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影院:頂級風情片,一眼便淪陷!
據說,有一首音樂,極度悲傷淒涼,很多人在聽了這首歌后,接受了上帝的邀請。僅僅三年,聽過此曲而自殺身亡的人超過百人,他們年齡、身份、性別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死前身旁都放着這首音樂。
這首音樂真實創作於1933年的匈牙利,作曲家魯蘭斯·查理斯與未婚妻洛伊娜分手,在某個星期天,他望着滂沱大雨深深嘆息:真是一個絕望的星期天。
隨即,他寫下了一首哀傷至極的樂譜《憂鬱的星期天》,在多年後的一個寒冷冬日,魯蘭斯·查理斯自己也在樂曲中跳樓自殺。這首歌后來被譽爲「匈牙利自殺曲」,遭到英國BBC電臺禁播,被歐美各國抑制,並銷燬原版。
直到有一天,一位作家圍繞這首音樂寫了一本悽美的小說,再後來的某一天,這本小說被改編成了電影,同樣備受爭議。今天向大家推薦的電影,就是關於這首歌,也關於一段“一女三男”的禁忌愛情——
《布達佩斯之戀》
導演:諾夫·舒貝爾
編劇:Nick Barkow
主演:艾麗卡·莫露珊 / 約阿希姆·克羅爾
類型:愛情
地區: 德國
上映:1999-10-21(德國)
豆瓣8.6IMDb7.8
一個德國大使走進布達佩斯一家餐廳,點了他最愛吃的肉卷。慶祝自己的80歲生日。他要求餐廳爲他演奏樂曲助興,不料小提琴剛拉開。鋼琴剛支起,這位年過花甲的德國大使便頃刻間暴斃身亡。
原來,這首樂曲正是那首受了詛咒的《憂鬱的星期天》,很多人聽完後都選擇自殺。
這是一部電影,關於愛,關於美,關於永恆。我喜歡它的英文名Gloomy Sunday,《憂鬱的星期天》。但中譯名《布達佩斯之戀》,更契合它的故事。
電影有抵達靈魂的音樂,有三人行的愛情,純淨如同伊甸園,閃動着人性的光輝和豐美。它也有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卑劣,有破碎,有背叛,有等待五十多年的復仇。
鏡頭精美如油畫,每一個細節,都蘊含深意,越琢磨,越有味道。音樂更是點睛之筆,浪漫、憂鬱、如細雨敲打窗櫺,一聲聲,都是無常。看了三遍,一句句對白,默唸在心。一幀幀影像,用目光撫摸了一遍又一遍。
故事回到60年前,同樣一個餐廳,一個年輕靚麗的女人淺淺笑着。她叫伊洛娜,穿着一襲淺藍色的長裙,領口開的很低。眼睛充滿神情,優雅的氣質透露着肆意的性感。
她是這個餐廳的服務員,餐廳的老闆拉西羅是她的情人,兩人一起經營着這家餐廳。
餐廳有個鋼琴師叫安德拉許,他有着帥氣的臉龐。憂鬱深邃的目光和嫺熟的鋼琴技法。
伊洛娜被安德拉許的才華吸引,和他溝通藝術的同時。用女人特有的胸部誘惑安德拉許。
安德拉許當然也喜歡上了伊洛娜。但是伊洛娜並不是水性楊花,她只對能吸引自己的男性放電。像伊洛娜這樣的美女,喜歡她的當然不會只有這兩個男人。還有常來飯店裡的德國小夥子漢斯。
在這個德國人眼裡,伊洛娜就是純潔的天使,他只能虔誠地仰望。察覺到這一點的拉西羅,就故意當着衆人的面大秀恩愛。伊洛娜生日那天,在餐廳衆目睽睽下,拉西羅送給她奢侈首飾,並親吻她。
讓在一旁的德國男生漢斯尷尬又傷心。而安德拉許不爲所動,送上了深情譜寫的鋼琴曲《憂鬱星期天》給她。這首《憂鬱星期天》充斥在影片各個地方。以各種形式,就像安德拉許說的,這首曲子在傳遞着一種神秘聖潔的信息。
從餐廳出來,漢斯鼓起勇氣向伊洛娜表白求婚,伊洛娜拒絕了他。而她的老情人拉羅西鼓勵她跟隨自己的心,選擇她想愛的人。經過幾秒思考,伊洛娜投奔到安德拉許的懷抱。傷心的漢斯和拉西羅在多瑙河邊頹廢,漢斯甚至跳河自殺,被拉西羅救起。
另一邊,伊諾娜和安德拉斯瘋狂親熱。經歷了被冰封的冷凍期,拉西羅不能接受沒有伊洛娜的生活。於是決定和安德共同分享伊洛娜。
“分成兩半的伊洛娜總比沒有沒有好。”伊洛娜被拉西羅的告白感動,安德也不願意放棄她。三人達成共識,共同幸福比拋棄一個人更好。於是,伊洛娜、安德、拉西羅上演了一段狗血的三角戀。作爲普通人,是有點接受不了這樣的安排。但三人的感情始終溫如開水,淡淡地,穩穩地一直相安無事。
拉羅西努力經營餐廳,伊洛娜做好服務工作,安德彈奏動人的鋼琴曲。和諧幸福的三個人,共同爲餐廳的生意努力奮鬥。雖然有時候兩個男人心中難免有些不爽。但過不了多久就會重歸於好,互相扶持。伴隨悠揚動人的曲調,這樣的感情甚至讓人有些羨慕嫉妒。
一次偶然的機會,餐廳迎來維也納音樂公司的老闆。他們被《憂鬱星期天》深深打動,一眼看中了安德拉許身上隱藏的音樂才華。決定把這首曲子做成黑膠張片發行,收入按照比例分成。安德拉許身邊沒有懂行的生意人,拉羅西只好臨時充當起他的經紀人。
經過談判《憂鬱星期天》順利出版,這首鋼琴曲不單打開聽衆的心扉。憂鬱之情更深入內心,他和餐廳也因此一舉成名。此後,拉羅西的餐廳生意火爆,很多人衝着安德的音樂到店消費。餐廳賺的盆滿鉢滿,安德提升了知名度,但厄運也隨之而來。自從《憂鬱星期天》發行以來已經在布達佩斯造成8起自殺案。
死者死的時候,播放器都播放着這首《憂鬱星期天》。這首曲子像受到某種詛咒,能聽懂的人都會告別了世界。沒人知道爲什麼,也沒有科學依靠,大概是他們參透了曲子的深層含義。但《憂鬱星期天》具體想表達什麼? 安德拉許自己也不知道。
幾年後,在戰爭的籠罩下,德國人殘忍屠殺匈牙利猶太人。這時漢斯又回到了布達佩斯,成了德軍上校,擁有權利和地位。劇情也從這裡急轉直下。漢斯來到餐廳,要求安德拉許演奏著名的《憂鬱的星期天》。安德拉許固執拒絕,伊諾娜眼看發生衝突。便拿起琴譜,唱起本來沒有歌詞的《憂鬱的星期天》的歌詞。並要求安德拉許給她伴奏,這才避免流血衝突。
然而,就在這完美的詞曲演繹之後。安德拉許似乎瞬間就明白了他一直想尋找的這首曲子要傳達的神秘訊息。接着拿起漢斯的槍,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愛、復仇與戰爭的故事,在布達佩斯糾結上演。而伊洛娜和拉羅西、安德拉許的幸福三角戀也不復存在。作爲猶太人的拉西羅,希望藉助漢斯的力量避免被屠殺。畢竟曾經他是漢斯的救命恩人。
但漢斯早已不是幾年前那個單純的小夥子了。爲了換取拉羅西的自由,伊洛娜甚至拿自己的身體交換,但漢斯卻食言了。
伊洛娜的兩個情人都離她而去。傷心欲絕的她挺着懷孕的大肚子在墓碑前像兩位情人告別。60年後,在餐廳裡暴斃身亡的德國大使正是當年的漢斯。這家餐廳正是60年前拉羅西的餐廳,現在由伊洛娜和她的兒子共同經營。
這個兒子是伊諾娜同安德拉斯和拉羅西共同的孩子。他承載了善良、純粹、文藝。當然還有漢斯經常掛在嘴邊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而德國大使身亡,正是伊洛娜爲兩位情人的復仇。本片稱得上是一部披着不倫戀外衣的復仇故事。關於這三個人的不倫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覺得唯美淒涼,也有人覺得不能理解。
更想說的是,那首響徹整個影片的曲子《憂鬱的星期天》。這首曲子相當悽美,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行。流傳很多自殺案跟其有關。
作者尼克•巴可藉由來自這一作曲家的事件的靈感。寫了一本浪漫小說,而後導演根據小說改編拍攝了這部電影《布達佩斯之戀》。
所以說這首《憂鬱的星期天》纔是整部電影的核心。或許正是因爲這首曲子的神秘力量,讓整部電影變得唯美浪漫。也讓布達佩斯這座城市顯得美豔動人。至於這首曲子究竟代表了什麼,大家可以自己去電影裡尋找答案。
觀看↓↓
世界藝術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