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峰沒想到!他最推薦的專業瘋狂擴招,就業前景難料

文科,法學、財會、漢語言;理科,計算機。

這是張雪峰最推薦的大學專業。

張雪峰可能沒想到,自己推薦專業,不僅左右了家長學生的報考選擇,還影響了大學院校的專業設置。

計算機專業炙手可熱,中國大學正在瘋狂擴招。

今天,高考生以高分考上計算機專業。

四年後,大批畢業生涌向就業市場。

專業擴招,前景難料!

我們常說的計算機專業,其實是一類專業。

計算機類專業隸屬工學門類,包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數字媒體技術等18個專業。

今年專業錄取一個明顯的變化是,計算機類專業瘋狂擴招。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計算機類專業招生計劃共計43.5萬人,比去年增加了超4萬人。

2023-2024年全國計算機類專業招生計劃數增長情況 圖片來源:易度排名

增長幅度,高達10%。

10%是個什麼概念?

今年我國高考的總錄取人數數據還沒有出來,我們看一下各地的情況。

安徽省錄取考生52.4萬人,較上年多錄取0.7萬人,增長1.3%。

山東省錄取考生81.9人,比去年增加2.8萬人,增長3.5%。

陝西省錄取新生30.49萬人,比去年增加1.5萬人,增加5%。

可以看到,各地的錄取人數雖然都所有增加,但是,增幅基本在5%以內。

相對而言,計算機類專業招生計劃的增幅,遠超錄取人數增幅。

錄取人數確定,計算機類專業大幅擴招,意味着其他專業要縮招。

這是向計算機類專業的一次“定向放水”。

這次“放水”,還有兩個特點值得關注。

上至985,下至“非重點院校”,都是在擴招計算機類專業。

但是,擴招的幅度各不相同。

2023-2024年各層次院校計算機類專業招生計劃數變動 圖片來源:易度排名

其中,“雙一流”高校的增幅最大,達到了14.69%。

正解局推測,“雙一流”高校擴招的計劃並不多,但因爲原有的招生計劃就少,顯得增幅很高。

最值得關注的還是“其他院校”,既非985/211,也非“雙一流”,辦學層次處於末端,數量又最爲龐大的“非重點院校”。

這次的擴招高達13.04%,意味着,擴招的4萬名計算機類招生計劃,大部分集中在“非重點院校”。

此外,據網上披露的信息,本次擴招中,山西、河南的高校討論熱度最高。

比如,太原理工大學的軟件工程專業,2022年、2023年的招生數在1540名左右,今年直接擴招300人,增幅達20%!

要知道,太原理工大學整個招生人數也不過8850人,竟然有近四分之一的新生學習同一個專業。

圖片來源:《求是》雜誌

鄭州輕工業大學的情況也類似,軟件工程三個方向在河南招生1010人,加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專業,計算機類專業合計招生1750人,佔到了整個招生計劃的40%。

鄭州輕工業大學計算類專業招生計劃 圖片來源:掌上高考

至此,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如果將計算機類專業擴招比作“定向放水”,那麼,這股水又“定向放給”了教學層次較低的“非重點院校”和高等教育相對薄弱的地區。

如此定向放水,又是爲了什麼?

爲什麼要“定向放水”?

或者,我們可以換個問題:

這就要說一說高校的底層運行邏輯了。

高校的任務是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在這個大任務之下,其實還揹負着兩條重要的指標:

一個是分數線,一個是就業率。

分數線,反映的是學生的生源質量。

就業率,反映的是學生的培養質量。

這一進一出兩個指標,某種程度上,決定着高校行不行、好不好。

爲了完成這兩個指標,各大高校都在絞盡腦汁。

我們看到,每年招生季,高校招生老師奔赴全國各地,爭搶優質生源。

甚至連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學府,也爲了搶奪狀元而“大打出手”。

網友吐槽清華、北大“搶人大戰”

爭歸爭,打歸打。

整體來看,高校越好,分數線越高;高校所在的地區經濟越發達,就業率越高。

因此,“非重點院校”特別是高等教育薄弱地區的“非重點院校”,在分數線和就業率上的數據不會太好看。

教學層次短時間內無法提升,辦學地點也不可能隨便搬遷,這是一場不對等的競爭。

那麼,“非重點院校”又該如何“逆天改命”呢?

答案是,調專業。

在報考志願時,很多考生都面臨“好學校的差專業”、“差學校的好專業”這樣的選擇難題。

對於“非重點院校”來說,調“好專業”比成爲“好學校”簡單多了。

通過擴大“熱門專業”的招生計劃,增強對考生的吸引力,這是“非重點院校”與重點高校之間開展的一場“田忌賽馬”。

“非重點院校”以“熱門專業”這一“上等馬”,對陣重點高校“冷門專業”的“下等馬”。

在招生時,“非重點院校”有了贏的機會。

在就業時,同樣如此,“熱門專業”要比“冷門專業”更好就業一些。

計算機類專業,既能進大廠拿高薪,還可以保留考公的機會,成爲張雪峰們力薦的“上等馬”,也成爲家長和考生追捧的“熱門專業”。

據麥可思研究院在今年六月發佈的《2024 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顯示,信息安全(7756元)、軟件工程(7061元)、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7014元)等計算機類專業收入名列前茅。

2023屆大學畢業生月收入較高的主要本科專業(對比2019屆,前10位)

數據來源:麥可思-中國2019屆、2023屆大學畢業生培養質量跟蹤評價

“非重點院校”自然將計算機類專業作爲擴招的重點。

相對於電子信息、電氣工程等其他工科,計算機類專業的開設門檻較低,不需要太多的實驗室和相關器材。

特別是軟件工程,學習的內容大多是數據庫、軟件開發,只需要配備電腦即可,更是受到高校的追捧。

此外,計算機類專業的學費普遍較高,能夠增加高校的收入。

像太原理工大學,軟件工程專業一年學費爲1.6萬,是其他專業的3倍。

太原理工大學收費標準

鄭州輕工業大學,計算機類專業一年學費爲1.2萬,也不便宜。

既能提高分數線和就業率,還能增加收入,“非重點院校”開啓了“定向放水”。

這場“定向放水”,網友評價褒貶不一。

有網友點贊,認爲“好就業”的專業就應該多招。

有網友質疑,認爲高校不該跟風開設專業。

這裡,談及一個深層次問題:

在正解局看來,高校的專業設置應該貼合產業發展,滿足市場需求。

產業催生崗位需求,教育滿足產業需求,最終形成正循環。

這一點,國家早已定調。

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就明確規定,要以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爲導向,建好建強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急需的學科專業。

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

事實上,近10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專業動態調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每年調整的幅度將近5%。

設置和調整比例如此之大,核心驅動力是我國的產業發展轉型升級。

高校專業要順應需求,但不能盲目“追熱點”“趕潮流”。

應不應該擴招,擴招多少,高校至少要考慮三個因素:

一是看產業,看的是就業市場的總需求。

二是看同行,看的是同類高校的總供給。

三是看自己,看的是教學能力與水平。

只有綜合考量市場需求、行業趨勢、自身能力等多重要素,高校的專業調整才能與時代發展實現“同頻共振”。

以這三要素來審視計算機類專業擴招,不由得讓人擔憂。

計算機類專業的這場“定向放水”,4年後,可能會給就業市場帶來一場“大水”。

雖然計算機類專業被稱爲“萬金油”,各行各業都需要,但是,經過前期的一輪擴招,就業率已經在下降。

2024年全國專業就業率統計

現在,計算機類專業擴招4萬人,必然會導致人才供給增加,帶來供過於求的風險。

更何況,各個高校短時間內瘋狂擴招,能否保障教育質量,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否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獲得用人單位的認可?

如果擴招計算機類專業吸引高分考生,卻無法保障教育質量,這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更值得警惕的是,AI對程序員的衝擊。

英偉達CEO黃仁勳,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等行業大佬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以後或將大幅減少甚至不再需要程序員這個職業,其職業能力將被AI替代。

事實上,現在許多簡單的編程任務已經可以由AI自主完成。

未來,AI可能會對低端程序員的崗位造成衝擊。

今天,高考生以高分考上計算機類專業。

四年後畢業,進入的可能是一個極致內卷的就業市場。

專業擴招,前景難料!

計算機類專業的學生,要早做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