店經營不下去了」的悲嘆後,竟然在安置災民的山田高中體育館,看到大手書店老闆喜美女士正在紙箱堆起的角落裡賣力整理書籍,那一幕讓他哽咽。

日本紀實作家稻泉連從災後2個月開始採訪日本東北地區的書店、出版社、報社等,完成《重生的書店》,記錄一間間從廢墟中站起來的書店故事。比如從搬進避難所就開始爲訂戶配送雜誌的喜美女士,在災後1年終於住進組合屋後,正興高采烈地進行開店前置,她篤定地說:「我發現我留在這裡能做的事就是繼續賣書,說什麼都要堅持下去!」

災後金港堂店內積了20公分厚淤泥,石卷店店長武田良彥仍要求員工第一時間搶救教科書,好如期配送到4月開學的中小學。經銷商東販的人員看到步履蹣跚的老人長途步行到書店買了一整袋的書,決定開辦「行動書店」,在地用空地搭帳篷賣起書來。

一般人想到災民最需要的物資一定是食物、水、衣服等,但稻泉連實際走訪,從書店人員忙着配送書籍、店內人潮川流的樣子,才發現書的力量,有的店甚至創下比平時高出三倍的營業額。

他引述中央社的齊藤進在避難所看到的情景:「整個體育館只有一臺電視,成天播放地震新聞,根本無法讓人靜下心來,這個時候如果有一本書,每個人就能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世界裡。避難所最需要的就是書。」

除了重建的書店,也有人在災後才決心開書店,如巖手縣大槌町的木村先生原在藥廠工作,災後工廠受損,他不願離開家鄉轉到總公司上班,爲了留鄉而開書店營生。

開店後,不斷有顧客來尋找家中被海嘯沖走的書,如有個老先生來找七福神鵰刻法的書,還有人拜託書店訂購卡拉OK伴唱帶,木村夫婦還從地震第2年起,送給在海嘯失去雙親的小孩來購書的生日禮券,直到高中畢業,呈現「災區書店」溫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