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碳產業的未來與遠景

· 這是第5241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5k+ ·

全球企業的“新挑戰”

1776年,英國人詹姆斯·瓦特製造出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蒸汽機爲代表的新動力,代替了傳統的手工動力,人類“大工廠時代”來臨。

瓦特開闢了人類利用能源的新時代,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同時也意味着起初的低碳社會正式開啓碳達峰的大門。

工業革命後,隨着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大規模開發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顯著增加,並逐漸成爲全人類可持續發展最大的挑戰。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其第五次評估報告(AR5)中指出:人類活動產生CO2排放等溫室氣體,增加導致氣候變暖的可能性在95%左右。自工業革命以來,溫室氣體的濃度遠遠超出過去80萬年自然變化的範圍。

NASA觀測數據也顯示,相對於19世紀末,目前全球平均氣溫升高超過1.2℃。更嚴峻的是,全球變暖不僅僅是氣溫升高幾度的問題,它更像是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科幻作家劉慈欣曾在《流浪地球》中寫道,“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氣候變暖的背後,是極端氣候、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乃至人類最後走向滅亡。

在比爾·蓋茨花了10年時間調研氣候變化的成因和影響後寫成的《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一書中,這位前首富指出,到21世紀中葉,氣候變化可能變得跟新冠肺炎一樣致命。而到2100年,它的致命性可能會達到該流行病的5倍。

目前,全球主要國家及地區已經規劃出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時間點。中國政府也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企業是市場交易的主體,是碳中和的主力軍。與以往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倡議”不同,越來越多的企業發佈碳中和報告、規劃方案和路線圖,進入了實現碳中和的隊列中,並提出了明確的碳減排量化指標和行動方案。

更有走得前列的企業,率先實現運營碳中和,成爲中國零碳企業的“領航員”,比如遠景科技集團。2021年,遠景就宣佈國內最具挑戰的碳中和目標——將在2022年底實現運營碳中和,2028年底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成爲中國承諾最早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的企業。同年,遠景推出了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鄂爾多斯“遠景零碳產業園”。

近日,遠景發佈了《2023零碳行動報告》,報告顯示,遠景科技集團成功實現2022年運營碳中和目標,成爲全球最早實現碳中和的綠色科技企業之一。

“全球運營碳中和的達成是遠景里程碑式的新起點,未來,遠景將一如既往在通往全價值鏈碳中和的道路上攜手上下游夥伴砥礪前行,賦能全球合作伙伴實現零碳技術轉型,並與之共同構建綠色創新生態。”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在報告中表示,遠景的每一步都致力於應對氣候危機——對這個時代最艱難的問題發起挑戰。

遠景希望通過自身行動來樹立標杆,同時也致力於整合自身業務,來爲合作伙伴提供零碳轉型支持。“遠景僅僅做一個行業先鋒是不夠的,更要成爲零碳技術夥伴,幫助更多的企業和政府一起實現碳中和。”張雷說。

對遠景來說,碳中和是挑戰,是責任,是能力,更是機遇。

降低“綠色溢價”

要實現運營碳中和,並不容易,即使是遠景這樣的綠色科技企業。

《報告》顯示,2022年,遠景在碳排放基準約爲25.5萬噸的情況下,通過能效提升、使用現場和場外可再生電力等方式減少約20.9萬噸碳排放,取得了顯著的減排成效。儘管業務快速增長使遠景的能源消耗量相比於2021年增長了一倍,但範圍1和2的總排放量下降約42%。

遠景科技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孫捷說,實現運營碳中和有四個流程,分別是覈算、減排、抵消和認證,每一個環節都具有挑戰。以覈算的過程爲例,遠景在全球有60多個生產基地、研發中心、辦公園區,怎麼樣把這60多個園區的能耗碳排盤清楚,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但遠景有“利器”。2021年,在遠景宣佈自己的碳中和目標前,就打造了“方舟碳管理系統”。據遠景官方資料,“遠景方舟”基於智能物聯網技術,能實時監測企業或機構的碳足跡,自動生成碳排放報告,同時模擬及優化減排路徑,還可以通過與國內外綠證簽發機構系統打通爲客戶採購綠證。

“遠景方舟”是國內首個全生命週期的碳管理系統,它完美地解決了企業和政府減排的四個痛點——數據收集的成本非常高,數據的實時性、準確性得不到保障,難以全面充分進行審視覈查以及找不到高性價比的中和的手段。“遠景方舟”可以直接取用企業已有的耗能數據,也可以通過安裝計量表或傳感器,連接企業用電、發電、燃氣等耗能設備,實時計算耗能數據,並實時轉化成碳排數據。

孫捷介紹,在今年的認證過程中,正是有了方舟系統對數據的完整記錄,第三方認證機構英國碳信託和法國必維集團不需要再做數據蒐集工作,數據和支持性文件直接從方舟碳管理系統導出,支持覈查機構進行快速數據驗證,大幅縮短覈查和發證的週期,從進場到發證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相比傳統的碳盤查和碳覈查方式,有效節約了超過60%的時間。

在減排環節,作爲一家綠色科技企業,遠景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了最大化。

遠景通過提升用能效率來減少化石燃料使用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而實現減排的目標。以遠景科技集團的能耗大戶遠景動力電池工廠爲例,遠景動力與遠景智能共同打造了江陰和鄂爾多斯電池工廠的能源管理和環境監測系統,通過不斷優化用能習慣和控制策略,可以爲工廠帶來年1.5%~5%的節能量。

100%應用綠色電力,是企業降低運營層面碳排放的必由之路。目前,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科技企業正積極參與可再生能源採購。中國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這將是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綠電是碳中和的一大核心,更是碳中和的“催化劑”。一方面,遠景充分利用風電、光伏和儲能的解決方案實現綠電的自發自用,截至2022年底,遠景在自己的廠區內已有35MW風機和4MW光伏投入使用,涉及遠景超過7個工廠。

2023年,工廠將向超過80%能源由本地風電、光伏直供的目標邁進。另一方面,對於不具備在現場建設可再生能源電站的工廠和辦公室,遠景持續探索使用場外綠電項目投資、綠電交易和綠證交易等多種方式獲取可再生電力。

數據顯示,自遠景加入RE100(Renewable Energy 100%)承諾在2025年前實現100%可再生電力消費以來,綠電使用的比例逐年提升,從2020年的3%大幅增加到2022年的94%。

碳抵消將作爲最後的輔助手段,2022年遠景通過資助包括在中國甘肅的風電碳避免項目和附帶氣候、社區和生物多樣性認證的貴州造林碳消除項目等,實現46145噸暫時無法通過短期舉措進行減排的排放,從而實現運營碳中和。

大多數“零碳”解決方案成本投入更大,這些額外的成本可以稱爲“綠色溢價”。在《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一書中,比爾·蓋茨認爲,“我們的研發投資、我們的早期投資者、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發明家應該專注於綠色溢價過高的任何領域。我們需要新的技術、新的公司和新的產品來降低綠色溢價。”

遠景的願景是綠色能源系統的集成者,綠色新工業體系的賦能者,綠色新工業體系的平臺型企業。回顧遠景實現碳中和的全過程,我們發現,遠景所有的技術與努力恰恰是降低綠色溢價,爲零碳在行業乃至全人類的實現而努力。

生態賦能,遠景的快與遠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羣人才可以走得更遠。”張雷表示,遠景緻力於成爲企業、政府和城市的“零碳技術夥伴”,在自身率先實現碳中和的同時,賦能合作伙伴加速碳中和,助力構建零碳經濟體系。

供應商是企業的延伸,因此,供應鏈是遠景賦能的重要對象。

據非營利機構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測算,供應鏈的平均碳排放水平是企業直接排放的5倍以上。因此,全球範圍來看,供應鏈減排都是企業實現“碳中和”艱鉅任務的關鍵環節之一。在企業自身運營的減排行動之外,很多大型企業正在把減排目標向其供應鏈傳導,要求供應商設立碳中和目標,以支持本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蘋果公司爲例,蘋果正在向其零部件製造商提出零碳要求,並期待能在2030年之前實現全產業鏈的碳中和。根據蘋果公司的計算,源自供應鏈的碳足跡佔據了其碳足跡總量的75%,供應鏈碳排放又有70%來自電力消耗,供應鏈減排是該公司實現碳中和的最大挑戰之一。

遠景同樣給供應商設定了碳中和的目標,如重點供應商100%無企業社會責任負面事件,做到100%碳盤查,到2025年重點供應商供應遠景的產品要實現100%綠電生產製造的目標,從根源上降低產品碳足跡和供應鏈碳排放等。

但與蘋果等公司簡單向供應鏈提出要求,遠景更相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賦能供應商一起實現低碳轉型。

首先是通過培訓分享可持續發展實踐經驗,提升可持續管理意識,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目前已有超過100家供應鏈企業代表參與了遠景能源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培訓。

其次是爲供應商提供遠景方舟數字化能碳管理工具,同時爲供應鏈提供零碳工廠、智慧樓宇、分佈式光伏、綠電、綠證、碳權益等解決方案,促進供應商可持續發展。

再次是遠景還積極打造零碳產業園模式,集成綠色能源和綠色工業體系,鼓勵遠景的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在園區內投資建廠,驅動更大規模的低碳轉型和遠景供應鏈的整體變革。

這裡就不得不說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了,80%的電量由區域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直供,20%與電網交易,實現100%綠色零碳能源供給,這就是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的成績,目前該園區吸引上汽紅巖、一汽解放、華友股份等行業龍頭企業紛紛入駐。

截至目前,遠景還在射陽、蒼南、赤峰、十堰、滄州、包頭等地落地以綠色能源裝備、零碳工業氣體、電池、綠色冶金等爲核心的零碳產業園。在西班牙、沙特、印尼等國家快速複製,在全球範圍內打造“綠色新工業”體系。

作爲綠色科技企業,遠景不僅爲自身也爲價值鏈企業提供穩定、可靠、低價的綠電,還爲行業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做了很多創新和突破。在過去十多年裡,遠景除了自身成爲零碳技術先鋒外,也將合作的觸角伸向多個領域,成爲全球企業、政府和機構的零碳技術夥伴。

遠景作爲“零碳技術夥伴”在近年來爲國家電投集團、劍橋大學、德國電信、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安特衛普港、耐克中國、元氣森林、勃林格殷格翰、聖戈班、立訊精密、豐田通商、沃爾沃等全球夥伴,提供了多元化的零碳系統解決方案,覆蓋發電側、基礎設施、消費側等多個領域,幫助企業與機構加速推進碳中和轉型戰略。

以遠景與元氣森林的合作爲例,2022年8月,在鄂爾多斯全球零碳產業峰會上,元氣森林正式發佈首款碳中和氣泡水。這背後是遠景科技爲元氣森林提供可再生能源電力發電、數字化能源管理和碳管理、綠電綠證採購及碳抵消在內的一站式碳中和解決方案,助力打造元氣森林首家360°零碳數字化工廠典範,未來每一瓶元氣森林飲品,都將擁有記錄碳足跡、碳減排和碳中和數據的“零碳綠碼”。

遠景還攜手紅杉中國、埃森哲、必維集團(BV)、仲量聯行(JLL)、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等衆多夥伴,加速碳中和技術創新、產業鏈形成和應用落地,共築全球零碳創新生態。

遠景的目標從來都不是自己“一騎絕塵”,也從不認爲碳中和這個全人類的問題單靠自己一家企業能解決,用“全球智慧解決全球挑戰”纔是遠景的目標。

時代的“領航員”

從現實情況看,實現碳中和對很多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但業界已經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實現“零碳”,不僅是人類挑戰,更是巨大經濟機遇。

財新智庫在2022年9月發佈《零碳時代的產業再造——“零碳紅利”釋放中國製造新動能》報告首次提出,繼人口紅利、效率紅利後,中國製造業要抓住“零碳紅利”,以雙碳戰略爲契機再造我國製造業國際競爭優勢。

埃隆·馬斯克同樣認爲,“零碳”是一個巨大的經濟機遇,那些建立起偉大的“零碳”企業和偉大的“零碳”產業的國家,無疑將在未來幾十年裡引領全球經濟。

張雷則審視企業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張雷說,ESG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責任,更是一個企業應該主動擁抱的商業機遇。“很多企業只是將ESG當作合規,沒有當作責任,更沒有看作機遇。下一代的偉大企業很可能從ESG領域誕生。”

無論是“零碳紅利”還是ESG,背後的邏輯都是相似的,那就是零碳如今已成爲深入經濟社會毛細血管的一股生命力,它正在開啓一場全產業的結構性轉型,產業和投資、融資將形成更加緊密的聯動關係,併成爲整個碳中和轉型中最爲重要的動力鏈條之一,共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良性循環。

在公司內部,遠景已經成立了ESG委員會,並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將ESG納入公司治理之中。同時在人才體系中對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進行宣導,倡導全體遠景人來思考可持續的定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解決當下諸多的環節問題。通過設置“綠點計劃”等措施,鼓勵員工降低碳排放來得到綠點,兌換禮品及獎勵。

從業務上看,遠景佈局的風光、氫能、儲能、動力電池等業務,都與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性氣候挑戰息息相關,張雷提出的顛覆性的“五新”戰略,着眼於從根本上解決人類面臨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不僅有機會避開這個“沒有疫苗”的氣候危機,而且將建立一個數萬億級的全新綠色經濟體系。

實現運營碳中和是這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一如張雷所言,偉大的公司應該是真正能夠成就社會的公司,去解決重大的社會挑戰,創造重大的社會發展機遇,推動重大的社會進程。“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現在纔剛剛起步。”

參考資料:

1、《“雙碳”時代:一場席捲而來的新工業革命,將誕生一種新的超級資產類別》,港股那點事。

2、《遠景科技:能源黑馬逆襲有方》,能源評論;

3、《對話遠景科技張雷:零碳時代,解決全球挑戰》,福布斯;

4、《用遠景改變世界》,秦朔;

「 圖片 | 視覺中國 」

開白名單:duanyu_H 商務合作:qspyq_biz@163.com

內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