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林大學:教授下一線 救災保生產

6月27日一大早,趁着雨勢減緩,浙江省畜牧產業協會羊業分會秘書長、浙江農林大學王翀教授帶着服務團隊,從學校出發前往浙江衢州等地,指導當地養殖戶減少汛情對畜牧業帶來的影響。

近段時間以來,浙江各地普遍遭遇長時間大雨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多地發生影響不等的洪澇災害,部分地區還引發次生災害,給當地的農林業生產造成了較大影響。暴雨洪災過後,如果不抓緊時間管理養護、生產自救,非常容易導致各種疾病傳播,從而給農林業生產帶來二次重創。

災情就是命令!浙江農林大學的教授專家們第一時間奔赴各地。有的暫時放下手中的科研和論文,加入救災隊伍中去;有的編制抗洪救災資料,助力各地羣衆科學救災;有的利用最新的農林科技,現場指導羣衆保障生產。

在建德,教授們爲當地災後果蔬的銷售出謀劃策,部分師生還深入農業生產基地和合作社,與當地羣衆一起開展臺風災後的除草、挖溝、鬆土等重建工作。“深挖溝可使積水儘快流出農田,保證根部有氧呼吸,同時遇到暴曬要適當遮陰,也可以適當噴一些殺菌藥劑,這都有利於植物恢復生長。”浙江農林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徐凱說。

在龍泉、遂昌,專家們奔赴各果蔬生產基地、水果觀光園,爲當地的火龍果、柑橘、葡萄、獼猴桃等產業夏季栽培技術、防颱防澇等提供現場指導。在遂昌的一個火龍果基地,針對個別火龍果破損等情況,專家仔細指導農戶颳去破損部位,然後在植株上噴灑一些殺菌藥劑,幫助火龍果恢復生長,防止病害發生。科技特派員邵果園反覆叮囑果農:“火龍果不耐澇,要及時排出積水,有條件的話要多鬆土,還要注意通風。”

截至目前,浙江農林大學的專家教授們先後前往各種養殖基地80多個,開展科研服務超200人次,解決技術難題100多項,指導和培訓農民和基層農技超過1000人次,有效助力各地羣衆抗洪救災保生產,儘可能降低暴雨洪水帶來的影響和損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蔣亦豐 通訊員 陳勝偉)

作者:蔣亦豐 陳勝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