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新勢力”葦渡科技,難演“造車新勢力”劇本

在我國汽車產業“換道超車”的大潮中,商用車領域是一條相對隱蔽的路線。對比乘用車的高歌猛進,商用車電動化仍然方興未艾。

以重卡爲例,重型卡車是商用車中的重要類型,當前,我國幹線物流市場規模已達萬億級別。但是,由於市場新增需求相對較小、進入壁壘高,玩家基本是傳統品牌,內燃機重卡仍然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儘管如此,新能源重卡也正在迎來商業化爆發期。2024年以來,葦渡科技、零一汽車、速豹科技等“重卡新勢力”品牌新品扎堆上市,新能源重卡加速“駛入”市場。

其中,葦渡科技近期更是動作頻頻。繼4月發佈首款純電動重卡、首款氫燃料重卡後,葦渡科技最近先是獲得了比利時聯邦控股和投資公司領投的2億美元Pre-IPO輪新融資,隨後又宣佈高盛集團投行部前汽車科技行業主管Fausto Monacelli正式加入公司全球顧問委員會。

種種跡象表明,這家“重卡新勢力”正在加速全球商業化並衝刺美股IPO。問題是,葦渡科技成立不過兩年多時間,公司首款產品也纔剛剛推出,爲何如此急於上市?

新能源重卡江湖“水溫”99℃,新勢力崛起於夾縫之間

作爲一家新能源重卡初創公司,葦渡科技成立於2022年。就在短短兩年時間內,這家公司已進行6輪融資。相關機構測算,目前葦渡科技估值已達到10億美元。相比之下,成立時間僅比葦渡科技晚3個月的零一汽車,前不久才完成A1輪融資。

圖源:天眼查

葦渡科技特殊的資本號召力,或許與創始人的經歷有關。根據公開資料,葦渡科技創始人韓文2013年至2016年曾在橋水基金工作;後來,韓文加入金沙江創投硅谷辦公室擔任合夥人,主導了對新能源重卡智加科技的投資,並隨後加入智加科技擔任CSO(首席問題官)&CFO。

離開智加科技後,韓文以投資人身份下場“造車”,其履歷在整個商用車行業都是罕見的,作爲創始人的創投資源更是促成了葦渡科技的高頻融資。而韓文選擇新能源重卡這條創業賽道,顯然是看中了重卡市場較低的電動化程度,想在汽車電動化浪潮的機遇中分一杯羹。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發佈的統計顯示,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實現銷量2.8萬臺,市場滲透率爲12.29%。而國盛證券認爲,在政策端持續鼓勵下,電動重卡中高滲透潛力應用市場佔整體市場的37%,新能源重卡銷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圖源:國盛證券

在資本眼裡,低滲透率和高潛力應用市場的存在意味着較高的市場增速,因而看好新能源重卡賽道的投資者不在少數。比如,匯豐銀行科創金融部總經理樑宇表示:“近期,乘用車領域已經迎來了電氣化的新浪潮。這一變革趨勢預計將進一步擴展至商用車領域,特別是重型卡車的電動化,正迅猛攀升。”

因此,這條賽道“忽如一夜春風來”,除了葦渡科技,吉利旗下的遠程、零一、DeepWay、載合以及速豹等重卡新玩家紛紛收穫大額融資,新能源重卡企業就像當初的“造車新勢力”一樣掀起資本狂潮。

新能源車和自動駕駛概念是市場熱點題材,此時申請上市有望收穫高估值和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葦渡科技赴美IPO的意願自然大大增加。

不過,與滾燙的資本市場相反的是,新勢力們註定艱難的前進道路。

國內重卡市場實際上是一個由傳統企業主導的存量市場。對此,國盛證券表示,隨着中國重卡總保有量的提升,國內重卡需求由過往新增需求主導逐漸轉變爲存量替換需求主導。

國內頭部重卡廠商既有大型汽車集團,也有大型工程機械企業,其強大的售前渠道與售後維修網絡構成了競爭壁壘。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最新數據,今年以來我國重卡市場CR5達88.8%,行業呈頭部集中化發展趨勢。

圖源:第一商用車網

在新能源重卡方面,經過數年研發與路測的探索,傳統車企轉型思路也日漸清晰,更大規模商業化一觸即發。此外,近年來,三一重卡、徐工重卡、宇通集團、遠程汽車、比亞迪等一衆背靠大企業、資源豐富的玩家也涌入賽道。

越來越多頭部企業躬身入局,預示着這條賽道也將內卷加劇。乘用車電動化的下半場,都有不少第一、第二梯隊的品牌逐漸掉隊,何況市場規模更小的新能源重卡賽道?從資本角度來看,短時間內可能等不到企業盈利或形成更大規模,上市成爲獲利離場的最佳選擇。

那麼,葦渡科技還有機會突圍嗎?

奔向卡車紅海市場,新能源重卡難撞破巨頭們的“堅牆”

在頭部效應顯著的市場中,重卡初創公司想要“做大做強”絕非易事。

因此,爲了與國內車企們形成差異化競爭,葦渡科技選擇了一條區別於國內大部分重卡企業的商業化道路:除了國內市場,葦渡科技主要瞄準歐美市場。

韓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該公司計劃在美國建立一家半掛卡車廠,預計2025年在美國市場交付,同時計劃明年在比利時建立一家裝配廠。

與此同時,從葦渡科技視頻號內容來看,該公司也積極開展在歐美地區的長距離路測。5月,葦渡科技純電重卡完成單程3,100公里橫跨歐洲路測;6月,葦渡科技成功在美國完成單程2,800英里(4,500公里)橫跨東西岸路測。

圖源:葦渡科技Windrose視頻號

毫無疑問,葦渡科技選擇了一條獨特的出海路線。根據交銀國際證券的研報,國內卡車出口重點以“一帶一路”國家爲主,歐美髮達國家銷量相對較低。

圖源:交銀國際證券

那麼,葦渡科技的“特立獨行”能否打造一家“中美歐三地的頭部卡車品牌”,成爲國內重卡行業的“黑馬”呢?

只怕不易。

國內大部分企業優先佈局獨聯體/非洲/東南亞,搶佔的是藍海市場,避開的是紅海市場。

歐美市場與國內市場格局類似。對此,東吳證券研報分析得很清楚:

· 在歐洲市場,2009年至今歐洲市場格局穩固,7大歐系品牌始終佔據90%以上市場份額,海外品牌突破困難;

·在北美市場,戴姆勒/帕卡/沃爾沃/納威司達四大歐美系品牌壟斷市場,2023年戴姆勒/帕卡/沃爾沃/納威司達市佔率分別39.7%/29.6%/16.9%/13.7%,合計佔據近100%市場。長週期來看沒有明顯增長趨勢,中國品牌突破北美市場難度大。

圖源:東吳證券

值得一提的是,歐美重卡市場不僅像國內一樣具備顯著頭部效應,也有不少本土企業在積極發展新能源重卡。比如,戴姆勒卡車正在專注於純電動和氫動力驅動,推動可持續交通的發展。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39年,將在其全球核心市場(歐盟30國、美國、日本),只提供在駕駛過程中能實現碳中和的新車。

企業的成長是需要市場空間的。在如此競爭激烈的成熟市場中,新能源重卡初創企業成長環境堪憂。去年10月,瑞典電動卡車初創公司Volta Trucks就宣佈將申請破產,此前該公司已經在歐洲的5個國家進行了試點,受到了歡迎。但是,隨着沃爾沃和戴姆勒等大型卡車製造商入局新能源卡車賽道,Volta陷入艱難處境。

相比Volta,如今的葦渡科技不僅面臨歐美本土企業的競爭,還要與國內一衆“內卷高手”展開競爭。而從天眼查計算的公司“科創分”來看,想要“殺出重圍”,葦渡科技的競爭力顯然還有待提高。

圖源:天眼查

結語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這毋庸置疑。

對於公司的未來前景,葦渡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韓文曾說過:“我希望這家公司,能夠四兩撥千斤在重卡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其實,iPhone出現之前,手機市場是被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壟斷的。所以在中美歐卡車領域,我相信後來者居上,而葦渡科技極有可能成爲中美歐三地的頭部卡車品牌。”

但是,不得不考慮的是,重卡與手機、乘用車是兩種不同的市場模式,智能手機、新能源乘用車的故事很難在新能源重卡賽道重演。

重卡行業面向的客戶更多是B端用戶,尤其是轉換成本高的大B端客戶,而B端市場更注重商業間的合作,即以企業爲主體的交易關係和長期合作。覆盤過去十年國內外重卡格局演變,頭部廠商份額一直保持相對穩定。

在當前的市場格局中,葦渡科技的“iPhone時刻”遠未到來。

來源:美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