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滁州的“引力波”自何而來
12月15日,不期而遇的冬雪沸騰了滁州人的朋友圈,同一時間,千里之外的成都,2023中國年度最佳僱主評選結果發佈,滁州又一次聚焦在鎂光燈下——滁州,連續兩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
與滁州一同上榜的,還有北京、南京、蘇州、長沙、成都、濟南、福州、廈門等城市和地區。
八方英才,爲什麼想成爲“新滁州人”?對比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滁州人才發展環境仍有不小差距。但從近年來一條條引才政策、一場場求賢盛會、一項項留才舉措中,我們看到:滁州堅定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正以“滿天星人才計劃”爲牽引,奮力打造長三角吸引人才的集聚地,讓“纔到滁州大有爲”唱響四季,成爲滁州最響亮的引才IP。
搭“黃金臺”,讓人才對滁州“一見傾心”
人才是第一資源,城市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在激烈的區域搶才大戰中,滁州的引才“密碼”在於,始終把人才作爲第一資源和核心要素,不斷創活人才政策、創建幹事舞臺、創優服務環境,持續厚植創新創業創造的沃土,讓八方英才對滁州一見傾心、在滁州一展身手,找到屬於自己的“芳華時代”。
縱觀滁州人才工作,“黨管人才”等關鍵詞力透紙背。市委、市政府連續兩年“新春第一會”均聚焦“雙招雙引”,連續三年實施招才引智“十大舉措”,市領導帶頭開展招才引智、企業家人才早餐會、人大代表座談會、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會、“星語星願”人才座談會等。
“讓各類人才在滁州工作更加安心、生活更爲舒心、發展更有信心。”今年1月29日,全市“雙招雙引”暨深化“一改兩爲”工作動員大會上,市委書記許繼偉如是說。
“大抓人才”導向鮮明,全市上下齊心下好求賢“先手棋”,敞開胸懷聚人才。
全面落實4.0版省人才政策,出臺高層次人才“五優五心”25條、大學生和高技能人才“六免六補六優化”18條等政策,實施“按薪定才”“按薪補才”“以賽引才”“以才引才”和企業人才項目配額等市場化舉措,完善以“滿天星人才計劃”爲統領,專項政策爲支撐的“1+N”政策體系……
一項項政策圍着“人才”轉、服務“人才”用,聚力強化滁州“引才”優勢,凝聚“育才”力量,讓人才在滁州盡享政策紅利。
實行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人才工作述職,完善“定性+定量”年度人才考覈體系,創新建立“三會三清單”工作機制……
充分發揮考覈指揮棒作用,壓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責任,聯動構建“大人才”新格局。
“我們真誠希望優秀人才走進滁州、紮根滁州、綻放滁州,成爲滁州的‘城市合夥人’,在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舞臺上,充分展現創新智慧、盡情釋放創造激情,與我們一道攜手奮進,共赴美好明天。”正如市委書記許繼偉走進吉林大學向青年學子發出人才邀約時所說。
予人才“含金量”十足的誠意,造就了滁州招引人才的底氣,也成就了滁州的人才“家底”。
截至目前,滁州擁有國家級、省級領軍人才和博士等高層次人才超1.2萬人,專業技術和高技能人才超30萬人,大學生超55萬人,人才資源總量超85萬,成功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搶“智”高點,使英才在滁州“大展身手”
對於一座城市來說,人才來不來、留不留,關鍵還看有沒有適合人才發展的“土壤”。“土壤”肥沃與否,看的是產業結構和人才生態有沒有吸引力。
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三、躋身全國百強,近十年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速居全國第一。競跑區域競爭新賽道的滁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
從“衣食住行”透視滁州產業發展,不難發現,大家用的西門子冰箱,看的康佳電視,吃的盼盼小麪包、奶酪博士,喝的元氣森林、雀巢咖啡,很多都產自滁州。特別是,當前滁州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新三樣”產業加速集聚,全球光伏20強企業中有9家落戶滁州,滁州正奮力打造安徽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第一城、動力電池產業第二城、新能源汽車產業第三城。
聚力建設“七個強市”、全力打造長三角“四個地”,滁州,又被時代賦予了新的機遇、新的使命。
滁州選擇乘勢而上、搶抓機遇,緊扣創新發展和產業需求,精準引才聚才,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圍繞產業鏈配置人才鏈,定期發佈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精準實施人才興滁“十百千萬”三年攻堅行動,深化聚才匯智“五星工程”,靶向引育一批戰略帥才、產業英才和製造匠纔等。
聚焦青年俊才主羣體,提升滁州引才“含青量”。市領導帶頭開展“千企百校”大學生招引,市縣聯動組織1400多家企業,先後赴吉林大學、南信大、南工大等近百所高校舉辦招聘活動150場,聘任32所高校“人才強市合夥人”,組織“千名學子看家鄉”“智匯滁州·‘鏈’上家鄉”系列活動。
與此同時,滁州還通過夯實平臺載體,強化平臺聚才效應,進一步激發發展強勁動能。
圍繞全省“1+N”人才發展雁陣佈局,全力構建滁州“一區、一廊、多中心”的人才發展佈局。高標準建設滁州經開區、中新蘇滁高新區、寧滁省際合作新型功能區、滁州高新區以及滁州高教科創城、原創科技城、天長人才科創城、來安水岸科技新城“四區四城”,推進縣(市、區)“一帶一基地”人才大走廊建設,精準培育一批“人才強縣”“人才強企”“人才強院”特色人才中心。
大力推進人才與長三角先發地區合作,與南京市、上海楊浦區簽訂人才合作協議,今年以來組織600多名長三角高層次人才“看滁州”,組織102名幹部人才到長三角先發城市跟班學習,奮力打造一體化人才發展“先行區”。
深化政校企協同創新,累計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108所高校院所開展合作,今年新實施大院大所合作項目32項,新建成院士工作站7家,累計建成超300家省級以上研發平臺……
將尊才愛才的文化底蘊深深鐫刻在城市基因裡,帶來的是更多人才在滁州競相涌現、更多聰明才智在滁州充分涌流。
優“生態圈”,促賢才與滁州“雙向奔赴”
生態優,則人才聚、事業興。
城市與人才最好的相處,就是真情實意、近悅遠來。滁州堅持把打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作爲一項基礎工程、長遠工程來抓,持續優化留才“生態圈”,全力讓人才引得來、幹得好、留得住。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一如既往強化服務保障,進一步創活人才政策、創建幹事舞臺、創優服務環境,持續厚植創新創業創造的沃土,高水平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生態。”12月5日上午,滁州高層次人才早餐會上,市委書記許繼偉與8名高層次人才面對面交流溝通、傾聽意見,並要求市人才辦、市企業服務中心等有關部門進一步暢通交流渠道,與人才保持密切聯繫,及時掌握並協調解決人才訴求,讓廣大人才在滁安心創業、放手發展、舒心生活。
“硬實力”加“軟服務”,滁州着力優化“亭滿意”親商敬才環境,以優良“養人”生態廣聚各類優秀人才。
開展領導幹部聯繫走訪專家人才“三送三問三幫扶”活動,上門送理論、送政策、送關懷,問現狀、問需求、問良策,幫助理思路、解難題、享服務。設立企業“首席服務員”、高層次人才“助創專員”,持續開展“我爲人才辦實事”“人才服務千企大走訪”等活動,今年市縣兩級走訪人才企業1.4萬家,協調解決各類訴求3000多個。
真金白銀把人才“引過來”,更需要拿出真心服務讓人才“搶着來”。
滁州堅持“政務+商務”理念,“一窗辦理”事項擴充至55個,制發亭城英才卡4600多張,提供醫療保健、交通便利、消費折扣、旅遊健身等專屬服務76項。打通社保、稅務、房產等數據壁壘,開發人才綜合服務網,實現“一網通兌”。推進人才政策“四即四享”改革,分類實行人才政策兌現免申即享、審定即享、評定即享、議定即享。
如何讓人才在滁州既能“安居樂業”,也能“成家立業”。
滁州從衣食住行“關鍵小事”入手,在人才住房安居、子女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推出“全鏈條”服務。
建設園區人才公寓1.3萬套,深化與上海九院、南京鼓樓醫院、安醫附院等滬寧合優質醫院醫聯體建設,放大長三角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三館合作聯盟效應,妥善做好子女就學、家屬隨遷等服務保障,努力讓各類人才安心創業、舒心生活。
與人才同心同向、同向同行,活力迸發的滁州正向八方英才釋放強勁“引力波”,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人才來滁演繹雙向奔赴、相互成就的精彩故事。
來源: 滁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