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中菲對峙現場!戰狼姿態下南海緊張難緩 中央社採訪側記曝光
中菲近年來在南海嚴重對峙衝突。法新社
中央社近日前進南海,第一手報導中菲近年來最嚴重的對峙衝突。記者在菲律賓採訪既有語言障礙,也不時被誤認爲中國記者,所幸把握機會順利完成南海的7天採訪,一方面覺得幸運,也感謝許多外籍同業不吝伸手相助。
菲律賓去年2月起展開南海透明度策略,開放媒體實地採訪仁愛暗沙補給任務,使外界看到菲國船隻面對大批中國海警和民兵船「大衛對抗巨人歌利亞(Goliath)」的窘境。
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都主張擁有仁愛暗沙、黃巖島(又稱民主礁)、中業島及鐵線礁等南海地物主權。
馬尼拉當局於1999年刻意將一艘二戰時期的登陸艦擱淺在仁愛暗沙,並派兵駐守,以主張實際控制,因此須定期運送補給和駐軍輪替。
◆爭取機會第一手報導南海衝突
身爲唯一長期派駐在馬尼拉的臺灣媒體記者,與駐點在其他國家的臺灣記者相較,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去年以來,隨着區域緊張情勢升高,中國和菲律賓約每隔2周就會發生一次仁愛暗沙補給對峙衝突,以及菲律賓各地大小、幾乎每個月就有一場與美國、澳洲等盟邦的陸海空軍事演習。
雖然「跑軍演」對記者來說幾乎已成日常,到達南海採訪卻一直是難以企及的目標。
首先,馬尼拉當局挑選赴南海的媒體名單時,優先考慮菲律賓主要電視臺,還有法新社、路透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國際通訊社與全球性媒體,以便菲律賓的南海主權聲索能廣泛傳播到全世界。
而每次前往南海時,每艘菲律賓海巡艇只能容納4家媒體,各家記者自然各顯身手,擠破頭爭取有限的機會。
其次,英語是菲律賓官方語言之一,許多菲國記者英語就像母語一樣流利,大部分國際通訊社與外籍媒體派駐在馬尼拉的記者都是菲律賓人。一直到今年3月,馬尼拉當局才首次允許外國人登上菲律賓公務船,前往南海採訪。
中央社記者從去年9月起,多次提交赴仁愛暗沙採訪申請,屢屢石沉大海。經過半年努力,3月5日終於收到官方簡訊,詢問是否有意願前往南海中業島採訪,日期暫訂爲3月17日到25日。雖然細節不明,記者立即回覆,表態希望獲得採訪機會。
◆一波多折終可採訪仁愛暗沙補給
3月15日上午,菲律賓海巡署來電告知採訪行程有變,改爲18日上午出發,媒體可以先採訪仁愛暗沙補給任務,之後再前往中業島。記者立即預訂17日上午前往巴拉旺省(Palawan)省會公主港市(PuertoPrincesa)的機票。
沒想到,15日晚上8時,菲方通知,仁愛暗沙補給任務改爲17日中午出發,記者只好改訂機票,趕在16日下午1時30分抵達公主港。不料,飛機剛着陸,手機就傳來訊息,告知仁愛暗沙補給任務取消,還是18日出發前往中業島。
一波多折下,中央社與2名日本記者和2家美國媒體的菲籍記者18日終於登上菲律賓海巡署巡邏艇,往中業島前進。直到21日結束中業島採訪,隔天被告知,媒體團將轉往仁愛暗沙採訪補給任務。
◆環境條件有限食宿克難
媒體團3月18日從菲律賓巴拉旺省出發,24日返回巴拉旺省。7天6夜南海行程中,記者們3天晚上睡在中業島,另外3天睡在海巡艇上。
由於海巡艇空間有限,只有女記者有躺在房間牀上睡覺的「福利」,但因3名女記者擠在海巡艇一個小房間,記者們還是必須輪流睡地上。至於6名男記者,3天晚上都擠在空間有限的甲板上打地鋪,吹海風過夜。
除了晚上睡不好,受經費限制,菲方提供的飯菜以白飯爲主,且份量只夠食量小的女性果腹,對成年男性遠遠不夠,因此記者大多攜帶泡麪、罐頭下飯。
洗澡更是另一個問題。南海風浪大,船艙內持續晃動,加上海巡艇一連7天在南海航行,清潔的水非常珍貴,只能接水龍頭的涼水沖澡;即使在中業島上,也只能簡單衝冷水澡,因此一連6天晚上,「熱水澡」3個字僅供想像。
◆暈船暈到掛缺網路難發稿
由於記者不瞭解菲語,但菲律賓官員與媒體日常對話仍以菲語爲主,對記者而言,這是另一個需要克服的困難。
不過,媒體在南海採訪最大的考驗不是生活條件不佳,而是暈船和沒有網路連線。
因爲菲方要求,記者們必須在採訪隔天,開過媒體簡報會後才能發稿,加上海上沒有網路,中業島電信訊號也不佳,一連7天,記者幾乎都過着沒有網路連線的生活。
在菲律賓公務船上,暈船藥是必備,但也不是吃了暈船藥就不會暈船。記者21日搭乘菲國漁業局公務船,前往鐵線礁途中,就因暈船不適快要吐出來,與記者同行的菲籍特約記者更是吐了2次,幾乎無法工作。
爲完成採訪任務,記者強忍嘔吐感,用塑膠袋包裹攝影機防止被海水濺溼,仍強撐着搭乘剛性充氣船登上鐵線礁,觀察菲律賓科研人員的海洋生態調查。在南海待了7天后,回到陸地上,一連2天都還在天旋地轉。
記者2006年曾參加兩岸記者採訪團,登上青藏鐵路北京首發車採訪。當年,記者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嚴重高原反應,幾乎無法下牀工作。這次南海任務艱辛度可與當年採訪青藏鐵路通車並列,也是身爲記者難得的經驗。
◆中國外交部貼文引爆菲國記者炸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海警23日在仁愛暗沙向菲律賓補給船發射強力水柱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一連2天在社羣媒體發表多條圖文,其中一條題爲「誰是麻煩製造者」,指馬尼拉每次向仁愛暗沙運送物資時,都有許多媒體隨行,讓記者們操縱剪輯拍攝的影片,「製造聳動的新聞以將菲律賓塑造爲受害者」。
華春瑩的貼文引爆菲律賓全國記者聯盟(NUJP)、國防線記者協會(DPC)和菲律賓外國記者協會不滿,先後發表聲明反擊。
菲律賓外國記者協會表示,自由和獨立的媒體不報導被告知的內容,而是他們觀察到的內容;中方言論侮辱記者誠信,箝制獨立媒體言論的意圖令人感到警惕不安。
◆戰狼姿態下南海緊張難緩
比較兩次採訪經驗,18年過去,時勢變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與話語權不可同日而語。
但在這次採訪過程,記者看到中國海警舉着鏡頭和攝影機對着外媒拍攝,甚至向菲國補給船噴射高壓水柱時遮遮掩掩,阻擋媒體鏡頭。
對比當年北京積極組織國際和兩岸記者採訪團搭乘青藏鐵路發車,對外展現中國開發建設成果的豪氣,感慨的同時,也憂慮在中國的「戰狼」姿態下,南海緊張情勢恐怕無法輕易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