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歐盟應將“反對同中國脫鉤”落實到行動上

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當地時間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應約會見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王毅表示,世界局勢變亂加劇,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增多,中歐作爲世界上的穩定力量,應攜手共同應對挑戰。博雷利表示,支持歐中關係發展,支持歐中正常經貿往來,主張管理好雙方分歧,反對同中國“脫鉤”。

在當前國際局勢依然變亂交織,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歐高層此次會見釋放的積極信號,無疑爲推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不斷向前邁進,爲國際社會尋求“共贏”避免“多輸”注入了正能量。

但與此同時,歐方近來一系列消極動向,與“反對同中國脫鉤”的表態背道而馳,也讓外界對中歐合作前景難言樂觀。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盟16日宣佈對中國鐵路巨頭中國中車的子公司中車青島四方發起“前所未見”的調查,聲稱其涉嫌利用補貼“扭曲”歐盟單一市場。近半年來,歐方已不止一次以“反補貼”爲名調查中方企業。去年9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補貼展開調查。一個月後,英國《金融時報》又報道稱,歐盟正在考慮啓動對中國風電產業開展反補貼調查。

歐方一再拿“補貼”說事,質疑中國企業“不正當競爭”,最直接的“證據”竟是中方產品價格低。比如此次歐方發起針對中車子公司的調查,《金融時報》專門列出數據稱,中國公司的出價比保加利亞鐵路公司估算的成本低46.7%,比競爭對手西班牙機車車輛製造商Talgo公司的報價低47.5%。據此,歐方便言之鑿鑿地認爲,中車子公司的報價低是因爲接受了中國政府的“17.5億歐元補貼”,但歐方卻未說明這一補貼額度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實際上,造成中歐同一產品的巨大價格差,主要源於兩個方面。其一,中國企業基於國內完備的工業體系、龐大市場帶來的規模效應以及較低的人力成本,可以生產出物美價廉的商品。這是中國幾十年來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增強本國工業能力的成果,也是包括歐洲企業在內的西方跨國公司不斷加碼投資中國的重要原因。近日,彭博社等媒體報道稱,即便受到一些官員的壓力,德國企業2023年對華投資額同比仍然增長了4.3%。美國榮鼎諮詢公司則分析認爲,德國企業爲了降低成本,越來越多地把在中國產生的利潤在中國進行再投資。可見,“中國製造”在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是不爭的事實。但成本優勢是中國自身各方面資源稟賦帶來的,德國企業同樣因此受惠,與“補貼”何干?對此,歐洲商界遠比政界的認識清楚得多。

其二,歐方應對烏克蘭危機不利,導致自身通脹高企,歐洲工業受重創。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歐盟絕大多數國家主動棄用廉價、易得的俄羅斯能源產品,轉而求購昂貴的替代品,導致嚴重的通脹問題。農產品、日用品、工業品等價格普漲,不僅加重了歐洲普通民衆的生活負擔,也讓歐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大幅下降。日前席捲歐洲的農民抗議活動,就與能源危機、通貨膨脹問題脫不開關係。而與能源關係更爲密切的工業生產受波及尤爲嚴重。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工業強國德國,經濟已陷入低迷。德國聯邦統計局1月30日稱,去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德國經濟增長均出現停滯,第四季度則環比下降0.3%,全年GDP下降0.3%。其中工業經濟表現尤爲糟糕,全年下降了2.0%。大量德國工業企業被迫減產甚至停產,國家面臨去工業化風險。

由此可見,歐洲工業競爭力喪失,特別是價格方面的劣勢——其根子顯然不在中國。歐委會中的某些人卻堅持將板子打在中國身上,與其說是開錯了藥方,倒不如說是試圖轉移焦點、出於意識形態考量配合美國的拙劣行徑。

自去年以來,歐方一些官員就在不同場合反覆宣揚“去風險”言論,表面上看避談“與中國脫鉤”,但其實質仍是“去中國化”,其採取的一系列行動證明了這一點。甚至在事關歐盟未來發展的綠色轉型方面,他們也欲除中國元素而後快,例如,以“補貼”爲由調查中國風電和電動汽車企業。若歐方一刀切地將中國高性價比工業品排除出歐洲市場,只會進一步推高通脹水平,這既解決不了歐盟自身問題,也無益於中歐關係大局。

當今世界,不合作纔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纔是最大的不安全。荷蘭外貿與發展合作大臣施賴納馬赫爾等官員坦言,沒有中國,歐洲的綠色轉型不可能成功。歐方若想擺脫當前困局,爲維護多邊主義作出貢獻,就需要將“反對同中國脫鉤”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形成合力,共同破除發展路上的藩籬。

編審:蔣新宇 高霈寧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