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不如搶疫苗

(圖/本報系資料照)

近日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與外交部長吳釗燮赴美,與美方高層進行所謂的「特殊管道對談」,以及軍事安全會議「蒙特瑞會談」,日前已返國。

期間外媒傳出,拜登政府考慮同意讓我方駐美代表處的名稱,由「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爲「臺灣代表處」。儘管臺美相關人員均對此報導表示不予置評,但是綠媒及綠色名嘴已一片歡欣鼓舞,認爲是臺美外交關係的一大突破。

與此同時,還傳出美方國安高層強勢要求臺灣必須「一次買齊」100套美製魚叉飛彈系統,因此,海軍被迫向立法院重新提出預算案,共計新臺幣866億元。

駐美處正名還遠在天邊,鉅額軍購已近在眼前,民衆實在是高興不起來;更痛苦的是,Delta病毒來勢洶洶,但蔡政府疫苗佈局嚴重落後,目前第1劑接種率只有48.71%,第2劑更是低至4.49%,排名世界倒數。蔡政府高層這次去了一票人,而且還與美方高層連開了幾天的會,不知道有沒有趁着這個難得的機會,向美方表達臺灣對疫苗的強烈需求,甚至直接去莫德納藥廠催貨?

應該是沒有!依照蔡政府官員好大喜功的特質,但凡只要有出過那麼一丁點力氣或是有點什麼小小的進展,那絕對是吹牛邀功到無以復加,但這次幾位國安高層回來都惦惦不作聲,看來應該根本沒有去進行這件事。

蔡政府說今年已採購了605萬劑莫德納疫苗,但目前到貨不足150萬劑,比美國之前捐贈的250萬劑還少,致使有超過300萬人在接種了第1劑後,疫苗都快失效了還苦苦等不到第2劑,形同疫苗孤兒。

如果臺美真有外交大突破,最實質的表現就是向美方採購的疫苗能夠趕緊到貨。搶疫苗比駐處正名更重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