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災區急難救助 工研院公益科技延伸到救災現場

工研院副總營運長何大安(左)、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劉佳明(左一)等人展示開發造型像是吸塵器的「輕量化清土石流機」。(工研院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你看過能吸土石流的吸塵器嗎?工研院舉辦「2021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會」,分享研發的「輕量化清土石流機」等多項急難救助公益成果,並就「偏鄉科技、急難救助、循環再生、綠能科技、智慧照護」等議題,與慈濟基金會、玩具圖書館等單位做探討,期以科技力量善盡社會責任。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劉佳明表示,臺灣因地形地質關係,每逢颱風豪雨常發生土石流災害,當土石流侵入民宅時,一般救災機具無法進入清運土石,需要第一線救災志工一剷剷的清運,相當耗費體力,有時還得與時間賽跑。

工研院與慈濟第一線救災志工多次討論需求後,開發造型像是吸塵器的「輕量化清土石流機」,體積小、可一人獨力操作,方便狹小地形救災使用,速度能比人工剷土快5到6倍,提高清運效率,解決耗費體力問題,也能助災民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另外,工研院針對災區飲水、淨水問題,設計開發「可攜輕便形式UVC LED救災器」,方便志工帶往災區使用,讓災區第一時間就能有殺菌後的飲用水可使用。

在智慧照護方面,工研院研發「光療貼布」技術,用光療來促進新陳代謝與皮膚健康,服務許多公益照護單位,並開發無須穿戴與接觸的「靜態UWB呼吸心跳量測技術」,可讓護理人員隨時瞭解院友狀況,並能立即進行醫療照護服務,降低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

如新竹創世基金會照顧的植物人,會有呼吸心跳終止的風險,需要全天候每2小時巡牀,要投入大量醫護人力,工研院「靜態UWB呼吸心跳量測技術」能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呼吸、心跳數據監測與即時生理訊號異常警示功能,目前已提供試辦。

玩具圖書館秘書長餘良玲分享,陪伴孩子成長的玩具,平均使用壽命僅六個月,據統計,9成玩具爲塑料製成,其中8成會進入垃圾掩埋場、焚化爐或海洋,成爲全球生態大問題。

工研院以「材料特徵光譜分析技術」分析塑料的種類與材料特性,提升塑料回收價值,將本來只能焚化處理的廢塑膠玩具,變成可再次加工利用的二次原料,減少地球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