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消博會 伊利劉春喜:創作週期縮短20% 加快形成“奶業新質生產力”

本報記者 許禮清 海口報道

在今年乳業裡,新質生產力絕對是熱門話題。此前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來自乳製品行業的代表委員,都就形成“奶業新質生產力”提出了相關建議。

而在消博會期間,伊利集團執行總裁、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劉春喜也表示,奶業是消費品工業深加工的重要產業,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重要的物質基礎,加快形成奶業的新質生產力,不斷增強奶業核心競爭力,既是現實所需,也是大家所向。

“當前全球經濟形式複雜多變的形式下,必須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應對市場變革,提升產業競爭力。可以說,越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越能在未來搶佔先機。”劉春喜透露,推動企業數智化運營以來,伊利的創作週期縮短20%,成本比市場下降10%。

加快形成“奶業新質生產力”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爲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首位。

而乳製品行業作爲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意義自然不言而喻。

聚焦到中國乳業,劉春喜提到,由於產業鏈長,且各個環節的發展多年來不均衡,因此建立和完善覆蓋全產業鏈的創新體系就尤爲重要。

記者注意到,伊利圍繞着全產業鏈,在歐洲、大洋洲、美洲等地設立了15個創立研發中心,同時在種牛和優質牧草方面實現突破,通過工藝提升乳鐵蛋白的保留率,以提升中國奶業在國際上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要加快數智升級,這個特別重要。”劉春喜表示,數字經濟已經成爲重組全球經濟的重要要素,重塑全球的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乳製品行業要把握住數智化的機遇,加速數智化的轉型升級,發展新引擎。

具體而言,以伊利爲例,其在上游建設了全球智能化領先的智慧牧場,中游打造了智能工廠,目前全國的工廠均實現了智能化的產業化佈局,下游全場景,全生命週期的消費者數智化運營。劉春喜透露,依託自主開發的系統,平均每3.5天完成一次市場的洞察,同時已有1.5億名消費者實現在線協同產品,爲消費者提供更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據劉春喜透露,推動企業數智化運營以來,伊利的創作週期縮短20%,成本比市場下降10%。

同時,在綠色發展方面,伊利也一直在行動。對此,劉春喜表示:“我們要堅持綠色的發展,引領消費品工業發展的新潮流。”

據悉,伊利在2012年已經達到了碳達峰,並計劃在2050年要實現全產業鏈的碳中和目標。伊利正在跨行業聯合多家企業發起了企業發展倡議,與88家合作伙伴形成了零碳聯盟,全國的朋友圈正在擴大。

通過科技創新加速產業升級

記者注意到,奶業對新質生產力的探索體現在多個方面。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來自伊利的全國人大代表王彩雲曾就“如何培育乳業新質生產力”提出了相關建議。

王彩雲認爲:“對於奶業來說,新質生產力的內涵之一就是要通過科技創新加速產業升級,推動中國奶業走向更創新、更高效和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率先打破關鍵的技術壁壘,提升中國奶業在國際上核心研發水平和突出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核心專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記者注意到,王彩雲和劉春喜都提及了專業人才的重要性。

王彩雲建議,應當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與平臺打造,加強對於創新人才和創新成果的培養與保護,爲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和優秀人才隊伍,實現更多的技術突破和成果轉化。

劉春喜也表示,伊利牽頭建設了國家級的技術創新中心,這是全國唯一的國家乳業創新平臺,整合了超過100家成員單位、10位院士、100多位高級的行業專家和20多位海外專家。目前有1000多位核心的科研人員,超過5000人的全面的創新團隊,都在爲整個奶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目前在國內,伊利已經建立了三級研發平臺,共同構建了伊利的技術主體。而在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乳業國創中心”)裡,伊利作爲重要合作方和參與方,聯合其他共建單位致力於圍繞全產業鏈進行創新鏈佈局,正在開展高水平協同創新。同時,乳業國創中心爲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通過與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緊密合作,更好地將科技成果轉化爲實際生產力。

(編輯:於海霞 審覈:厲林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