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差異化裡增優勢

加快發展智能手機,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拓展應用場景、完善產業佈局、促進產業鏈提質升級、促進全球資源配置的必然選擇。

中國信通院不久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1.47億部,同比增長13.2%。其中,智能手機出貨量1.39億部,同比增長11.6%,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4.7%;5G手機出貨量1.24億部,同比增長21.5%,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4.4%。這些數據表明,在政策利好、換機週期、電商促銷及手機迭代更新的共同作用下,智能手機消費需求正逐步釋放,助推手機市場走出低迷,重回上升通道。

智能手機是融入互聯網世界、打破時空限制、實現信息交互和價值創造的重要載體,也是信息通信產業競爭的主陣地之一。加快發展智能手機,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拓展應用場景、完善產業佈局、促進產業鏈提質升級、促進全球資源配置的必然選擇。近年來,國家層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優化智能手機產業鏈資源配置,鼓勵智能手機企業在操作系統、芯片設計、顯示技術等領域開展自主研發和創新,打破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引導智能手機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有力提升了國產手機產品供給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歷經多年發展,我國已經成爲全球潛力最大、技術更新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Wind數據顯示,2024年二季度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7510.9萬部,佔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26.3%,同比增速高達17.1%,遠高於6.5%的全球平均增速,自2023年四季度以來連續3個季度保持在正增長區間。但也要看到,我國智能手機產業在經歷需求不足、競爭加劇及芯片產業鏈動盪等多重衝擊後,依然處在緩慢修復階段,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亟待解決。原創性、顛覆性創新不足,應用場景創新缺乏拓展,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加之手機保有量趨於飽和,產品增長空間受限,諸多因素制約着智能手機發展。

推動智能手機發展關鍵要靠創新、靠市場、靠品牌。《電子信息製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提出,2024年,我國力爭手機市場5G手機出貨量佔比超過85%。下一階段,推動智能手機加快發展,需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聚焦技術創新、市場挖掘和“數智”賦能3條主線,持續加大原始顛覆性創新,形成差異化產品格局,以個性化服務和生態化建設拓展市場空間,加速AI技術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深度融合。

搭平臺、建渠道,推進智能手機技術創新。加速智能手機產業科技創新協作平臺建設,建設國家級、省級、市級梯次技術創新平臺或技術需求解析平臺,健全以市場需求爲導向、手機廠商爲主體、學術機構爲資源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不斷提升手機廠商原創能力,加速顛覆性、原創產品研發。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建立用戶需求收集反饋機制,定期組織專題調研和用戶問卷調查,前瞻性研判用戶需求變化趨勢,引領潮流變化,形成差異化產品格局。

優服務、強生態,挖掘智能手機市場空間。眼下,智能手機需求呈現分化趨勢,年輕一代追求先鋒設計、高階美學與功能個性化,而中老年羣體則聚焦手機基礎功能。智能手機發展應考慮差異化需求,引導手機廠商開發智能手機定製化服務,上線智能手機軟件、硬件功能,精細化分類小程序,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強化熱門智能手機品類的生態建設,增強品牌效應、提升用戶黏性,鼓勵手機廠商差異化發展,在細分領域培育爆款,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差異化優勢。

拓場景、促融合,推動智能手機優化“增智”。在基礎設施層面,要以通信運營商爲主體構建高速、低時延、高容量的網絡環境,爲AI手機提供強大的數據傳輸能力和實時交互支持。在應用場景層面,構建集通信運營商、終端廠商和大語言模型於一體的交互平臺,引導開發者創造手機端AI應用小程序。在產業生態層面,加深技術創新與合作,推動手機廠商和大語言模型深度融合,進一步增強智能手機功能,特別是在輸出端、輸入端和人機交互方面有效提升用戶體驗。(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琛偉 劉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