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價倒掛 歐洲線聚焦俄烏談判
圖/美聯社
歐洲經濟疲弱加上新海運聯盟殺價搶貨,拖累歐洲線運價直落,本週更出現現貨價低於合約價的「倒掛」現象,更讓海運界緊張,主要航商紛紛喊漲3月運價,挺價意味濃。
業界認爲,若俄烏達成停火協議,戰後重建增加貨量,有助提振歐洲線、地中海線運價,但前提是紅海危機愈晚結束愈好;長期則看好,有助壓低能源成本、減緩通膨,改善歐元區經濟與購買力。本週歐洲線運價每40呎櫃約2,500美元,市場傳出,今年簽訂歐洲線合約價約2,500~3,200美元,視貨主出貨量而有異。由於市場變數多,今年歐洲線長約價簽約比例較低,許多貨主簽訂季約或半年約因應。
貨代業者19日接獲主要航商3月歐洲線報價,馬士基3月3日喊漲至4,000美元,地中海航運(MSC)3月上半月喊漲至4,340美元,海洋網聯(ONE)3月上半月喊漲至4,016美元,赫伯羅特整個3月喊漲至4,100美元,據瞭解貨量多的客人可拿到較低運價。
由於此次喊漲幅度達1,500美元或以上,多家貨代業者認爲,漲價難度很高,漲不漲得成、漲幅多寡都需觀察。中國大陸農曆年後復工通常需要2~4周,目前看來沒有預期好,全面復工可能要到3月底,屆時出貨恢復力道將是影響運價走勢關鍵。
貨代業者表示,航商對今年歐洲線運價走跌緊張,除了經濟疲弱影響貨量,也擔心少了去年中國電動車爲了規避歐盟關稅的出貨潮,中國電動車大廠陸續自購汽車輪運輸也是隱憂。
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等業界人士表示,歐洲線過去一年因爲紅海危機、關稅議題,大量貨物提前進口,致使今年貨量相對減少。若俄烏結束戰爭,兩地開始重建增加貨量,對歐洲線、地中海線都將是利多;長期看,歐盟隨戰爭結束有助壓低能源成本、減緩通膨,改善歐元區經濟與購買力,增加貨量。
美俄18日會談達成共識,雙方將各自組建談判團隊,尋求可持久且各方均能接受的方式,儘快終止俄烏戰爭。對此,多家航商、貨代業者研判,美國急欲爭取烏克蘭50%稀土礦,會盡力促成俄烏達成停火協議。
但歐洲線還有一個變數是紅海危機,以哈本週將啓動加沙第二階段停火談判,若紅海危機可能在第二或第三季陸續復航,釋放過剩運力逾1成,將影響運價,海運界就要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