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智慧之都 共築未來科技臺北城

臺北持續以智慧城市作爲藍圖,開啓對未來的想像。(圖/Peera_Sathawirawong)

科技的快速演進,帶給人們生活的無限可能,透過智慧科技的創新應用,也能創造更便民、更適切的公共服務。臺北市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從公共服務、數位轉型等實際運用面向出發,透過公私協力,將智慧科技轉換成實際解決城市問題的方案。而在即將揭幕的「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中,也將以嶄新科技呈現今日臺北生活樣貌與發生中的改變,參觀者也將進一步瞭解臺北智慧城市的發展,將如何引領這個城市走向更嶄新的未來。

科技與數據雙驅動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推動,最重要即是在資訊安全的基底下,設計最適切當代生活需求的數位科技方案,讓城市生活更加便利。面對這幾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臺北市政府積極應用科技與民衆一起迎戰疫情,推動「實名制口罩自動販賣系統」、實名制MyCode QR系統及「新冠肺炎資訊整合儀表板」等項目,即時掌握疫情現況並統一調度防疫資源。此外,臺北市也設置大數據中心負責多層次資料架構,藉由精密的數據資料庫,密切地進行跨機關交流以有效整合分析數據,提供最適切的參考資料以制定施政方針。

實名制口罩販賣機以智慧科技與民衆一起抗疫。(圖/臺北市資訊局)

iTrash讓民衆不用等待垃圾車,可依照自己的時間隨時倒垃圾。(圖/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

同時爲了落實「將城市作爲實驗平臺」的理念,市府以「Living Lab」爲概念實踐社會創新,由政府「由上而下」發動,民間「由下而上」提供創新提案的雙重機制,公私協力執行智慧城市的概念認證專案(PoC)。臺北市資訊局局長呂新科舉例,「iTrash 智慧垃圾回收整合服務站」提供 24 小時垃圾收集與資源回收服務,民衆不需配合垃圾車清運時間,隨時可到服務站投入垃圾或資源回收。

「智慧城市應以人爲本,臺北市從完善基礎建設出發,建構以民衆爲中心的城市公共服務平臺,用數位化科技整合市民生活中所需的服務通道。」呂新科說,未來臺北市將活用行動裝置作爲市民便利生活的載具,在確保資料隱私的基礎下,藉由如臺北通App等數位科技,持續拓展科技驅動及資料驅動的雙重驅動力,不斷創造新臺北,讓改變在臺北持續發生。

在城市博覽會看見臺北的改變

想看見臺北正在發生的改變、未來的臺北是什麼模樣,即將登場的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或許可以給你想要的答案。

臺北城博會以「臺北的未來」爲主軸,規畫永續發展、城市再生、打開臺北、共融社會、創新創業和智慧城市等六大展區,應用數位科技與民衆互動,從城市治理的角度,讓民衆感受臺北作爲百年老城,如何在都市創新的同時,兼顧永續、文化保存發展,以持續邁向兼具文化底蘊的智慧宜居城市。

負責策畫此次城博會的臺灣設計研究院表示,希望透過展覽手法與市民分享市政成果,累積市民的認同感,提升城市品牌價值,也期待民衆在觀展過程中對臺北的未來產生新的想像。

臺北城市博覽會將運用互動裝置讓參觀民衆更能融入展場空間,並以趣味方式感受政策落實後的改變。(圖/臺灣設計研究院)

進入展區,首先可看到大型投影的沉浸式劇場,多層次疊影效果搭配機械手臂的運動,透過LED魔方引領觀衆,從地面宏觀的願景地圖到牆面微觀的發展成果,綜覽臺北的現在與未來。

在展區中可以看到長達9公尺的「臺北與水」光雕互動牆,猶如臺北水資源版的〈清明上河圖〉,飽覽從翡翠水庫集水區到河口溼地的景象;另有老房子互動裝置,參觀者只需輕輕觸碰裝置即能點亮建築,重現老房子故事與臺北的歷史建築美學發展,感受老房子文化運動所推廣的人文價值。

此外,展場特別設置臺北大數據的互動投影體驗,邀請民衆置身於「城市儀表板」前,感受大數據AI與數位決策的互動方式,透過手機參與線上作答,從互動中認識大數據與城市治理的關係,體驗臺北市政府如何用數據作爲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礎。

臺北城博會並非單向地展示臺北市的發展改變,也雙向地邀請民衆使用現場的平板裝置,選填自己喜歡和期盼的臺北樣貌,並藉由即時累計至「心聲願景牆」,聽取民衆的聲音,與民衆一同看見臺北未來的新樣貌。同時也藉由線上展延伸展覽主題,透過線上與線下串聯城市生活,深度認識臺北的城市文化。

2022 臺北城市城博會-臺北的未來

以「臺北的未來」爲主軸,透過「永續發展」、「城市再生」、「打開臺北」、「共融社會」、「創新創業」、「智慧城市」六大主題展現未來臺北新風貌,引領觀衆從城市治理角度出發,瞭解如何在永續發展的同時、串聯新舊,打造出讓每一個市民都能引以爲傲的智慧多元城市。

城博會期間,每日可至現場服務檯登記免費導覽,平日每天3場次、假日每天4場次,每梯次上限30人,每場導覽約1小時,歡迎民衆報名。

關於臺北正在發生中的改變與對未來的想像,都將在「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精彩登場。(圖/臺灣設計研究院)

✴ 8/27(六)〜9/11(日)

✴ 花博公園爭豔館

本文作者:韋森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8月號655期》)

《臺北畫刊8月號6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