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廣州車展像是喧囂之後的寂寥?豪華館落寞、供應商館冷清

今年的廣州車展,來得比去年稍早一些。

即便是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也擋不住車企們參展的熱情。比去年更密集的新聞發佈會,數十款首發新車,甚至還吸引到了自發參展的外國友媒……好不熱鬧。

但從社長“老媒體人”的視角來看,這屆車展卻有點像是喧囂之後的寂寥。

勞斯萊斯、邁凱倫、瑪莎拉蒂、捷豹路虎、捷尼賽思等悉數缺席,爲豪華館平添了幾分落寞;

去年參展的博世、大疆、地平線等供應商沒能撥冗蒞臨,也讓供應商館顯得越發冷清。

從社長的體感來看,現場的車企工作人員和參展的汽車媒體可是少了許多,部分品牌甚至出現了銷售比媒體多的“盛況”。

那麼,傳統車展風光不再,究竟是爲什麼?未來的車市,又會如何發展?

今天,我們就從這屆車展的幾個變化開始,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01. 洗牌仍未結束

先說車企。

隨着新能源滲透率和智駕滲透率均突破50%,中國品牌這邊已經有了充分的技術自信。

就比如奇瑞,直接把發佈會開成了科技小講堂,藉着車展的契機給大家科普自家的技術亮點:

領克這邊也用上了VR體驗設備,帶co客們玩轉智駕:

但如果說哪家車企是這屆車展上的C位,那還得說是比亞迪——

不僅爲旗下4個品牌豪橫地包下了一整個展館,還在邊邊角角留出了技術體驗區、智能展示區和品牌介紹區。在上午的發佈會結束之後,展臺依然人滿爲患。

相比之下,包括BBA在內的全球品牌,關注度確實比往年少了很多。

不知道是不是全新設計不受待見的原因、還是先漲價後降價犯了衆怒,寶馬MINI展臺上幾乎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和比亞迪展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奧迪這邊也大差不差,即便A4L換代改名叫A5L,還放到了展臺最引人注目的位置,大家似乎也只是匆匆路過。

起亞這邊,發佈會一結束就成了大家的休息區:

既然大家都不感冒,很多全球品牌就不得不拿出些“新鮮玩意”來吸引用戶了。

就比如林肯,就不遠萬里從自家的博物館裡請來了1932年的Model K,以及1942年的Zephyr這兩位“耄耋老人”:

大衆也拿出了自己參加拉力賽的冠軍賽車,慶祝高爾夫車型誕生50週年:

但也有些品牌的宣傳,確實不那麼“上道”。

比如奧迪最新款的RS3,3.3秒的零百加速在一票油車中確實很快。但在四驅電車遍地走的當下,已經很難再次喚醒人們的興奮神經。

與其如此,還不如蹭蹭小米和仰望的熱度,多營銷一下紐北圈速:

再比如,這個時間點纔開始講“我們是道朗格”,是不是有點晚了?

這一點,建議傳統品牌還是多向雷軍和他的小米多取取經。

就比如小米依然爲用戶提供每天1萬瓶的限量礦泉水,彩虹配色也很搭小米的車身顏色:

雷軍本人,也在宣佈小米在智駕領域3年投入55億人民幣、端到端全場景智駕開啓內測、以及未來在智能底盤技術上的進展之後,火速前往各大品牌進行打卡,和友商們“切磋”造車經驗。

不誇張地講,雷軍走到哪裡,半個館的人就追到哪裡,甚至比追星還要瘋狂!

有一說一,雷總能成功,一方面是不擺企業家的架子、能和大家打成一片,另一方面也離不開他充沛的精力。

這一點,我相信極越的夏一平最有發言權。

今年,雷軍是發短視頻最多的車企高管,夏一平只能屈居第三:

要知道,想去所有場館“打卡”友商,怎麼也要走1萬多步。雷總不僅沒有疲態,還能根據不同的場合抽空換身衣服,屬實會玩。

聊到這裡,有些小夥伴可能很好奇:怎麼社長聊的都是品牌和營銷,不聊新車呢?

沒辦法,這屆廣州車展上市的重磅新車,實在是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在價格戰疊加以舊換新政策的大背景下,所有人都在搶金九銀十的時間節點。車企們的子彈早早地打光了,根本等不到車展。

也正因如此,車圈的洗牌還會繼續。

02. 從展車到賣車

聊完了車企,我們再來簡單聊聊車展。

按照慣例,車展第一天(週五)是媒體日,主要是車企在這一天集中發佈新車、順便秀一波技術實力;第二天開始纔是公衆日,迎接參觀的用戶和購車的用戶。

當然,像是蔚小理、零跑這類新勢力,以及某些需要銷量的傳統品牌,第一天就會安排銷售到場,方便用戶當場下單(畢竟汽車媒體、友商甚至是供應商夥伴的員工,都可以轉化成用戶)。

但這屆廣州車展,纔剛第一天就把賣車這件事提上了日程!

英菲尼迪的銷售經理,就在現場藉着實車,給銷售顧問做着最後的培訓(路過的時候偷聽了一下,似乎是傳統的六方位講解)。

廣汽豐田,也在佈置展臺的時候直接掛出了“以舊煥新”的招牌,抓緊時間爭取今年最後一批換購用戶。

更罕見的是,瓜子二手車這樣的平臺都進駐了新車展廳,還請來了羅永浩,爲“砸價新能源的錘子”代言。

唯一的目的也和其他車企一樣,就是兩個字:賣車。

衆所周知,今年的價格戰打得非常激烈。行業內支持的、質疑的聲音也是此起彼伏。

有認爲內卷會加速技術迭代、推動行業發展的,也有認爲內卷會導致低價低配、惡性競爭的,但這把戰火無疑會燒到所有入局的車企、經銷商乃至二手車商身上。

車展作爲全年最大的線下流量入口,也理所當然地成了各個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

但這並不意味着,在車展上就可以大手大腳地花錢了——

從第三方機構的統計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價格戰導致的零售額已經損失了1500億元。

開篇所說的豪華品牌放棄參展,也是參展成本和利潤回收的綜合考量。

此外,被迫以價換量的不只有車企,整個供應商體系也要承受極大的降本壓力。除了想打C端影響力的寧德時代,其他面向B端的供應商普遍選擇了更遠、展位費也更便宜的供應商展臺。

但在整個汽車產業鏈中,最需要抗壓的並不是企業,而是那些一個人拿兩個人的工資幹三個人的活的汽車人,他們正在經歷着史上最難的一年。

03.“卷王”也會累

在之前的車展上,品牌發佈會都會用圍欄圍起來,只有受邀的媒體才能進入內場,獲得近距離的拍攝機位。

但有些品牌或許是場地人手不足,也或許是沒有預算邀約那麼多家媒體,徹底跳過了這一簽到步驟。只要內場沒有坐滿,就能直接進到展臺內。

但我覺得,更可能的原因,是大家真的卷累了,不想再按部就班地走流程了。

以往發佈會後的新聞稿,都是發佈會結束後就同步給媒體,希望媒體能儘快產出內容。但這次大家非常佛系,快的也要一兩個小時,慢的甚至拖了11個小時,晚飯後纔給到。

現場有不少汽車媒體,也不同以往的一拍就是一整天、不閉館堅決不出門,而是選擇上午發佈會結束後就返回酒店,或是直接返程回家。

社長之前的同事,也坦言“後悔帶相機來”:手機拍攝已經夠用,揹着那麼沉的設備只是徒增負重,“一點用都沒有”。

如果一直關注我們的話,會發現公社在今年北京車展的時候還發過一篇“薅羊毛攻略”,教你如何玩轉車展,獲得了不少小夥伴的好評。

但這一次,就連送禮品的小姐姐,都找不到幾個人掃碼了……

而令人疲憊的,不只是單單一屆車展。

出差的時候和我對接的公關小姐姐,半夜一點都還沒睡,依然在籌備轉天的活動,給她發消息依然秒回。而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一兩年了。

另一位在車企的工程師朋友,996幾乎已經成了常態化,連陪伴自己家人的時間都很有限。

供應商那邊會稍好一些,但到了項目上的關鍵節點,也同樣要沒日沒夜地幹。

我們汽車媒體就更不用說了,內容創作者的靈感轉瞬即逝,很多時候寧可拖到半夜,也要抓緊把視頻剪完;更不用說在出差的路上,也依然要構思和產出內容。

我相信,在工廠從事生產的勞動工人,線下門店的銷售和售後專員……所有汽車行業的從業者們,都同樣辛苦。

在這屆廣州車展上,我遇到了一位老朋友,堪稱“卷王”中的“卷王”。

身爲獨立媒體人、也是樂隊提琴手的他,可是一位時間管理大師。這邊出差、拍攝、內容一個都不能落,那邊還要和樂隊彩排、參加全國各地巡演,過得非常充實。

但在奔波勞碌了好幾年之後,他似乎想開了。

“何必讓自己那麼累,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呢?多掙這點錢發不了財,少掙這點錢也餓不死。我現在就想讓自己好好放鬆一陣,等到實在交不起房租的那天,再好好找個班上。”

或許他足夠灑脫,也有勇氣和底氣邁出這一步。但很多汽車人依然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堅守在崗位上奮鬥着。有些人爲了是熱愛,但也有很多人是爲了生計。

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會結束一個人拿兩個人的工資幹三個人的活的日子;

也不知道這兩年時間換來的經歷和成長,究竟值不值得;

但有句話說得好,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更加強大。

我相信,隨着中國汽車產業的持續發展,“汽車人”終究會迎來苦盡甘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