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扒開了楊瀾的秘密
本文作者 | 獨依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做什麼事能讓生活立刻變得更好?
最贊答案只有四個字:好好說話。
沒錯,知識要慢慢學習、經驗要慢慢積累、健康要慢慢維護、錢要慢慢攢……
妄想立竿見影有收穫,都是白日做夢。
但除去這些硬件,有一項軟實力卻是可以立馬見效的——好好說話。
羅振宇在《奇葩說》
職場上,工作能力相當的兩個人,老闆憑什麼不選那個交流起來更舒服的?
生活中,朋友聚餐,誰會喜歡跟開口就冷場、張嘴就尷尬的人聊天?
回到家,跟愛人起不必要的爭執、不小心傷害孩子,會說話的人怎麼會有這些困擾?
從學校到社會,從職場到家庭,有多少人因爲不會說話,默默踩了一個又一個本可以避免的坑。
也難怪蔡康永感嘆:
“在這個時代,把說話練好,纔是最划算的事。”
可道理都懂,誰不想擁有高情商、會說話的開掛人生,但具體該怎麼做呢?
答案就在楊瀾的這本《提問》裡:
“你和會說話的距離,只差一個好的提問而已。”
作爲家喻戶曉的央視金牌主持人,楊瀾無疑是最會說話的那批人。
事實上,也正是語言改變了她的一生。她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就與提問緊密相關。
1990年,楊瀾剛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正好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來學校招主持人,她就去了。
現場烏烏泱泱一羣人,面試的導演辛少英直接開門見山:“我們需要一個純情點兒的女生,要善解人意的那種。”
楊瀾心裡一沉:“完了,我不是這種型兒的。”
周圍符合要求的姑娘很多,反正往這種形象上靠也比不過人家,楊瀾就想不如換個思路。
於是自我介紹後,她問了面試的辛導一個問題:
“爲什麼在電視上女主持人總是一個從屬的地位,爲什麼她就一定是清純、可愛、善解人意的,不能是一個有自己觀點的職業女性形象呢?”
二十出頭的楊瀾
心裡七上八下打着鼓,楊瀾努力讓自己跟對面大佬對視的眼神更堅定。
問出這個問題需要勇氣,而她收到的答案,就是去中央電視臺試鏡的機會。
七輪面試之後,楊瀾推開了她職業生涯的大門,走上了《正大綜藝》的舞臺,和趙忠祥站在了一起。
如今入行三十年,早已成爲行業金字塔頂尖人物的她在書裡回憶當年:
“一個問題改變了我的一生。”
“其實我那個問題不是說有多好,而是當年《正大綜藝》招聘,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央臺第一次在社會上招主持人。新時代新氣象需要新面孔,我的問題正好跟這個新需求對上了,他們一看,覺得‘這個小姑娘有點兒想法’,才選了我。”
楊瀾與趙忠祥主持《正大綜藝》
就是從那個時候,楊瀾懂得了在與人交流中,提問有多重要。
這也是楊瀾在這本書裡告訴我們的第一點:
在職場溝通中,說再多都不如問一個問題高效有用。
如果你有不理解的內容,不一樣的看法,直接問一句爲什麼。
你的問題不一定正確,但當你在對話中開始提問,主動權就到了你的手裡。
你的想法被人看見,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用提問開啓了職業大門的楊瀾,經歷了成名、求學、沉澱後,在2001年從綜藝轉型,創辦了《楊瀾訪談錄》
——這是中國最早出現、也是播出時間最長的高端訪談節目。
總統首相、天王影后、總裁首富、奧運冠軍、學術大佬、平民英雄……
這些年來,楊瀾與全球上千位精英人物對話,提出了上萬條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她也越來越體會到,提問纔是對話中最關鍵的環節。
那麼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如何才能把提問融入到生活裡,讓交流變得更簡單呢?
楊瀾把自己的經驗,全部都寫到了這本書裡。
首先是對話第一步——破冰:
“跟工作夥伴初見,生怕一言不合談不攏?
好不容易遇見大牛,卻不知道如何搭訕?
回回相親,除了尬聊就只剩沉默?
面試時,擔憂怎麼才能留下好印象?”
儘管我們每天都在說話,但總有些時候覺得張不開嘴。這些時刻,怎樣打破冷場、開啓對話呢?
楊瀾是這麼做的。
有一次,楊瀾採訪蔡瀾先生。
作爲橫跨商業、電影、文學、美食等多重領域的大佬,蔡瀾我行我素、浪蕩不羈的形象一直以來深入人心。
也因此,跟《楊瀾訪談錄》這樣嚴肅正經的節目顯得格外不搭。
蔡瀾先生
燈光一打,沙發一放,攝影機圍了一圈,如何讓對面的老先生不覺得拘束,就成了楊瀾的難題。
這時候,第一句話說什麼就格外重要。
她是這麼說的:
“蔡瀾先生,您好,我們倆的名字很相似。”
老先生就笑了:
“是啊,怎麼這麼巧!你那個名字怎麼來的?”
於是楊瀾講了自己的名字,蔡瀾先生也說了自己的故事,整個採訪的氛圍一下子就放鬆了。
這就是楊瀾教我們的破冰第一招:
找和對方的共同點,比如你們都認識的人、都在做的工作、相似的物品……
兩個人的距離瞬間拉近後,對話就能自然展開了。
除此之外,說起破冰,楊瀾的另一場經典採訪也總被當作教科書提起。
那是1998年6月,在王小波不幸去世一年之後,採訪他的妻子李銀河,地點是在京郊王小波的墓前。
李銀河與王小波
跟着李銀河爬到半山的墓地,楊瀾把在山下采的野花紮成一束,獻在了那裡。
但接下來就只剩沉默了,跟遺孀談去世的丈夫,還是在墓地前,這要怎麼開口?
楊瀾想了想,提了一個問題:
“在北京郊區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墓地,最後爲什麼將小波的墓地選在昌平這個公墓裡呢?”
李銀河說:
“找了好幾個呢,通惠陵園、八達嶺的陵園……但是他們非得要橫平豎直,一排一排弄得特別整齊。後來我覺得這不符合小波的個性,作爲一個藝術家,他是要特立獨行,怎麼也得與衆不同。”
眼前是一塊天然的花崗石,有三四米長,骨灰就放在開鑿的石穴裡,前方是鮮豔的野花。
佛山陵園王小波墓地
於是兩個人都笑了,沒那麼凝重壓抑,不是要開歌功頌德的追悼會,她們就在這裡用輕鬆親切的態度聊起了這位遠去的藝術家。
這就是輕鬆破冰的第二招:
從周圍的環境尋找切入口:房間的佈局、角落的綠植、牆上的裝飾……
從眼前可見的東西着手,話題就能開啓的十分自然。
你看,無論什麼場景,無論對面是誰,掌握好這兩個訣竅——找和對方的相似點、從周圍環境入手,就再也不怕“尬聊”了。
拋出一個小問題,等待對方迴應,社交就是這麼簡單。
可聊天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對方說的事兒你不感興趣,或者聽太長時間無趣了,這個時候要怎樣巧妙轉移話題又不落對方面子呢?
楊瀾在書中寫了自己的一段經歷:
2013年,香港歌手陳奕迅在紅館連續舉行了25場盛大的演出。
藉着轟動一時的熱度,楊瀾對陳奕迅做了一次採訪,聊他這場盛會背後的成功故事。
楊瀾與陳奕迅
節目進度條過半,勵志片段談的足夠多也足夠盡興,但再繼續下去就成氾濫的雞湯了。
於是怎樣轉移話題,又不打斷陳奕迅上頭的興致,成了楊瀾的難題。
楊瀾想了想,這樣問道:
“黃霑先生曾經說過香港樂壇已經死了,當然這個詞用得很極端,你的25場演出就非常成功。
但是這個演出市場上,與你等量級的演唱會,其實寥寥無幾,整個樂壇有一種蕭條的感覺,你怎麼看這個一熱一冷呢?”
就用了一個“但是”,話題就從陳奕迅一個人的輝煌轉到了整個香港樂壇大局面的荒涼。
不僅沒有讓陳奕迅覺得突兀,還引發了他對“香港樂壇靠你了”這種說法的感慨,後面越聊越盡興,談話收穫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陳奕迅彈唱寫給女兒的自作曲
看,這就是轉移話題的小訣竅:
不要貿然打斷對方,也不要直接提起另一件不相關的事情。
試試用“但是”“既然”“所以”這樣的連接詞,把話題從“一個人/一件事”引向“一羣人/一種普遍現象”,那接下來能聊的事兒可就多了。
談到脫口秀,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主持人侃侃而談,滔滔不絕的“口水秀”。
但事實證明,那些世界上最優秀的脫口秀主持人花費在傾聽上的時間比花在說話上的時間多。
“傾聽是最優秀的語言技能。”
我們在生活中的對話也是一樣,學會提問的技巧當然重要,但這絕不是讓你滔滔不絕、講完整場。
所以,要想成爲一個會說話的人,還有最後一個訣竅——學會傾聽。
在別人說話時,適當通過一些語氣詞、身體前傾、點頭等語言和動作,給予對方足夠的迴應,會給人更好的印象。
沉默和傾聽同樣重要。
到此爲止,從破冰找話題、轉移話題,到學會傾聽,楊瀾這本凝結了三十年入行心血的書,算是真正講盡了提問之道。
她在卷首寫:
“三十年的媒體生涯中,上千次的深度採訪,數萬次的提問,讓我不斷思考如何有效提問,如今,我想我終於交出了答卷。”
而這份心血也沒有被辜負,《提問》剛上市就包攬了各大銷售平臺新書榜榜首,被各路大咖紛紛推薦,收穫好評如潮。
正如蔡康永所說:
“你說什麼話,你在別人眼中就是怎樣的人,你是怎樣的人,就擁有怎樣的人生。”
說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但學會好好說話,已經越來越成爲一項必備的生存技能。
而現在,會說話的秘訣就在你的面前——
有效提問,你學會了嗎?
【排版|匆匆 審覈|沐漪】
【每日話題】關於楊瀾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柴叔愛聽~
(歡迎關注,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原創不易,盜文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