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奮人心!國人發明“吞沙巨獸”,一天吞40畝沙漠,現已投入使用

說到沙漠,在衆人的印象中,那就是一片無人之地,鳥不拉屎的地方,種什麼,什麼不活。然而,作爲世界上面積擁有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大國,中國的沙漠化面積已經達到262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27%,而且還呈現擴展的態勢。

看着如此廣闊的沙漠面積,人們總會突發奇想,如果這些沙漠面積變成良田,變成旅遊勝地,又或者被國家所利用。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而且,沙漠的擴大化,也嚴重影響着人民的生活。所以減少沙漠面積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只是在上個世紀,由於科技的限制,人民對於沙漠還是一籌莫展。直到今日,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國人發明“吞沙巨獸”,一天“吞”掉40畝沙漠。如果依靠這個“吞沙巨獸”,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的沙漠面積將會消失。那麼,“吞沙巨獸”又是如何發明的?如今是不是可以全面利用了呢?

在我國的西北、華北與東北區域,橫亙着一片廣袤的荒漠。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如鬼斧神工般撒滿了這片土地,總面積高達一百三十三萬平方公里。往昔,這裡水草豐美,是農牧並茂的富饒之地。可如今,只留下了一片漫天黃沙。

爲了重塑那曾經的綠洲,爲了治理這漫天的黃沙,我國在1979年,決定採取行動。一項宏大的工程——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就此拉開了序幕。工程規劃期限長達七十三載,分八期工程,如今,我們已經走過了六期工程的建設階段。

三北防護林,如同一道自然的屏障,橫跨三北地區的廣袤土地,涵蓋了13個省份、725個縣、旗、區。這是一項恢弘的工程,佔地面積高達435.8萬平方公里,通過人工造林、飛機播種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多種手段,構築了一道堅實的防線,以阻擋風沙的侵襲。

如今,這片防護林體系的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了13.57%,這一數字令人歡欣鼓舞。

在沙漠治理的過程中,治沙人員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的工作環境極其艱苦,不僅需要承受沙漠上空烈日的暴曬,周圍沒有任何遮陰的地方,而且時不時颳起的沙漠風暴,又將他們吹得一身沙子。因此,許多治沙人員全副武裝,包括面紗和大帽子,以應對這種惡劣的環境。

然而,這還不是最爲困難的。由於治沙沒有什麼高科技,只能人工治沙,效率極低。按照當時的效率來算,六個人一天才搞定600多平方米的草方格。我們都知道,沙漠化的速度非常快。如果我們治沙的速度趕不上沙漠化的速度,那麼,這樣的治沙不能算爲有效治沙。

即使是這樣,國家仍沒有放棄治理沙漠,而且還取得不錯的成果。短短15年間,荒漠化的面積,就達到了6.3萬平方公里。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我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這種治沙的成本太高。如果有一臺專門治沙的機器,可以有效的治理沙漠,豈不是更好?

其實,關於製造治理沙漠的機器,我國的科研人員一直在努力的研製。直到2016年12月7日,北京林業大學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這所大學的劉晉浩教授團隊研發了一種治沙機器——多功能固沙機。由於這臺機器有着強大的吞沙功能,也被人們俗稱爲“吞沙巨獸”。

據介紹,多功能固沙機就像一個全能的機械巨人,集固沙、噴播、散草插植和割灌平茬等功能於一身,以其獨特的方式將210毫米高的植株根部直接種植在地下150毫米至250毫米的土壤中。

在最新研發的隨動控制技術的幫助下,固沙機能夠根據自動測距的結果,實時監控並收集沙地表面的信息,確保植株插入沙土中的深度保持一致。這種精巧的設計使得植株的種植過程更加精準,也更加符合自然生長的規律。

在種植過程中,多功能固沙機還具備了直接灌溉水源的功能。這一特點不僅避免了沙子流動對樹木生長的干擾,而且保證了樹根能夠獲取到充足的水源。這樣的設計使得樹木的生長更加健康,也更加穩定。

令人震驚的是,多功能固沙機每小時可以種植2000株植株,覆蓋面積可達5600平方米。這意味着一臺固沙機每天可以種植大約40畝的植物植株,這樣的效率在國際上堪稱領先。

2007年,甘肅省爲了治理省內3700畝沙漠,決定斥巨資購買多功能立體固沙車。這種高科技設備在治沙現場如同一頭吞沙巨獸,讓治沙工人驚歎不已。他們紛紛表示,有了這臺“神器”,治理沙漠變得輕鬆快捷,原本需要花費近乎一天時間的繁重工作,現在僅需1~2小時就能完成。

在科技尚未蓬勃發展的往昔歲月裡,我們已經邁出了治理沙漠的步伐。時光荏苒,經過數十年堅韌不拔的努力,中國的綠色領域已經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進展,森林覆蓋率逐年上升。

如今,隨着多功能立體固沙車等先進的設備設施粉墨登場,它們將賦予我們推進植樹造林事業的新動力。這些威力巨大的科技利器,將使我們的森林覆蓋率更上一層樓,爲中國的綠色發展再創新的輝煌。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數十年後,那些曾經的大沙漠,都會變成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良田,想想都是那麼的美好、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