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擁抱新身分 郭子瑛大放藝彩
插畫與平面設計創作者郭子瑛
達人小檔案
郭子瑛是一位插畫和平面設計的藝術工作者,透過仿造水彩、色鉛筆的手繪感,提供客戶更有溫度感的廣告視覺設計。然而從過去的抗拒,到現在她更願意說自己是位「藝術家」,2024年也計劃重返紐約擔任全職藝術創作。
一次紐約的藝術計劃,開啓了郭子瑛對藝術新的體悟。在二字頭的尾聲、介於面對人生重大抉擇的年紀,她與多數人一樣,正思考着要向現實妥協,轉職穩定工作、或繼續做創作,她決定給自己一個月的時間思考,隻身前往紐約執行在她心中已久的藝術計劃—「See You In My Dream」。
她在公園掛上看板,隨機邀請100位路人畫出夢境,關於睡覺的夢中,曾印象深刻、想再次體會或是最想夢到的夢境,她則畫一幅肖像畫作爲交換;而透過訪談,希望能瞭解不同人的夢境與潛意識的關係。
這項計劃比想像中順利太多,在紐約社會強烈的文化衝擊之下,她感受到每個經過的人,都對這項藝術計劃感到振奮心靈,這是她始料未及。當地人們的心態開放,很願意與陌生人交換心境,最終她也真正完成了與100個人在的心靈交流,除在當地辦展,回臺也陸續展出「Dreams collection」、「共感實驗」及「夢境紀錄」等三場展覽分享。
她回想,在紐約曾遇到許多人,他們能夠很坦然自稱藝術家,是因爲更清楚作品跟作者之間的關係;明白並非所有產出的藝術品都一定要能夠被買賣,才能被稱爲是藝術家。而在創作過程中所追求的精神,是比名聲、金錢更重要事情。
郭子瑛說,過去她也曾抗拒自稱爲藝術家,主因臺灣社會普遍對藝術家的認知,就是在做沒有辦法賺錢的事情,或是很抽象、很個人、很純粹的事;而所謂藝術品,更是天馬行空無法理解的事物,甚至認定就是沒有打算行銷的作品。
她認爲,藝術其實無所不在,就算接案工作,在滿足客戶需求前,都需要更深入思考,去查找資料、蒐集素材、尋找靈感,再擷取元素、重新拼接,最後呈現作品,不知不覺中,這些發想的過程就包含了創作。
而藝術家也是想辦法讓藝術品達到,能讓觀衆看到、或感受到其所要呈現的「情緒」,差別在形式不同,可能是電影影像、插畫平面或文字等。她說,藝術沒有想像中遙遠,即便是商業交易,只要當中保有創作的發想源頭,就是藝術的一環。
從藝術工作者到藝術家,郭子瑛認爲,最主要是心境的轉換,許多人不願自稱藝術家,大多是因爲作品沒辦法變現、辦展、或被社會多數眼光認可;但,藝術家並非追求名聲,藝術品也並非變現才能彰顯價值。
達人座右銘
第一步最重要,不要輕易放過心中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