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向“新”而行 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來源:人民網

大國製造,步履鏗鏘。近年來,我國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型支柱產業快速崛起,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上半年,“甬舟號”盾構機組裝完成,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正式運行,大功率重型燃氣輪機樣機順利下線,全球首個超大單機容量海上風電場併網發電,第五代LNG船“綠能瀛”號成功交付,一系列重大裝備建造完成或投入使用,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裝備製造業“壓艙石”作用不斷增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增速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1.8個百分點;增加值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爲33.3%,較一季度提升1.5個百分點。主要裝備行業中,電子、汽車行業較快增長,增速分別爲13.3%、9.8%,對上半年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近三成,是拉動工業增長的重要力量。

近些年,我國重大裝備製造實現新跨越。世界首臺百萬千瓦級水輪發電機組正式投產,特高壓輸變電、大型掘進設備、金屬納米結構材料等躋身世界前列,產業創新加快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中國製造正向中國“智”造大步邁進。

“作爲實體經濟的根基,製造業規模持續擴大、佔比穩步提升、結構不斷優化,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能力增強,既是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一個亮點,也是下半年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多地持續賦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在上海,我國自主研發設計的全球首艘第五代LNG船“綠能瀛”號成功交付,綜合能耗更低,投入使用後將極大提高中國從全球各地運回液化天然氣的能力;在長春,一臺臺正在組裝的轉向架排列在數字化智能產線上等待檢查,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實現設備實時監測、故障精準診斷與預測、遠程智能維護,進而提升生產效率。

“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業內專家表示,未來應持續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打造供需對接、全鏈協同、價值驅動的產業數字化轉型生態。

傳統產業不斷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邁向更高的臺階,向“綠”向“新”而行。隨着數字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數字技術的發展爲製造業插上了“智慧翅膀”。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算力規模全球第二;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創新能力加強,工業軟件等產品和服務能力提升。

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引入節能新技術,全面提升算力網絡基礎設施的算效和能效。園區推進液冷算力池建設,利用水循環把熱量帶走,冬天回收的餘熱還能循環用於辦公室供暖,節電量在400萬度以上;江蘇江陰某一鋼鐵廠區,數智中心大樓的巨幅顯示屏展示着從原料碼頭到軋鋼的全流程各環節實時數據。近年來,該廠區利用自主研發的無人值守熱風爐智能燒爐系統所降低的煤氣消耗總量約1億立方米,相當於減少碳排放約10萬噸。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必須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業內專家建議,要以“雙碳”工作爲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要紮實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走深走實,上述專家認爲,新興產業綠色低碳高起點發展,對於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服務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