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校長時代,來了!

任何一所世界知名大學的發展,都離不開具有遠見卓識、學術出衆的領導者的帶領。有研究數據顯示,有68%的世界一流大學校長是某一學科領域的專家或擁有院士頭銜。

在我國,“院士校長”是近年來隨着“雙一流”建設逐漸興起的現象,許多院校特別是非“雙一流”高校都不約而同的邀請院士出任本校的校長職務,院士校長逐漸成爲高校衝擊“雙一流”的關鍵配置。

院士校長,集體出任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10月,我國內地有19所非“雙一流”地方高校的校長具有院士頭銜,包括安徽師範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此外,還有西湖大學等3所民辦高校和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4所中外合作辦學大學有院士校長坐鎮。

今年以來,已有5所非“雙一流”高校迎來院士校長。

3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謝心澄正式擔任寧波諾丁漢大學的校長,這是該校創辦以來迎來的第二位院士校長(首任校長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謝心澄院士作爲凝聚態物理學家,不僅學術水平超羣,還曾在我國高校和學術管理機構擔任過很多重要管理職務,曾在北京大學擔任物理學院院長7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多年6年,爲掌舵這所中外合辦高校提供了豐富的管理經驗。

4月,廣州南方學院宣佈,聘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爲廣州南方學院校長。河南農業大學也於同月迎來新校長——周衛院士。今年剛成立的康復大學於7月宣佈,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爾丹同志受聘爲該校校長。8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段寶巖,正式擔任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校長。

對於高校而言,擁有院士校長已是非常難得,值得一提的是,有2所非“雙一流”高校——深圳大學和江西農業大學,實現了黨委書記、校長“雙院士配置”。而放眼全國所有高校,“雙院士掛帥”的高校僅10餘所,包括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

作爲廣東省重點發展的高校,深圳大學被寄予厚望。深圳大學的校長毛軍發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而校黨委書記李清泉也於2023年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爲深大建校40年以來首位本校產生的院士,也是深圳本土產生的第四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兩位院士都有豐富的名校工作經驗。毛軍發院士曾長期在上海交通大學工作,並於2018-2022年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李清泉院士畢業後留校在武漢大學工作,2000年至2012年擔任武漢大學副校長。

江西農業大學也是雙院士擔任“一把手”。江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黃路生,2011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家豬的遺傳育種研究,取得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系統性創新成果。現任校長魏輔文於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瀕危動物演化與保護生物學研究,是國際上瀕危動物保護基因研究的主要開拓者。江西農業大學的校長和黨委書記都是農業類的院士,高度貼合了學校發展的需要,爲該校衝擊世界一流學科提供了強大推力。

自主培養,掌舵本校

除了引進院士,浙江理工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等4所高校憑藉自身實力,自主培養出院士校長。

2019年12月,浙江理工大學陳文興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標誌學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再獲突破,他也是浙江理工大學“土生土長”、自主培養的第一名院士。據悉,陳文興校長長期從事纖維製備技術的研發工作,在蠶絲纖維高質量製備、滌綸工業絲高效節能製備方向突破技術瓶頸,取得重大應用成效。

2021年,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教授成功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意味着武漢紡織大學成爲湖北第一個擁有自主培養院士的省屬高校。徐衛林表示,將以此爲激勵和新的起點,繼續鑽研和拓新“現代紡織、超紡織、大紡織和未來紡織”,努力爲立德樹人和科學報國做貢獻。2023年11月,華北理工大學發佈消息,校長張福成當選202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主要成就是在先進鋼鐵材料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取得突破。

從學生走向校長,大概是對母校多年培養心血最大的饋贈。據不完全統計,有5所非“雙一流”高校的院士校長是該校校友,包括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安徽師範大學校長李亞棟、湖南農業大學校長鄒學校、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浙江理工大學校長陳文興。他們掌舵母校,致力於帶領學校走向更廣袤的發展天地。

袁亮院士在回答爲什麼出任安徽理工大學時提到,“回報母校,一直是我的夙願。當我幾十年的工作積累與母校的發展需要恰好吻合,我沒有理由不選擇母校。”自從2018年袁亮擔任校長後,安徽理工大學的學科建設隨着科研經費增加、教研平臺完善以及院士引進而“火速前進”。

2020年,安徽理工大學6個學科入選安徽省高校高峰學科五年規劃建設名單,其中,由袁亮校長領銜的安全科學與工程被列入Ⅰ類高峰學科建設名單,並獲得安徽省200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安徽省唯一支持,經費最高)。2022年,袁亮校長帶頭的長三角區域安全工程專業教研室成功入選教育部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名單,實現了安徽理工大學在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的重大突破。而從上任至今,袁亮校長先後聘請了王仰華等超20位院士作爲特聘教授,超額實現了人才引進的諾言。

肩負使命,衝“雙一流”

對於非“雙一流”高校而言,入選“雙一流”是學校最大的目標。在院士就任校長時的講話中,“雙一流”、“學科建設”是高頻詞。

2022年4月,陸林被聘任爲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校長。作爲我國精神心理疾病領域的領軍人物,陸林校長扛起了學校“鞏固拓展臨牀醫學、藥學等學科專業優勢,爭取在下一輪‘雙一流’建設評審中有所突破”的大旗。他表示,會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加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大平臺建設,推進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雙一流”高校進程。

2022年6月,李亞棟院士從清華大學回到故鄉,出任安徽師範大學的校長,上任後,他便統籌制定了《安徽師範大學學科振興行動計劃》和《安徽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經過5年建設,力爭安徽師範大學躋身全國師範院校前5名;實現“化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兩個優勢學科羣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的目標。

不可否認,院士校長會產生明顯的暈輪效應,其在學校的學科建設中充當了“學科帶頭人”的角色。

一般來說,所引進的院士校長,其主要成就和研究領域往往與學校的優勢學科完美適配。例如,山東石油化工學院院長徐春明爲石油化工學家;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是紡織材料等方向研究的專家。

身爲國內特定學科領域的佼佼者,院士校長與學校相得益彰,相互促進。今年4月,周衛正式任職河南農業大學校長,提出全力打好“雙一流”創建攻堅戰,確保衝A學科成功晉級。據瞭解,周衛是土壤肥料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爲耕地培肥與高效施肥,尤其是養分資源高效利用的理論、方法與技術。而河南農業大學的優勢學科便是作物學,該校唯一一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其中作物栽培與耕作學是僅有的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之一。近年來,該校作物學學科在軟科中國最好學科的全國排名逐年上升,從2018年全國排名第11位,躍升至2022年全國排名第5位。周衛校長的加入,將進一步推動河南農業大學優勢學科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也有不少院士校長憑藉個人努力,爲學校的科研實力“添磚加瓦”。比如,在今年8月公佈的2024“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名單中,赫然出現了安徽師範大學校長李亞棟院士的名字,他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濤共同獲得了“物質科學獎”,用於表彰他們對“單原子催化”的發展和應用所作出的開創性貢獻。

院士,作爲中國最權威的資深專家,他們的到來給高校發展帶來了諸多機遇。邀請院士擔當本校”一把手“,不僅爲高校吸引到了豐厚的資金和優秀的人才,各種資源傾斜明顯,助力“雙一流”學科建設,也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

建設“雙一流”,需要久久爲功。功不唐娟,靜待花開。期待這些高校的亮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