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部不爛

我原以爲《焚城》是爛片來的。

導演潘耀明,攝影出身,曾爲《竊聽風雲》等影片掌鏡,拿過多次金像獎提名,但作爲導演,他自己之前只拍過一部《別叫我賭神》。

周潤發也救不了的《別叫我賭神》。

所以再看到他的名字,我是有點怕的。

另外,如今的合拍片,大多老調重彈,相似的模板,重複的故事,雷同的班底,看得多了,自然會覺得老套無聊。

坦白講,《焚城》也沒有跳出套路,依舊是災難、英雄與花瓶的經典故事框架。

雖然套路老,但《焚城》勝在完成度夠高,哪哪都照顧到了,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華語爆米花片的標杆型作品,是值得被業界借鑑學習的。

不誇張地說,如果華語片的平均質量能達到《焚城》的水準,那觀衆恐怕都得在電影院隔壁買房。

《焚城》的優點很明顯。

雙線故事,夠紮實、有嚼頭。

一條是災難現場的救援線,這是明顯。

非法電子廢料回收場起火,放射性物質遺漏,整個香港陷入輻射危機。

影片裡引入了87年的戈亞尼亞輻射事故做對比,電影裡香港的輻射事故,至少比那次嚴重十倍。

從前期的救火,到發現輻射,事件的嚴重性,救人、疏散、阻斷等等,一環扣一環。

另一條線走的是政治驚悚片的路數,是暗線。呈現的是政府人員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現。

正因爲涉及到了高層敘事,拍出了高層權斗的波譎雲詭,很多影迷也會拿《焚城》去和《寒戰》對標,說它是災難版《寒戰》。

這條線,影片的尺度並不小。

其中有市民公然叫罵香港政府的橋段。也有政府領導人員爲保官位,罔顧百萬市民生命的橋段。

比如因爲現場有放射性物質,就不讓消防員用水滅火,因爲會污染水源導致停水,怕招來市民的投訴。

哪怕氣象表示十幾個小時後會下雨,污染水源是不可避免,現場還等着滅火救人,就是不作爲。理由是下雨是天災,導致的水污染輻射,市民怪不到政府頭上。但人爲決策造成的後果,可能會影響烏紗帽。

當然,論深度和細膩度,《焚城》很難和《寒戰》相提並論,但能在主線之外把暗線拍出足夠高的完成度,已經很不錯了。

兩條線交叉推進,節奏掌握得相當不錯。雙線故事的順利進行,保證了《焚城》的下限,使其脫離了爛片的範疇。

在此基礎上,再來談幾個亮點。

大場面得是加分項。

這是一次影響到整個香港七百多萬居民的災難級別事件,所以相關的大場面必不可少。

不止是羣演找了不少,封路拍攝也是不可或缺,尤其是成隊的消防車,夜空之下,排成長龍,視覺衝擊力拉滿。

影片結束的時候我還專門注意了一下鳴謝,果然其中就有“香港消防處”的大力幫助。注意是消防處,不是消防局、消防站,最高級別。

保障了大場面,災難片就不會太跌份。

這是硬件方面的亮點。再聊一個導演個人表達方面的亮點。

可能稱爲亮點還不太合適,但說是奇觀絕不過分。能在華語片中看到這樣的橋段,難得。

政府需要出動幾個消防戰士去往輻射最嚴重的地方,阻斷輻射。

如果這種影視橋段放在內地,那該是一番慷慨激亢,戰士們你爭我搶。

最典型的例子如《流浪地球2》裡沙溢那句,“中國航天飛行中隊,五十歲以上的,出列!”

近點的,同樣是講述消防員故事的《烈火英雄》。

事故發生後,負責人不敢說出現場的實情,因爲怕消防員知道後不敢進去,退縮。

“我如果實話跟你說,你們誰還敢進去救火啊!”

侯勇的那句臺詞我記憶猶新,“你太不瞭解消防員了!”

無論是《流浪地球》還是《烈火英雄》,但凡是需要中國軍人挺身而出的戲份,沒有一箇中國觀衆會懷疑他們的信念。

這就是我們作爲中國老百姓的底氣。

可反觀《焚城》,一聽說很危險,不止隊長說,“我不會強迫你們去送死”,隊員們也一個個轉頭就要走······

不評價這樣的戲份其背後人權與信仰之類價值觀的呈現。

單從多樣性而言,我覺得《焚城》讓觀衆看到了不一樣的表達。

從電影的發展角度來說,這得算優點。

再來聊幾個《焚城》的缺點。

首先得提的肯定是特效。

主要是一些廣角的大火、爆炸戲份。網大風太重,假得很。

也是沒辦法,工業硬實力的確跟不上,特效太假。其特效水平,比起十五年前好萊塢的《2012》甚至都差了點。

很難提出解決辦法,這東西就像數學,不行就是不行。糊弄不了。

郭帆說,我們的製作水平和好萊塢差了30年。道阻且長,慢慢來吧。

不知道是不是爲了掩蓋特效上的短板,《焚城》的濾鏡或者說調色特別扭。這是影片的又一個缺點。

尤其到了後半段,調色已經怪異到了,像是在一臺沒有HDR功能的機器上播放HDR視頻。

又偏綠、又偏紫,像是蒙了一層什麼東西,顏色非常失真,極大影響觀影。

我猜測原因可能是,導演把有的夜戲放到白天拍,加了一層“夜晚”濾鏡,要麼就是室外夜戲放到了棚裡拍,所以導致光線非常不自然,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彆扭。

好歹導演潘耀明還是攝影出身,卻出這種紕漏,實在有點不該。

作爲災難片,視覺這塊,《焚城》還有着極大進步空間。

故事方面,影片最大的槽點是結尾部分。

用四個字形容就是,沒完沒了。

本來很快結束的一個故事,偏要婆婆媽媽,“面面俱到”,誰都要帶一下,丁點留白空間都沒有,塞得太滿。

把每一個人物的結局,都要細細交代一番。沒必要。

形式上囉嗦還不夠,最後還要來點心靈雞湯,點一下題,恍惚間我以爲我回到了校園時代,語文老師在放什麼素質教育作品。

觀衆離場前看到的最後一幅畫面,是兩行黑底白字的大字:

“看似遙遠,或許只有一步之遙,希望災難永遠不會發生”。

哎喲,我求求你。希望這樣的東西,永遠不要出現在華語電影裡。

總得來說,雖然瑕疵不少,但對《焚城》我還是持推薦態度。

在華語電影下行的時代,它還算是部值得一看,較爲完善的消遣娛樂之作。

如果做成系列,下一部我還會去支持。

商務/阿樂(微信:pachongsw1)進影迷交流羣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