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基隆河 雨、汙水分流重於截流
近三、四十年來臺北市爲提升現代化都市形象與市民生活環境品質,耗費巨多經費投入捷運、垃圾收集焚化及污水下水道建設,前兩者已爲市民和觀光客所肯定,唯獨最早建設的分流式污水下水道系統,現用戶接管率雖已達八十五%,卻因不務實管理,仍在污染河川。
臺北市系採取分流式下水道,污水與雨水應分別收集納入各自的系統,但因未盡務實管理以致未能徹底分流,仍有部分污水經由雨水下水道流入河川,導致周邊河川污染未除。而污水下水道系統分支管建設完成後應即廢除截流設施,但有部分系統仍採用截流方式以降低初期污染,變成目前污水處理除迪化及內湖兩廠外,仍有多量污水送至區域性的八里廠處理。
臺北市對於已完成的污水下水道系統未曾進行全面務實管理改善,包括未定期持續盤查用戶接管後,其排水系統是否維持原雨、污水分流排水;有無被改管錯接或房屋改建造成污水流入雨水系統;未宣導在屋內的各種清洗水不得排到屋外雨水溝,不得在室外洗車,甚至部分餐飲業任意將清洗水槽洗滌水逕自排入雨水側溝而未取締改善。
又,污水下水道附屬設施人孔,其人孔蓋都設有兩個提舉孔,因道路長期鋪面調整致下陷,導致雨水及路面污物被掃入污水下水道,暴雨時又冒出污水,卻數十年未更換。至於夜市、黃昏市場或攤販聚集地區,也應設法以小截流收集納入污水下水道,而不是任其排入雨水溝、最後流入河川造成污染。也就是說,應杜絕污水流入雨水下水道,而不是任其排入後,再於雨水下水道系統排出口設置截流設施截流處理。
基隆河是臺北市民聚集活動的珍貴親水空間,但因河川基流量低,缺乏涵容能力,且尚有部分污水排入,以及污染源中有一半以上污染負荷量是來自內湖污水廠之放流水,以致每年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日期未達標,甚至時因缺氧造成魚類死亡。
臺北市污水量因少子化而減少,既有之迪化與內湖兩廠處理能力已大於未來污水產生量,現卻要爲因長年未能有效分流雨、污水所造成的污染量設置截流設施處理截流水。前市府團隊舍不造成河川污染的區域性系統,反藉臺北市要自主處理,而要超量設置兩座(民生、濱江)處理廠,並同既有的內湖廠,三座的放流水將集中放流於基隆河大佳河段,即再增加近一倍以上的放流水污染負荷量,這恐將使已稍有改善的基隆河再淪爲「黑龍江」。
截流會使污染物在雨水管內的流速降低而沉澱,一旦下雨即行沖刷入河川;增建兩污水廠會造成三廠放流水集中排放於基隆河大佳段,後者雖經處理可達九十%去除,但仍殘留有相當於直接排入未經處理的生污水之總污染負荷量。本河段爲感潮河段,受潮汐影響固體物會沉積於河底,天氣變熱,該沉積污泥就會自行消化腐敗而上浮,耗掉水中氧氣,使水質更污染。
不加強管理改善系統之雨、污水分流以減少甚至斷絕截流水量,卻要耗費六、七十億的建設及每年十億元以上維護經費新建處理廠,這恐是全世界前所未見的荒謬作爲,超量設置卻不先探究截流不僅無助改善河川水質,反而會因集中放流增加污染,未知是臺北市太有錢或是決策者對下水道無知,在強調AI科技管理時代更顯諷刺。
期待現任市府團隊能建立健全務實的管理體系,嚴格執行下水道雨、污水徹底分流,達到零截流並廢除所有截流設施,同時停止超量污水廠的運轉而不再於大佳河段排放超量的放流水,這才能拯救基隆河不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