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中走向臺前三年,物美仍難回巔峰

出品/壹覽商業

作者/樊益寧

編輯/木魚

自2018年最高法宣判張文中及物美集團無罪後,徹底擺脫“罪犯”身份的張文中,終於可以走到臺前來。時至今日,張文中重掌物美已三年多時間。

在2018年10月,張文中出山後首次參加的物美集團戰略發佈會中,他表示:物美未來的發展戰略,將是全面數字化改革,並且在經營業態上做到全面佈局。從當前來看,物美這三年的發展就是按照這樣的策略進行的。

2003年,物美在香港上市,經過三年發展,物美成爲全國最大的民營零售企業,力壓大潤發、聯華超市等。但隨着張文中入獄,失去掌舵人的物美髮展急轉直下,一度陷入沉寂。而從以上策略來看,張文中或許是想通過這些努力讓物美重回巔峰。

那麼,結果究竟怎麼樣,我們在下文細細看來。

數字化

隨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已經成爲共識,數字化成爲零售企業必須要做的事情,張文中也認識到這一點。

而張文中推動物美數字化改造的武器則是多點。在2018年出山後,張文中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擔任多點的董事長。

爲了推動多點,張文中將物美旗下的所有業態上線多點APP,特別是超市,實行了減少人工收銀臺、增加多點自助收銀設備的措施。

與其他商超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寶自助結賬不同的是,消費者要想在多點自助收銀設備結賬,就必須下載多點APP,從多點APP付款,而這就帶來了兩個問題。

第一,消費者手機上的APP過多、內存有限,爲何非要下載多點APP才能結賬;

第二,大賣場購物的客戶的年齡偏高,老年人居多,他(她)們大多不會下載APP、不會使用手機支付,阻礙了購物便利性;

在這些因素疊加下,在推廣之初,物美損失了不少客戶。如今,雖然多點APP的註冊量已經有1.5億,但這是強力將物美線下用戶轉換成線上消費者得來的。

總體來看,物美的數字化改革還說得過去。

業態多元化

在零售市場中,張文中希望物美形成一個業態多元化的業務,而其實現多元化的手段是兼併、收購。

其實,在早期發展階段,物美就通過收購、重組以及託管的方式將美廉美、新華百貨、浙江供銷等招致麾下,鞏固自己在華北優勢地位的同時,還向西北、華東等區域進擊。只不過,在張文中入獄後,物美的版圖擴張開始放緩。

迴歸之後,張文中帶領物美又開啓了擴張之路。

2018年,物美以約14.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韓資超市樂天瑪特21家門店;同年,鄰家便利店爆雷,物美接手其在北京的70多個門店;2019年,物美託管了華潤萬家的北京門店;同年,物美以70.75億元入股重慶商社集團,持有其45%股權;2020年,物美收購買麥德龍中國,在雙方新開的公司中,物美佔股80%。

此外,今年4月,有媒體報道稱沃爾瑪作價30億美金向物美出售其東北、華北區域的門店,但具體情況如何,還仍未可知。

如今來看,雖然物美已經形成了一家擁有便利店、大賣場、超市、倉儲式會員店、百貨等多元業態的零售集團,但表面多元化的背後,物美還存在着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

第一,收購的業務並沒有給物美帶來好的業績增長。根據招股說明書,2018-2020年物美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爲213.78億元、227.47億元和390.64億元。2020年營收同比增長爲71.1%,看起來有很高的增長率,但實際上,這是物美收購麥德龍的結果。麥德龍自2020年4月23日至2020年底的收入爲144.8億元,對物美總營收的貢獻超過三分之一。單看物美板塊近三年的營收,分別爲213.78億元、227.46億元、245.84億元,2020年的營收增長率約爲8.1%,實際增長非常有限。

第二,收購的業務給物美帶來了較爲沉重的債務負擔。從數據來看,2020年物美科技的總資產爲422.61億元,負債總額爲407.84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6.5%。對此,僅2020年,物美就多次發行了超短期融資券,融資數十億元用以償還金融機構借款來緩解債務壓力。值得一提的是,物美創始人張文中直接間接持股的物美股份高達74.53%,仍有很大的出讓空間,但如果繼續擴張下去,經營壓力將越來越大。

第三,實際來看,物美收購的業務大多是不良資產。比如,華潤萬家,北京華潤萬家在2018年營收1.2473億元,淨虧損1593萬元,2019年1月至11月營收5317萬元,淨虧損46萬元;另外,鄰家便利店,在2018年7月底,因資金鍊斷裂關閉了旗下全部門店。

第四,從旗下業態所處位置來看,物美旗下的多種業態大多分佈在華北、華東、西南區域,經濟較發達的華南地區還沒有更大的佈局。雖然今年年初在深圳購買了一塊商用地,但用途尚未可知。

企業資本化

張文中重掌物美后,最想做的事情之一或許就是將物美、多點上市。

2021年3月29日,物美向香港聯交所正式遞交上市申請。招股書顯示,物美科技本次上市範圍包括物美超市業務和去年收購的麥德龍中德合資公司股權,名字也由此前的“物美商業”變爲“物美科技”。

從發展進程來看,9月29日,物美科技於3月29日於港交所遞交的上市申請已正式滿6個月,招股書失效。

究其原因,有媒體報道稱,港交所(00388·HK)上市科質疑物美誇大其業務的科技成分,上市文件內容疑存有誤導。而且,在向物美髮出首輪提問後,至今未收到其上市團隊的回覆,因此令上市計劃陷入停滯。事實上,物美科技旗下的業務確實是以零售貿易爲主,與科技相關的業態並不多。

此外,作爲近些年來重點推動的業務,張文中還想讓多點單獨上市,擬募資逾5億美元。但從壹覽商業來看,多點當前面臨着不小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高度依賴物美,業務獨立較難。

從成立至今,多點大多依靠的是物美超市、重慶百貨、步步高等“物美系”商超業務才得以發展起來,由此在品牌推廣、業務層面上都未形成自己獨立的體系,多點想要獨立或者突破是很難的。

例如,在多點官方展示的連鎖超市成功合作伙伴中,重慶百貨、銀川新百均有物美持股。而且,物美收購鄰家便利店的門店後也都改成了多點便利店。

另外,據物美招股書顯示,其在2020年的營收上,APP用戶產生的零售額佔其零售總額的70%以上。2020年物美整體營收爲390.64億元,而其使用的APP也僅多點一家,也就是說物美給多點APP導入的GMV高達273億元以上。

而根據多點官網公佈的數據,2020年通過多點系統產生交易額爲500億元。由此可見,光物美爲多點導入的GMV就佔比將近55%。

多點能否成功上市,至今還未有消息。

最後

繼2018年重掌物美后,張文中對物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從結果來看,物美目前在數字化改革上依靠多點,結果尚可,但在業態多元化發展上尚不平衡,而且在企業上市中還受到阻礙。

不僅如此,當前整個商超行業面臨着發展低迷的問題,在壹覽商業整理的包括永輝超市、聯華超市、家家悅等在內的13家超市上市企業中,有8家企業實現營收同比下滑,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爲步步高,同比下降13.87%。淨利潤上,有11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最多的是永輝超市,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21.78億元,同比下降207.37%。

顯然,物美當前還沒有回到巔峰,而未來,張文中仍有多重困難需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