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羽毛球隊小將賽中暈厥不幸離世,如何抓住猝死搶救的黃金四分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韓利明 上海報道

7月1日,亞羽聯和印尼羽協發佈公告稱,在印尼舉行的2024亞洲青年羽毛球錦標賽混合團體小組賽中,中國羽毛球隊的17歲小將張志傑突然暈厥,送醫後不治身亡,因搶救無效去世。

中國羽毛球協會官方網站發佈信息顯示,“目前當地醫院方面尚未明確病因,中國羽毛球協會與亞洲羽毛球聯合會、亞洲青年羽毛球錦標賽組委會和印度尼西亞各方繼續保持聯繫,有新的信息將及時向社會公佈。”

嘉會大內科主任兼心臟中心主任魏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解釋,“猝死常指外表貌似健康的人因自然疾病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規定死亡時間在發病6小時內。絕大多數猝死是心源性死亡(各種心臟病原因導致的),發生突然,進展迅速,伴血流動力學塌陷的心臟活動突然中止,症狀發生至死亡往往1小時之內。通常是由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導致。”

“猝死搶救的黃金時間是4分鐘,隨着施救時間的延遲,救治機率會大幅下降,4分鐘後往往腦部不可逆損害。一旦發現猝死,旁觀者應第一時間展開高質量的心肺復甦(BLS),直至專業人員來臨進行後續的高級生命支持。”嘉會國際醫院急診副主任張璐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如何預防心源性猝死?

事實上,運動比賽中的突發新增驟停事件並不在少數。三年前的歐洲盃上,丹麥球員埃裡克森在無對抗的情況下突然倒地不起,出現了心臟驟停的情況。丹麥隊醫在現場心肺復甦急救約15分鐘後,埃裡克森最終轉危爲安,今年重回賽場。

從近年來的報道看,年富力強的創業者、企業高管、行業精英,以及看似健康、注重自我管理的年輕白領猝死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數約55萬,平均每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源性猝死,心臟驟停90%發生在院外。且男性明顯多於女性,近半數猝死發生於40-50歲。

分時段來看,《中國心臟驟停與心肺復甦報告(2022年版)》顯示,我國院外心臟驟停的發生有明顯的季節和晝夜節律,1-3月和10-12月的發病例數高於4-9月的發病例數,24小時內發病高峰在上午6-9時。院內心臟驟停1月和10月的發病例數高於其他月份,24小時內發病高峰在上午11時和下午3時。

如何預防心源性猝死?魏盟指出,一方面,定期篩查和風險分層,包括心電圖、心超、負荷試驗、風險模型、基因篩查;另一方面,改善生活習慣,進行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控制。

具體包括低鹽低脂飲食,減少反式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減少糖分的攝入,可以減少高血壓和血脂紊亂和糖尿病的發生;已經存在的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應規律服藥,定期監測血糖血脂,提倡家庭測壓;戒菸,少飲酒;合理規律的體育鍛煉;合理的睡眠時間及保持心理衛生。

妙佑國際醫療官網也曾發文顯示,意大利的一項研究發現,通過心電圖(ECG 或 EKG)對年輕人進行強制性心臟評估,可降低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目前尚不清楚運動員在競技運動前進行的常規 ECG 檢查能否防止心源性猝死,但這種檢查可能有助於識別一些高危人羣。此外,美國心臟協會不建議對非運動員職業且沒有心臟病症狀的年輕人進行心源性猝死篩查。

普及設備和急救知識同等重要

據相關調研數據,心臟驟停在院外發生猝死的救治成功率僅有1%左右。但醫學研究和臨牀實踐證明,如果在心臟停止跳動的4分鐘內,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設備(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進行心肺復甦,能夠大幅度地提高救活率,搶救成功率將高達60%以上。

這也意味着,我國AED設備和急救知識待更進一步普及。《中國AED佈局與投放專家共識》曾建議全國各省市區根據區域人口基數及急救需求等因素,可以按照“每10萬人配置100-200臺AED”的原則,確定合理的公共場所AED配備數量,統一規劃配置AED。

近年來,我國也逐步加大對AED等急救醫療設備在公共場所的配置力度。

院內方面,今年4月,國家衛健委發佈《手術室醫學裝備配置標準》,要求手術室應配盡配AED的標準,要求各級醫院手術室應配備至少1臺AED。

院外方面,2024年6月7日,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印發《物業管理服務政府採購需求標準(辦公場所類)(試行)》的通知,將AED正式納入物業管理基礎服務範疇。這也標誌着AED作爲院前公共急救基礎設備設施將會進一步得到普及,並最終覆蓋住宅、商業物業等各個生活場景,全方位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此外,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24年版)》的通知,提出遇到呼吸、心搏驟停的傷病員,會進行心肺復甦,學習使用AED;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也明確指出,要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和急救中心等醫療機構開展羣衆性急救知識培訓,普及全民急救知識,使公衆掌握基本必備的急救技能。

“掌握有效的心肺復甦方式,可以在專業醫療人員到來前,爲患者爭取寶貴的獲救機會。”張璐介紹,步驟一爲確認狀態、按壓;步驟二爲人工呼吸。

其中,步驟一的具體流程包括:

第一,判斷意識、呼救:雙手輕拍患者肩膀,在耳側呼喚患者,看是否有反應。如無反應,尋求周圍人幫助,明確指定一人撥打120,避免無人或重複撥打,如附近有AED,也指定一人去領取和使用。

第二,判斷是否有呼吸:先判斷患者有無呼吸,無需觸摸患者有無頸動脈搏動,僅看病人有無呼吸。無需貼近鼻孔感覺氣流,僅用眼睛觀看胸部檢查是否起伏,用時5-10秒。如無,情況緊急!立即開始心肺復甦。

第三,擺放體位:迅速將患者仰臥於硬牀板或地上(或胸下墊胸外按壓板),頭、頸、軀幹在同一軸線上,雙手放於兩側,身體無扭曲;解開衣領、腰帶,充分暴露胸腹部。

“4分鐘內開始心肺復甦,存活率可達50%。在兩乳頭中心位置,雙手相扣,掌根着力,成年人垂直向下按壓5~6釐米,每分鐘100~120次/分鐘。每按壓30次,做人工呼吸2次。”張璐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