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生態之筆 書幸福答卷 林芝市堅持把保護環境、綠色發展、改善民生的大事辦好辦實
(原標題:執生態之筆 書幸福答卷 林芝市堅持把保護環境、綠色發展、改善民生的大事辦好辦實)
七月的雪域高原,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近年來,林芝市委、市政府圍繞推動林芝高質量發展、促進改革開放先行,在建設綠色轉型引領區上持續發力,共同把保護環境、綠色發展、改善民生的大事辦好辦實。
統籌保護髮展——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這裡河清水暢、綠樹成蔭,微風襲來,清爽宜人。”來自北京的遊客楊先生站在雅尼國家溼地公園觀景臺上,用手機記錄着眼前的美好景象。
“公園保護起來後,草更綠了,樹木長得更好了,水更清了。”做了十多年管護員的幫納村村民旺扎說:“現在,我每天要巡邏三次,樹木是否有病蟲害、公園是否有垃圾、河裡的魚是否有問題,都是我們每天要密切關注的。”
在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的推動下,不止雅尼國家溼地公園換了新貌,近年來,林芝鎮嘎拉村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紮實推進小康示範村、美麗鄉村、農業和旅遊綜合體等項目建設,集中開展道路硬化、人畜分離、戶廁改造、植樹造林等工程,通過建設綠色籬笆、瓜果庭院,創新設立“綠色銀行”兌換商店等方式,使昔日的“伐木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生態宜居文明示範村。
如今的嘎拉村,石板路乾淨整潔,藏式樓房寬敞明亮,房前屋後的樹上果實累累……
嘎拉村的變化,只是林芝市各族羣衆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個縮影。
建立西藏雅尼溼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林芝空氣質量在全國339個地級以上城市排名中連續7年第一、21個地表水斷面和13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水體比例保持在100%、榮獲2022年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案卷評查第一名、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經過不懈努力,林芝市在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交出了一組亮眼的成績單。
發展綠色經濟——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以前去拉薩要一天,現在坐動車幾個小時就能到,非常方便。”林芝市民白瑪加措說。
“以前這裡都是荒山石頭,活動場所少,如今,道路寬闊整潔,活動場所越建越好,這些都多虧了黨的好政策。”正在工布公園鍛鍊身體的64歲市民巴魯滿臉笑容。
夏先生是一位來自重慶的小吃店老闆,他在林芝開餐館已有10年。他說:“得益於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餐館的食材運輸更快了、種類更多了,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近年來,林芝市擦亮綠色生態這張名片,加快產業結構、重大項目調整,積極探索特色農牧、林下經濟等產業新模式,把旅遊作爲富民產業發展培育,以各類旅遊市場帶動農牧民轉移就業,努力讓“綠水青山”成爲各族羣衆的“幸福靠山”。
“過去,我們靠着政府補貼、傳統種植養殖業和採集林下產品過日子。這幾年,依託桃花節、跑運輸等,每年收入有三、四十萬元。”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村民達瓦堅參自豪地說。
近年來,嘎拉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以鄉村振興爲抓手,做好“旅遊+”文章,形成了以“桃花源”景區爲主、農牧民運輸隊和觀光采摘園齊頭並進的三項產業,村集體經濟日益壯大、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
2023年,嘎拉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302.3萬元,村集體經濟總收入490餘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67萬元。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從昔日的“坐等補貼”到如今的“靠雙手致富”,從“愁眉苦臉”到“滿臉自豪”,在林芝,羣衆的一張張笑臉匯聚成一幅波瀾壯闊的小康畫卷。
着力凝心鑄魂——
紅色教育照亮未來
“展覽館高度還原了2021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嘎拉村考察時的情景,共分爲美麗嘎拉村、團結嘎拉村、幸福嘎拉村三個篇章。”
“大家靠攏一點,我們要播放一個三分鐘的短視頻,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嘎拉村與村民溫情互動的場景……”在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覽館,嘎拉村黨支部宣傳委員、村委會副主任尼瑪多吉正在招呼前來參觀的採訪團。
講解間隙,尼瑪多吉告訴記者:“自2022年開館以來,累計接待國內外參觀團800餘批3萬餘人次。”作爲林芝市巴宜區“紅旗頌”紅色品牌旅遊精品線路之一,嘎拉村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覽館綜合採用老照片修復、老物件展陳、多媒體視頻展播系統、電子立體沙盤、紅外線感應燈罩等方式,通過黨員初心學堂、“笑臉牆”拍照留言系統、桃花實景打卡點等,增加互動體驗功能。
近年來,林芝市充分挖掘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旅遊基地,讓紅色文化釋放更大的感召力,形成紅色旅遊發展新引擎。“現在,來嘎拉村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民宿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收入也逐年增多。”村民次央說。
時間見證前行。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關懷下,林芝市各族幹部羣衆團結一心、勇毅前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綠樹環繞的美麗庭院、微波盪漾的清澈河湖、四通八達的整潔巷道……一幅幅色彩斑斕的鄉村美景正訴說着林芝人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