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班班保久奶 小學生不想當農業救星?

農業部與教育部合作九月推出「班班有鮮奶」政策,結果到現在學童一口鮮奶都沒喝到。圖爲小學生喝鮮奶示意圖。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學校開學三個星期了,農業部和教育部七月就說好「班班有鮮奶」九月上路,結果到現在學童一口鮮奶都沒喝到。農業部和教育部都改口說,九月底陸續開始。不過,地方教育與農政單位都還沒看到共同契約內容,懷疑到十月孩子可能還喝不到鮮奶,而且,「班班有鮮奶」早已變成「班班保久奶」了。

農業部和教育部突然鮮奶大放送,主要是因爲紐西蘭牛乳明年就可以零關稅進口,農業部擔心衝擊臺灣酪農產業,於是推小學生來當救火隊。就像國軍保家衛國還要顧產業一樣,小學生從「班班吃石斑」到「班班有鮮奶」,已經快要變成臺灣農林漁牧救世主了。

雖然我國酪農業先天后天都很難和紐西蘭競爭,大撒幣補貼政策也引起爭議,但說要補充幼兒營養、照顧學童健康,就讓朝野沒人敢擋了。只是從2013年「臺紐經濟合作協定」簽訂後,農業部已經讓酪農等了十一年,到現在還不知如何調整結構與產業轉型;學童只等一個月喝不到鮮奶,實在不算什麼。

受到「班班吃石斑」的啓發,農業部在紐西蘭牛乳大舉入關前半年,也想到請國家未來主人翁上陣救酪農。但配送與冷藏等配套問題都不易解決,隨便一個環節出差錯,小朋友喝了不鮮的鮮奶拉肚子,要怎麼跟家長交代?於是七成五以上學校選擇保久奶,臺中更高達八成五的學校「班班保久奶」。

酪農協會和乳業協會都擔心,一旦學童習慣喝保久乳後,自然就會迎接國外保久乳,臺灣和紐西蘭的鮮奶也變得沒差別,屆時國內酪農恐有半數要關場。但中央要推鮮奶,學校要安全就好,「班班有鮮奶」當然變成「班班保久奶」。教育部要推食農教育,就變成推廣高里程食物;農業部要照顧本土產業,也變成加速埋葬本土產業。

小學生救產業,實在是不可承受之重;但拖了三個星期還喝不到鮮奶,讓學校和老師都不知如何向小學生交代。有退休老師質疑,農業部和教育部編列明年媒體宣傳費,分居中央政府第三高和第五高,卻連小學生喝鮮奶支票都無法兌現,兩部會編列再多宣傳費用也枉然。

老師多慮了。從農委會到農業部,從沒收水利會民產、收編農會系統、引美國萊豬入關、進口雞蛋來銷燬,到放任光電毀農,只要有1450,加上大撒幣,賴政府沒在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