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兩岸外交默契
(圖/達志影像)
建交長達82年的中華民國與宏都拉斯,至此臺灣在過去7年內已經失去第9個邦交國。本次斷交的時機點選在蔡總統出訪中美洲前夕,對於我方發展「過境外交」着實是沉重打擊,同時美國影響力的逐日下滑,以及中共插旗中美洲之心,顯示未來臺美中的外交角力戰持續加劇,未來臺灣恐怕面臨2018年外交危機以來的第二波斷交潮。
美國長期以來深入中美洲事務,然而近來情勢伴隨中共崛起而產生變化。中美對抗的硝煙逐漸遠從中東地區、烏俄戰爭、第一島鏈逼近美國本土,直至今日甚至長驅直入自家後院中美洲,與此同時北京方面積極拓展中美洲各國關係,導致臺灣陸續失去薩爾瓦多、巴拿馬、多明尼加、尼加拉瓜等邦交國,加諸2018年以後親中路線的領導人在各國大規模出線,美方在種種不利情勢下不僅節節敗退,本次臺宏斷交背後更意味着中美博奕的角力已然此消彼長。尤其本月美洲事務特別顧問陶德前往宏都拉斯和總統卡蕬楚會談,事後卻依然無法阻止臺宏斷交的結果,誠然如同港媒《中評社》社論「臺洪斷交曝露美國影響力大不如前」所言,美國即使派出特使意欲挽回臺宏關係,然而伴隨美國在中美洲影響力的下降,當今確實無法阻擋中宏兩國的建交。
臺宏斷交的後續影響,對於臺美關係未來的發展亦極爲不利。過往我方元首向來運用過境模式與美方高層互動,如今中美洲邦交國逐一丟失代表臺灣「過境外交」的模式逐日受到挑戰,同時鞏固剩餘邦交國的能力也將備受威脅;至於邦交國持續減少的結果,象徵中華民國獨立主權的基本條件岌岌可危,如同1934年《蒙特維多公約》第一條第4點所稱「作爲一個國際法所承認之國家應具備以下資格: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若是未來臺灣邦交國數量持續萎縮,恐怕長年以來的主權宣稱海內外皆無法心悅誠服。
我方邦交國持續丟失的主要原因,源自於臺灣、大陸乃至於中美臺之間的外交角力戰,尤以「金錢外交」形成各國需索無度的惡性循環,追根究柢依舊是兩岸關係不睦的結果。未來除卻持續深化友邦關係以外,重建兩岸過往馬政府時期「外交休兵」既有默契,同時恢復雙邊溝通與協商的有效渠道,對外則繼續採取左右逢源「親美、友日、和陸」圓融手段,臺灣的外交處境才能重新迎來曙光。(作者爲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