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戰勝’中國的貿易戰是危險賭博”

雖然貿易戰的吸引力聽起來很大,但現實情況是,美國可能遭受的損失將遠遠大於其可能獲得的收益。與流行敘事相反,中國絕非一個易受攻擊的目標。憑藉其嚴格管控的經濟、強大的製造業實力和日益增強的全球影響力,中國更能經受住貿易衝突的考驗。認爲中國會在美國關稅或美國經濟實力施壓之下崩潰的看法,不僅忽視了中國體制的韌性,而且忽視了我們自身的脆弱性。

中國花了幾十年時間,在戰略上將自己定位爲世界製造業強國,控制着全球供應鏈的關鍵領域。中國打造了一個深深嵌入全球市場的生產大國。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經濟干擾行爲——尤其是由美國發起的干擾行爲——都將使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承受反彈衝擊。從電子產品到醫療用品,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超出許多美國人的認知,而一夜之間突然切斷這種依賴將引發美國國內貨架和行業混亂。

此外,中國的體制使其能夠精準且快速地執行經濟戰略。儘管加徵了關稅,但是美國的需求仍然強勁。認爲中國會在新的關稅壓力下輕易屈服,那就忽視了它在過去的經濟鬥爭中是如何嫺熟應對的。

貿易戰還可能導致美國對抗中國所需的重要聯盟瓦解。關稅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冷落了歐洲和亞洲的重要盟友,否則它們也許會與美國結盟以推動全球貿易秩序改革。歐盟、日本、韓國和其他國家都與中國有經濟利益關係。如果美國堅持單邊貿易戰,這些盟友也許會與美國保持距離,而不會犧牲本國經濟。結果是中國最終可能會更具影響力,並鞏固與那些喜歡穩定甚於對抗的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

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將遭受最嚴重的打擊。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直接轉化爲日用品價格上漲,影響到從食品、日用品到消費類電子產品的一切商品。在美國通脹率已經很高的情況下,關稅升級將使美國家庭的生活成本問題加劇。隨着企業被迫爲商品承擔更高成本,許多企業要麼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要麼減少就業崗位以維持生存——這些對美國公衆都沒有好處。一場僞裝成爲美國工業而戰的貿易戰聽起來也許很愛國,但經濟現實卻是,它很可能會掏空美國普通百姓的腰包,同時激起爲維持生計而苦苦掙扎的人們的怨恨。

認識到中國的貿易伙伴遠不止美國也至關重要。中國一直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加強與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關係,建立替代市場和夥伴關係,以避免對西方的依賴。在美國考慮加徵關稅的同時,中國正忙於保護自己的經濟未來,建立影響力網絡。這一網絡能助其緩和美國的經濟對抗造成的衝擊。這一全球網絡意味着,即使美國干擾中國的出口,中國也擁有其他隨時準備吸納其商品、維持其經濟運轉的市場。

美國被纏在一個在中國掌控之下的全球供應鏈網絡中。從這些供應鏈中退出將擾亂美國的產業,傷害美國工人,並導致國內經濟下滑,這種下滑的影響將遠遠超過對中國的任何懲罰性衝擊。像中國這樣的貿易順差國家必然不堪一擊的過分簡單化的想法,忽視了複雜的經濟相互依存關係。

一場旨在“戰勝”中國的貿易戰終究是一場危險的賭博,有可能適得其反。與美國準備承認的情況相比,中國處於更有利的地位、準備更充分,而且戰略適應性更強。

要真正增強經濟實力,其途徑應是通過削減政府開支、減稅以及取消扼殺創新和抑制生產率的規定來給美國企業鬆綁。通過使我們自己的產業自主、能在國際舞臺上自由和公平地競爭,培養韌性和經濟自由——而無需徵收對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損害終究大於對中國的損害的孤立主義關稅。(編譯/胡婧)

本文由美國《新聞週刊》網站11月13日發表,原題爲《唐納德·特朗普的貿易戰不會傷害中國》,作者是迪倫·奧爾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