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早產兒的7大健康挑戰

早產兒7大健康挑戰。(圖/ 嬰兒與母親提供)

早產兒出生後,有較長的時間都住在保溫箱裡,甚至是新生兒加護病房中,此時,爸比媽咪與其過度擔心,不如補充足夠的相關知識,做好充分的迎戰準備,有任何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與專業醫護人員合作,突破每一次挑戰!

寶寶屬於哪一類早產兒?

未滿37周出生的寶寶都算早產兒,張弘洋醫師表示,現在最小存活的早產兒臨界點約在22~23周。其實出生小於等於25周的早產兒都是「存活邊緣的早產兒」,但隨着醫療照護的進步,存活率及預後都有相當的進步。出生34周~36周則稱爲「晚期早產」,比起34周以下的早產兒算是相對安全的,但比起足月兒仍存在較高的併發症及風險。

若是按照寶寶出生的體重也可以區分如下,2500g以下的「低體重兒」,1500g以下的「極低體重兒」,1000g以下的「超低體重兒」。根據出生的週數,寶寶應該有相對的體重,若體重低於10%以下則爲出生時體重過輕,這樣的寶寶也會有較高的危險及併發症。

7大健康挑戰

早產兒因爲出生得太早,許多器官都尚未成熟,出生後就可能會遇到各方面的健康問題。當然,這些問題不是每個早產兒都會發生,一般來說,出生的週數愈少,體重越輕的早產兒,發生下述問題的機率就越高。

挑戰1、呼吸系統

早產兒一出生第一個挑戰就是要靠自己呼吸,因爲肺部不成熟,早產兒會需要一些呼吸上的幫忙,甚至需要插管及呼吸器支持,或給予藥物加速寶寶肺部的成熟。也由於肺部很脆弱,一旦發生破掉或出血,就會造成生命危險。有些早產兒到後期會發展出有慢性肺病的問題,需要帶着氧氣或監視器回家照顧一段時間,更長期的研究顯示這些早產兒的肺功能會較差,發生呼吸道感染及氣喘的比率也較正常小孩高,因此長期注意及追蹤小孩的肺部狀況是必需的。

挑戰2、神經問題

早產兒的神經問題,在早期要注意腦部有沒有出血或是缺血缺氧的變化,因爲早產兒腦部血管尚未發育完全、非常脆弱,在缺氧或是血壓浮動的狀況下,就很容易破裂出血。長期則要追蹤這些小寶貝神經的發展,包括動作、語言及認知各方面,如果能早期發現問題,把握黃金時期,早期給予治療及復健,才能讓小孩有更好的未來。

挑戰3、心臟疾病

開放性動脈導管是早產兒最常見的心臟問題。正常情況寶寶出生後,連接主動脈和肺動脈的動脈導管會自動關閉,但在早產兒卻常無法完全閉合,雖然有時沒有任何影響,但在有些早產兒會造成肺部血流過多充血時,就會影響呼吸功能,或是造成其他器官血流的減少,甚至導致心臟衰竭,因此有些小孩需要藥物、心導管或是手術的治療。

挑戰4、腸胃功能

早產兒的腸道還沒發育成熟,除了消化吸收功能較差需要營養針支持外,也容易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此外,腸胃道早期的腸壁穿孔及後期的壞死性腸炎,都可能導致嚴重的感染髮炎和腸壁破壞,常需要外科介入治療,也是早產兒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不得不留意。

挑戰5、吸吮、吞嚥

雖然吸吮是胎兒在媽媽子宮裡的自然反射動作,如吸手指頭、吞嚥羊水,但真正整體進食的反射和動作通常要到胎齡32-34周以後纔會成熟,早產寶寶因爲提早報到,因此出生後可能需要口(鼻)胃管灌食,有些寶貝更需要進一步的口腔進食訓練和刺激才能逐步達到自我進食喝奶的能力。

早產兒7大健康挑戰。(圖/ 嬰兒與母親提供)

挑戰6、視力發展

出生34周前的早產兒因早產本身、氧氣使用及其他因素,視網膜血管可能會有不正常生長的狀況,因此在出生後1個月大或胎齡達到31周的時候,應接受眼底檢查,以確定沒有視網膜的病變。在視網膜的血管發育尚未完成前,仍須定期持續檢查到其發育成熟爲止,由於早產兒日後發生近視、閃光等問題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小孩長大後仍需每年常規做視力檢查。

挑戰7、聽覺反應

早產兒是發生聽力受損的高危險族羣,因此出院時除了要接受常規的聽性腦幹誘發反應篩檢外,如果未能通過篩檢,則應一個月內再進行追蹤檢查,即使通過聽篩後,爸媽仍須注意寶寶對聲音的反應,並多給予語言刺激,畢竟聽力跟語言及認知發展習習相關,出生三個月內早期診斷及六個月內早期治療才能把握黃金時間。

早產兒7大健康挑戰。(圖/ 嬰兒與母親提供)

26周以上的寶寶存活率已達9成多!

以前寶寶的週數後面數字相當於存活率,例如23周存活率大概就是3成,然而在現今醫療照護及技術的進步之下,以前26周的寶寶只有約6成的存活率,現在則已達8-9成,超過26周以上的寶寶存活率更達9成多!然而,照顧早產兒不只是讓他存活而已,後續的治療與照顧,長期的健康追蹤,都是關鍵的環節。

早產寶寶更需要親子互動

若家有早產兒,張弘洋醫師鼓勵父母從寶寶出生開始就多進行親子互動,可以多多在身邊觸摸他、跟他說話,讓小孩感受到父母的溫度。即便在疫情之下,也可以透過照片或是電話會客的方式,多跟醫護團隊溝通來了解寶寶每日的進展。此外,張弘洋醫師也建議家長,可以閱讀早產兒手冊,信任醫療團隊且一起合作,也可加入相關的支持團體,有了充分的瞭解就不會過度的惶恐及擔憂,一起爲早產寶貝的健康和未來努力。

諮詢/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張弘洋

採訪撰文/江睿毓

(本文摘自【嬰兒與母親】2022年7月號)

【嬰兒與母親】2022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