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瀚獻冊固碳技術 攻淨零碳排
正瀚董事長吳正邦引進聯合國專書,並且印製中、英文版6千冊。圖/公司提供
爲協助臺灣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正瀚生技耗資數百萬元,印製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之《全球土壤再碳化,推薦管理措施之技術手冊》( Recarbonizing Global Soils-A technical manual of recommended management practices)工具書,發送給產官學界;讓臺灣能在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更有效率地找到適切的「土壤再碳化」技術。
FAO於去年9月發表這套共六冊的電子書,正瀚特別印製中、英文版共六千冊,爲臺灣讀者消弭語言隔閡。
「淨零碳排」已成國際趨勢,在美、日、歐盟都加速推動下,農委會也於上(12)月底邀集農林漁牧各領域人士盤點相關技術,預計舊曆年後發佈「行動方案」,接軌國際。
重視土壤固碳潛力,打造新產業鏈
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表示,FAO這套書彙整了400多位專家的學術結晶,藉由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平衡人類活動造成的碳排,因此這套書剛好可以給各部會的減碳專責部門、以及產業界的ESG工作,作爲落實方法的指引。
盧虎生表示,全球產業都在推動綠色供應鏈,臺灣產品的海外銷售市場地也在推動碳稅等機制。而FAO這套書提供了土壤的大局觀,揭示農業資材產品的新劑型設計、作用方式等未來趨勢,且產品效能需要更精準,不然就如同目前沒有被植物吸收的氮肥,會釋放到大氣造成污染。
盧虎生說,FAO套書能啓動「固碳生態鏈」,先創新固碳技術,由農民與農企在田間實測,並向鼓勵採購減碳設備的銀行申請「綠色貸款」,將汽、柴油發動的農機具轉爲油電技術,而政府也要推行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驗證系統,一方面確認減碳技術的成效、一方面據此給予業者碳信用額度(Carbon Credit),讓他們努力價值能獲實質回報。
臺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尊賢指出,臺灣溫度比歐洲、美國高,排碳速度也更快,實施「土壤再碳化」的急迫性也更高,政府制定策略時,要關注如何對從業者、金融機構、終端消費者(個人與企業)設置合理的誘因。
立足國際經驗,達標零碳排
陳尊賢認爲,有效緩解溫室效應應該雙管齊下,一個是「減少碳排」、一個是「增加碳匯(讓更多有機物到土裡)」,過去社會只關注前者、忽略了土地大量吸納二氧化碳的固碳技術,因此正瀚印製FAO這套工具書,猶如及時雨,臺灣可以在國際菁英的基礎上,穩步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