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評價引領學生全面發展

■全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經驗篇

“你看,所有的過程都可以記錄,評價中涉及的事件都能追溯。”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金沙小學黨辦副主任馮義調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數據,向記者介紹學校學生參與“製作四川泡菜”的勞動實踐課。

屏幕上,活動時間、事件過程與成果等關鍵信息清晰明瞭;從課前的採購、製作,到課堂的實驗、合作,再到發酵出泡菜大家品嚐後的分享、總結,一次完整的勞動實踐被記錄,形成分析報告對學生作出評價。

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積極依託技術賦能,精準發力,搭建信息化平臺——“基於典型事件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對學生綜合素質相關數據進行採集、遴選、分析等一體化管理,構建起多元主體參與、客觀性強、可追溯的、具有公信力的評價新模式,以學生評價機制改革提升育人質量,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精準評價,打造動態“學生畫像”

“同學們,這學期在社會實踐中參與了好多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吧!”今年6月期末,一次特別的“評價公示”班會課在成都市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班主任危春霞的班上進行。

進入線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危春霞點擊學生行爲表現的數據,每個數據背後都是一次次生動寫實的照片與視頻記錄,經過平臺分析,每名學生都收穫了一份涵蓋本學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參與情況的電子評價報告。

這是成都市青羊區依託智能技術改革學生綜合評價方式的縮影。2019年,成都市青羊區開始將典型事件——即反映學生階段性、關鍵節點表現和集中體現學生素養能力的事件,作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依據。從2020年開始,在數字化手段賦能下,成都市青羊區聯合專家智庫,推出了“基於典型事件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試點。

系統觀測範圍覆蓋了“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實踐創新”等5個維度,同時擁有電腦端和手機端2個入口,方便教師等評價主體實時將學生行爲表現進行拍攝、記錄、評價並上傳,系統端將同時結合數據分析與人工篩選兩種方式採用學生的“典型事件”,經過公示後,最終智能輸出形成學生階段性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

“評價中使用的證據和數據能被追溯到實際的學習情境和事件中,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抽象的數字或統計數據上。”成都市青羊區教科院副院長葉劍介紹,系統智能篩選出的數據經過積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評價鏈條,打造了學生長期的“畫像式”評價。

多元參與,過程評價突出素養提升

“實時記錄可以反映孩子的進步,我們更希望突破結果去看待孩子學習過程的表現與收穫。”馮義記住了學生很多有意思的活動:下稻田捕魚、購買食材製作美食、彈一首動聽的鋼琴曲獻給過生日的父母……

在馮義看來,系統突破了以往評價中由“等級證書”“獎章”“活動證明”等結果導向式的認定,而是通過看到學生活動的實時記錄,分析學生綜合素養能力。

評價需要專業眼光的判斷。青羊區依靠區教育評價中心做好專業支持,聯合相關部門以及藉助社會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明確評價內容,進行數據抓取,按需提供數據分析。在此保障下,以馮義爲代表的成都市青羊區中小學教師,練就了一雙捕捉學生髮展的“火眼金睛”。

在平臺使用中,成都市青羊區引入了“學生及家長、班主任及教師、學校各部門、教育管理部門”等多元評價主體,“以更多的視角關注孩子的表現”,使得基於典型事件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能夠勾畫出每個孩子的全面發展狀況。

平臺設計時就將家長作爲孩子評價的重要主體納入進來。“家長可以通過評價平臺生成的‘檔案樹’‘個人報表’‘學生綜合素質報告’查看孩子表現的典型事件。”葉劍介紹。

結果應用,關注“不易看見的角落”

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六年級(3)班的小李同學一直很優秀,但最近卻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受到了教師的關注。

“報告顯示,小李在自我管理上的勤於反思和科學知識兩項明顯低於其他項目,甚至是低於班級平均水平的。”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劉濤說,“儘管他在測評系統評價12項指標中都拿到了優秀。”懷着對這份報告數據的疑惑,在學期中段,劉濤聯繫科任教師詢問起小李的課堂表現,溝通之初,大家都停留在“表現很好”的評價。

“他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情,但有時不懂如何調節情緒。”“課堂注意力集中,在中段很好,高段就下降了。”隨着交流的深入,教師察覺到了背後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了教學方式。

技術賦能下,讓以危春霞爲代表的一線班主任,在關注學生長處的“發光發亮”之餘,更加主動地去尋找容易被教師忽略的內在“不易看見的角落”。

評價結果的反饋也在影響着班主任和教師的思維。“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以分數爲單一手段評價學生的理念,並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運用於班級管理和教學。”劉濤觀察到,教師通過評價過程和評價結果,一方面引導學生多元化發展,另一方面助力學生的潛能發掘,不斷增強他們的生涯規劃意識。

2023年,青羊區成功申報入選爲教育部信息技術支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試點區之一。目前,全區57個校點參與該試點工作,已基本構建起了跨學段、全要素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基礎平臺,每年對5萬多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

《中國教育報》2024年08月09日第1版

作者:通訊員 陳朝和 本報記者 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