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重建 跨域合作尋自然解方
二○一一年三月間筆者前往日本名古屋參加第一屆國際「裡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會員大會,第二天發生東日本大震災。五個月後,聯合國大學在東京舉辦一場以「裡海─裡地─裡山復興的整合方法」爲主題的東日本大震災復興國際研討會,提議以連結陸地和海洋的整合規畫方法,促進裡山和裡海受災地區的覆育和振興。
經過災後兩年的跨部門合作和籌備,日本環境省在二○一三年宣佈成立「三陸復興國立公園」,範圍涵蓋受創嚴重的青森縣、宮城縣和巖手縣等面積約兩萬八千公頃的海岸和鄉村地區。該國立公園的核心經營策略有三:活用大自然的恩惠(資源)、記取大自然威脅的教訓(天災)、增進森─裡─川─海的連結(地景─海景整合治理)。筆者在該國立公園成立當年以及十年後的二○二三年,親身前往受災嚴重的宮城縣氣仙沼市,見證了日本相關政府部門、民間團體和在地居民對震災復興的決心和努力成果。
臺灣島位處亞熱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潛藏地震、山崩、洪水等天然災害風險。身在臺灣的我們如何能「活用自然資源」(趨吉)、同時又能「因應天然災害」(避兇)呢?巧婦非無米,炊煮之法需創新。參照日本前車之鑑,我們需要一種「森─川─裡─海」尺度的跨域(跨空間、跨部門、跨專業)整合政策和治理模式。
以四月三日花蓮大地震受災最嚴重、位於中央山脈東斜面的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富士村)以及太魯閣國家公園爲考量,建請政府思考成立行政院層級的災後重建和振興平臺,其中特別需要協調整合內政部和農業部的相關計劃和行政資源,包括:內政部的國家公園、國土計劃、海岸防護和管理等計劃資源,以及農業部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農村再生以及原鄉輔導新農業技術等計劃資源,與花蓮縣政府和原鄉部落比肩齊步從事災後重建工作,讓健康的自然地區受到保護,讓受損的環境透過「自然解方」的覆育措施來恢復生態系服務功能,增進在地社羣趨吉避凶的韌性,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