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報告:全球人均負債3.75萬美元

(原標題:社科院報告:全球人均負債3.75萬美元)

4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發佈旗艦報告《中國金融報告2020:新發展格局下的金融變革》(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學部委員李揚在報告發佈會上表示,近年來我國居民部分槓桿率上升較快,並在一定程度上與房地產市場的風險積累連在一起,強化了居民債務風險與房地產市場的風險,這個問題是需要關注的。

李揚表示,居民債務上升主要是房地產債務,是按揭貸款,而居民消費乃至短期消費貸款處在負增長區間。

富國負債成爲全球債務新特點

報告顯示,2008年~2020年,中國M2與GDP的比率由148.8%上升至215.2%,中國宏觀槓桿率由141.2%上升至270.1%。

李揚表示,債務在全球範圍內都成爲一個“大敵”。統計顯示,到2020年底,全球的債務總額超過281萬億美元,達到世界生產總值的355%。按照全球75億人口來計算,人均負債3.75萬美元。

李揚認爲,目前全球債務問題的新特點是富國負債,而且負債越來越多。“富國負債本身就是不合邏輯的,更大的問題就是這些國家都是掌握着全球儲備貨幣發行權的國家。於是,債務的發行與償還是能用它自己印刷的鈔票來歸還債務,能用貨幣,能用債務來歸還債務。”

李揚強調,由於是儲備貨幣發行國負債,並且充分利用了儲備貨幣發行權,本世紀以來大量貨幣進入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以及房地產市場。

在居民部門槓桿率方面,李揚引用數據表示,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啓動後,居民槓桿率水平本世紀以來持續上升,在2009年之後有加速上升的趨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表示,中國的債務積累與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有一定區別,即我國公共部門債務佔比達到60%左右,而全球的水平可能在30%~40%,這是我們要特別關注的風險,如果債務積累模式不調整,仍然向公共部門集聚,政府部門可能會有很大的壓力。

建立可持續的債務積累模式

宏觀槓桿率攀升將引發多重風險。在疫情衝擊下,我國的宏觀槓桿率有所上升,並導致金融風險進一步積累。那麼應該如何應對風險呢?

對此報告建議,要建立可持續的債務積累模式。此前宏觀槓桿率持續攀升,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地方政府幹預(如隱性擔保、剛性兌付、國有經濟偏好等)扭曲了風險定價,使得槓桿資源(信貸資源)更多向公共部門配置,導致信貸資源的誤配。

因此,當前有必要減少地方政府在信貸配置方面的干預,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債務積累模式,這也是新發展格局下金融變革的重要方向。

報告提出,要穩步推進破產重組,讓市場清理機制發揮“強制性”作用;硬化國企與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弱化擴張和趕超衝動,破除隱性擔保和兜底幻覺;突出競爭中性,糾正金融體系的體制性偏好,讓不同性質的企業,在獲得金融信貸方面享有相對平等的待遇。

報告預計,2021年我國GDP增速預計達到8%左右,通貨膨脹壓力總體較小,宏觀槓桿率將穩中有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圍繞6.4~6.5的中樞水平呈雙向波動。

報告建議,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繼續加大刺激力度的情況下,我國宏觀調控應保持定力,避免宏觀槓桿率的過快攀升和金融風險的快速積累。

同時,把握好風險定價市場化與防範系統性風險的關係。取消隱性擔保,穩步推進風險定價的市場化。在這一前提下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節奏,審慎應對與化解可能產生的風險,避免爆發區域性與系統性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