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拒絕瑞典檢方登上「伊鵬3號」調查
(德國之聲中文網)近日,瑞典檢方要求登上中國貨船“伊鵬3號”進行調查的請求未獲中方批准。瑞典外交部長瑪麗亞·馬爾默·斯特內加德對媒體表示,中方未允許瑞典檢察官和警方在船上開展調查工作。而在此前的12月19日,丹麥外交部長曾表示,中國已允許丹麥、德國、瑞典等國的代表登上停靠在波羅的海超過一個月的中國貨船。
當時瑞典警方曾發表聲明稱,“中國當局的代表正在船上進行調查,並邀請瑞典當局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強調瑞典警察不會在船上採取任何檢查措施,當時的行動也並不是由瑞典主導的初步調查的一部分。
此前,中國散裝貨輪“伊鵬3號”在今年11月涉嫌破壞2條海底電纜被瑞典當局通緝。瑞典及中國外交官持續針對此事溝通,該艘貨船也因此在丹麥和瑞典中間的卡特加特海峽公海地區停泊了超過一個月的時間。
瑞典檢察官亨裡克·瑟德曼表示,由於檢方無法登船,調查人員既無法與船員對話,也無法進行技術檢測。然而,瑞典事故調查局(SHK)在中國的協助下,已對船員進行了部分訪談,並完成了初步的技術評估。SHK局長約翰·阿爾貝克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調查結果是否與檢方共享。
今年11月中旬,波羅的海兩條關鍵通信電纜接連遭到破壞。其一是連接德國與芬蘭的C-Lion 1海底電纜,另一條則連接瑞典與立陶宛的Arelion電纜。這兩起事件發生在48小時內,引發歐洲政界對“破壞活動”的強烈懷疑。據船隻追蹤數據,“伊鵬3號”當時恰好在相關區域航行,因此成爲懷疑對象。
針對相關指控,中國外交部否認“伊鵬3號”涉及破壞活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願意與相關國家合作查明真相,並強調中國一直與瑞典保持密切溝通。中國雖表示允許德國、瑞典、芬蘭等國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對貨船的檢查行動,但明確表示調查主導權歸中方。
此次事件進一步加劇了波羅的海的緊張局勢。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波羅的海地區已成爲地緣政治爭端的焦點。此前發生的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以及芬蘭與愛沙尼亞之間天然氣管道因中國貨船船錨受損的事件,均使該地區安全形勢惡化。
路透社曾引述多名西方情報官員說法報道稱,他們相信是中國船隻切斷2條海底電纜。但對於究竟是意外還是中方故意爲之則有不同看法。
瑞典首相剋里斯特鬆(Ulf Kristersson)曾多次聲明稱,該國已在11月底請求中國配合調查,但強調沒有針對北京提出任何形式的“指控”。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裡烏斯(Boris Pistorius)曾表示,被切斷的電纜可能是“破壞活動”的結果。“沒有人相信這些電纜是偶然被切斷。”瑞典警方也在調查“破壞活動”的嫌疑。
對於這是與烏克蘭戰爭有關的破壞事件的指責,俄羅斯駁斥稱 “荒唐、可笑”。多名歐洲政界人士指責這是莫斯科的“混合戰爭”。
據路透社援引情報人士的分析,一些西方專家認爲中國貨船可能是受俄羅斯指使,故意對電纜實施破壞。丹麥安全專家卡斯博(Jacob Kaarsbo)則認爲,此次事件可能是中國船隻與俄羅斯合作的產物,但他強調,沒有跡象顯示中國是幕後主謀。
卡斯博事後向瑞典TT通訊社表示,所有跡象顯示,這艘中國船隻應爲電纜損害負責。他說,這艘船隻從一個俄羅斯港口出發,在發生損害的兩處地點放慢了航行速度。同時他不認爲中國是破壞行動的幕後方,而很可能是俄羅斯租用了這艘船。
目前,“伊鵬3號”已離開卡特加特海峽。中國政府表示,此舉是爲了保障船員的身心健康,同時承諾與相關國家保持溝通與合作。瑞典警方和國際觀察員將繼續監控這艘貨船的動向。
近年來,波羅的海地區的海底設施屢遭破壞。2016年啓用的C-Lion 1電纜是連接中歐與北歐的重要數據通道,破壞事件已對該地區的通信和貿易產生了重大影響。歐洲各國已就此類事件展開聯合安全評估。
(法新社、德新社、路透社)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爲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