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守慈專欄》「區塊鏈」對創新經濟多元產業的影響
金融科技(Fintech)議題,引發外界開始注意「區塊鏈」對創新經濟多元產業所產生的影響。(示意圖/達志影像 Shutterstock提供)
近來金融科技(Fintech)之議題引起廣大熱烈的討論,關鍵在於虛擬貨幣比特幣的背後採用的「區塊鏈 (Blockchain)」資訊科技對於金融相關產業的衝擊與創新機會。比特幣雖有去中心化且資料無法被竄改的好處(圖1),但是其非實名制特性,讓大衆對於它成爲普遍流通之虛擬貨幣仍存有疑慮。然而,區塊鏈資訊科技將對創新經濟多元產業,有着重要的影響(圖2)。其新型去中心化的帳本(Ledger)功能技術與協議、帳本不可隨意更改或僞造、無需信任積累的分散式信用建立方式、非對稱加密、潛在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智慧資產(不限於貨幣的有形或無形價值資產)能通過智慧合約完全自動化執行的更廣泛指令(不限於註冊、存儲、確認、交易和移轉)等特徵,將對許多產業產生重要影響。智慧資產的核心是控制所有權,對於在區塊鏈上註冊的智慧資產,能夠通過私密金鑰隨時地使用。未來十年智慧資產、智慧合約和多元的創新服務與應用預期將快速發展,而臺灣各產業應當思考區塊鏈可能帶來之創新經濟的兩類影響 -「創新的經濟活動」(產生新價值的新經濟行爲)、「經濟活動的創新」(產生新的營運流程或獲利模式)。
圖1: 區塊鏈資訊科技之概念圖(Source:《Banks seek the key to blockchain 》by The Financial Times )
圖2: 區塊鏈資訊科技的角色與影響力(Source: Virtual Capital Ventures)
以財務金融領域爲例,美國的那斯達克股票交易所(Nasdaq)使用其區塊鏈系統來處理代理投票(Proxy Voting),並先由愛沙尼亞國家首都的塔林交易所開始試行。代理投票通常是證券經紀商透過郵件或電話聯繫這些股東,實爲一項耗時、手動或紙張方式處理的流程。而愛沙尼亞擁有一套國家數位化之電子居留標識系統(e-Residency),且該系統同時開放給非居民和其他國家的公民。這些透過區塊鏈處理的代理投票,在不可改變的總帳本與數位化的全過程,讓股東能夠用自己的手機進行投票,愛沙尼亞首都的塔林交易所也會永久存有股東的投票記錄,同時也加速和簡化了代理投票過程,讓該國的線上政府服務向前邁出一大步,可謂是一項「經濟活動的創新」。
圖3: 即時乘坐共享La'Zooz App
另以交通運輸領域爲例,以色列特拉維夫LaZooz(圖3)運用區塊鏈技術所發展的即時乘坐共享(Real-Time Ride-Sharing)分散式組織的社羣,其「即時」意味着人們在旅途中可發現沒有事先規劃,卻有相似行程的可乘坐共用汽車。其「共用」則指汽車駕駛並未視乘坐共用爲一項以換取一定費用的商業行爲,致使所有人可成爲創造即時乘坐共享價值的一份子,而分享汽車空座位的駕駛也將被獎勵獲得Zooz Token,讓自己未來也能享受即時乘坐共享的機會。此與Uber、Lyft等Taxi Apps不同之處在於即時乘坐共用可將道路上運行汽車的空座位佔用率最大化,真正解決高峰時段的交通擁堵,並減少道路上的汽車數量。而Uber、Lyft等Taxi Apps因更多駕駛的加入、開車四處尋找乘客,反而增加道路上的汽車的數量。因此LaZooz可謂是一項「創新的經濟活動」。
以前述兩個例子中的智慧資產而言,Nasdaq Proxy Voting是無形的代理股東投票權,LaZooz是有形的可分享的汽車空位。以智慧合約而言,其雖類似傳統的合約來界定雙方或多方共同協議做或不做某事以換取某些東西,但其無需信任,且由指令代碼進行定義,並由指令代碼強制執行,完全自動且無法干預。Nasdaq Proxy Voting的指令代碼是代理股東投票權的驗證與投票,LaZooz的指令代碼是汽車空位的分享並獲得Zooz Token等。換言之,當迴應接收到來的外部信息或資產,智慧合約的指令代碼則會自動部署到共享複製的總賬及其狀態中,並監管總賬上記載的資產(圖4)。
圖4:區塊鏈智慧合約之概念圖(Source: 《A simple model for smart contract》by R. G. Brown)
智慧合約應用的領域非常廣泛,如應用於羣衆募資平臺上,智慧合約可以監控募資的整個過程,設定達到募資目標並自動由投資者帳戶撥款至創業者帳戶,創業者的預算與開銷也可以被追蹤和審計,以增加透明度且給予投資者更大的權益保障。另一方面,在未來物聯網的時代,許多有形的資產(如房產、家電、穿戴裝置等)也都會植入相關的軟硬體識別,加上連結許多無形的數位資產(如商家信譽、個性化興趣等),利用區塊鏈技術與協議可用來設計出多元的創新價值、創新服務、創新的營運流程或獲利模式,讓人類的生活進入去中心化的便捷智慧世界。期盼臺灣各產業能夠善加運用區塊鏈資訊科技,開創另一波創新經濟成長的機會。(本文作者爲政大公企中心主任苑守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