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同是宮變,劉貴妃和榮妃大不同
《知否》裡一共有2場宮變,有意思的是,每一次宮變,都和妃子有關。第一次是榮妃聯合兗王,第二次是劉貴妃聯合自己的兄弟。
但第一次宮變後,榮妃的下場如何,劇中沒有交代。第二次宮變,卻明確交代了劉貴妃的結局:她被扣上弒君的罪名。
說來有趣,《知否》裡的新皇帝雖然忠厚仁善,但宮變後對劉貴妃,卻腹黑了一把:
他一個暗示,讓太后將弒君的罪名順水推舟推到了劉貴妃頭上,把劉貴妃氣得幹跺腳,他卻順勢和太后上演大和解。
當時看劇時感覺有些好笑,與人策劃宮變的是劉貴妃,在宮變中和哥哥一起衝鋒陷陣的是劉貴妃,最後失敗了,背下一切罪名的還是劉貴妃,難怪劉貴妃氣得跳腳。
但其實,劉貴妃的命運從她決定謀反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悲劇結尾,後面的背鍋,不過是新帝物盡其用罷了。
爲什麼這樣說呢?
因爲站在新帝的角度,他不是先帝的兒子,因爲偶然的禍亂才得以繼承皇位。在皇位繼承上,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許多先帝時得寵的大臣,對新帝並不服氣。平時或明或暗,也不時有人會拿這點做文章,去爲難新帝。
而老太后,作爲先帝的正妻。在先帝去世後,老太后儼然成了先帝在世的代言人。
老太后如果支持新帝,就相當於先帝認可新帝。那麼那些想利用新帝出身去反對新帝的人,就會師出無名。
所以新帝保老太后,相當於保住自己的朝堂安穩。
反之,新帝殺掉老太后,哪怕是因爲老太后自己有錯在先,但落在舊派臣子眼裡,依然會認爲背後另有陰謀,是新帝編造理由去殺害老太后,從而心生不滿。
爲了穩定大局,所以新帝需要儘量保住老太后,以新帝和太后的和睦,換取新老臣子對自己的支持和認可。
但是,畢竟發生了一場宮變,老太后也和這場宮變脫不了關係。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解釋,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就這麼放了老太后,該怎麼辦呢?
新帝腹黑就腹黑在這裡,順水推舟,將一切責任全部推給劉貴妃。而老太后也很聰明,瞬間明白新帝的意思,也順勢接過這個臺階,讓自己逃脫罪責,安享晚年。
之所以說,順水推舟,是因爲無論謀殺新帝是不是劉貴妃的意思,她都是要死的。
原因有這幾點:
第一,新帝之所以保住老太后,前面說了,關鍵是想借保住老太后來保住自己朝堂的安定。但劉貴妃則沒有太后這種定海神針的作用,留不留都作用不大。
第二,劉貴妃作爲新帝的妃子,卻意圖弒君殺夫,如果不施以嚴懲,其他人可能也會有樣學樣,她自己也沒準會再次謀反。
所以爲了新帝的安全,必須處死劉貴妃,順便殺雞儆猴,震懾那些同樣不服新皇帝的臣子。
反正劉貴妃都要死,既然如此,幹嘛不將弒君的帽子扣在她頭上,讓老太后可以順利脫罪,通過保住太后的性命,保住新帝的朝堂安穩呢?
其實榮妃和劉貴妃發生宮變時的境況,也非常不一樣。
榮妃宮變時,老皇帝命不久矣,榮妃的好日子眼看就要到頭了。
或者說,榮妃的好日子,已經到頭了,因爲老皇帝雖然還沒嚥氣,但邕王就已經讓人在元宵夜拐走榮妃的妹妹榮飛燕,並將她衣衫不整地丟在大街上,逼得她不得不自盡。
老皇帝還有一口氣,邕王就如此囂張,等老皇帝壽終正寢,邕王登基後,只怕榮妃更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吧?
對於當時的榮妃來說,反正遲早都是死,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搏一把,於是才聯手兗王去發動宮變。如果邕王不是這麼咄咄逼人,也許榮妃根本不會走上宮變這條路。
一句話,榮妃發動宮變是因爲不得已而爲之,就像兔子急了,不得不咬人以求自保。劉貴妃則恰恰相反。
太后留意劉貴妃,是因爲新皇帝倡導節儉,劉貴妃認爲會讓自己兒子吃不飽,於是大發脾氣。
但劉貴妃忘了,她的兒子畢竟也是皇帝的兒子,即使真吃不飽,說明緣由,皇帝也不會不聞不問的。
劉貴妃發動宮變,說到底還是因爲自己的野心,她知道有皇后和太子在,自己和兒子只能永遠屈居人下。爲了得到更多的權力,所以劉貴妃鋌而走險去發動宮變。
可惜劉貴妃沒想過,以她的水平,就算宮變成功了,她也只能受老太后擺佈,並不見得快樂。只能說,無論宮變結果怎樣,對劉貴妃都不會是好結局。
有些時候,看似兩個人情況相似,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其中還是有所不同。
我是元氣女文青月小牙,做娛評中的泥石流。原創不易,侵權必究。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你怎麼看《知否》的劉貴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