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海島 守護光明

本報記者 郝迎燦

“彆着急,我這就到。”晚飯還沒吃完,楊棟接到電話,一家漁家樂突然停電了。他馬上放下碗筷,急匆匆披上大衣向門外走去,瘦高的身影頓時融入濃濃夜色中。半小時不到,故障順利排除,燈光重新亮了起來。

今年54歲的楊棟,是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丹東供電公司椅圈鎮供電所獐島村的電工。獐島坐落在黃海北部中國和朝鮮交界海域附近,被稱爲祖國萬里海疆東端第一島。

楊棟是土生土長的獐島村人。1987年,“戶戶通電”農網工程修到了獐島,他第一個報名參加海底電纜敷設施工隊。一年後,海底電纜工程竣工,結束了獐島靠柴油發電機供電的歷史,楊棟就此成爲島上唯一一名電工,開始了守護海島電力的漫長歲月,一干就是37年。

10臺變壓器、36基高壓電線杆、10公里長的架空線路以及一條5.1公里的海底電纜,都是楊棟日常巡查的重點;127家旅館飯店、100戶普通住宅裡的電器、線路,特別是每家每戶的電錶,都是他平時工作的點位。

海底電纜是獐島唯一的供電主動脈。爲了保障海島可靠供電,每天清晨,楊棟都要去海邊巡視,看看是否有來往的船隻在海底電纜附近拋錨,這些船可能對因潮汐作用而週期性露出水面的電纜造成損傷。

一年四季,最苦的是三九天的巡檢。“爬上電線杆,刺骨的海風颳來,一下子就把人打透了。”楊棟說,“如果不是安全繩綁着,凍僵的身體瞬間能從十幾米的高空摔下來。”

2017年成爲4A級景區後,獐島遊客量日益增加。尤其每年夏季是海島旅遊旺季,島上近2500臺空調和2000臺熱水器同時運行,變壓器因超負荷反覆跳閘,電網改造升級勢在必行。

楊棟憑着多年的經驗,走遍了島上每一處用電設施,計算、畫圖,設計出變壓器安置的最佳方案,之後又挨家挨戶走訪,說服村民允許在自家門口施工,老舊變壓器成功升級爲大容量箱式變壓器。目前,獐島的新農村電氣化改造率達100%。“現在,我們村裡的漁家樂開到哪兒,三相電就能通到哪兒。”獐島村黨支部宣傳委員張冬說。

這份工作技術含量高,作業條件艱苦,但更多時候是瑣碎和單調。親戚給楊棟介紹了一份在遠洋漁船上當電工的工作。懂電力又熟悉大海,對方對他很滿意,楊棟卻一口回絕:“這麼多鄉親,燈一滅順嘴就喊‘找楊棟’,這份感情怎能割捨得下?”

平日裡把鄉親當親人,隨叫隨到的楊棟也收穫了鄉親們的真心相待。獐島村常住居民800多人,沒有人不認識楊棟。夏日傍晚,楊棟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戶戶人家點亮電燈,在屋外擺開飯桌,總有人招呼他:“進來喝杯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