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悲智雙運的“經濟人”假設

在分析人們的行爲和行爲互動而引起的社會現象時,經濟學家通常採用“經濟人”或者說“理性人”假設。這被很多人誤解爲經濟學家試圖將自私正當化,或者武斷地假設真實世界中的個人能像上帝一樣無所不知。本文試圖說明,經濟學中的“經濟人”假設,不僅富有洞察世事真相的智慧,而且充滿了對於人類命運和福祉的關懷。

市場經濟爲人類這個地球上智力水平最高、感情最豐富的物種,提供了發揮聰明才智的巨大空間,源源不斷地創造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品類最豐富的產品和財富,並且,在這一過程中,爲無數普通人帶來前所未有的經濟機會和福祉。

與此同時,市場經濟卻一直在經受着形形色色的誤解。因此毫不奇怪,以研究市場經濟規律爲主要內容的現代經濟學,一直飽受誤會和譴責。而“經濟人”假設,作爲現代經濟學研究人類行爲的第一個關鍵假設,也就成爲首當其衝的抨擊對象。

因此,澄清針對“經濟人”這一重要假設的諸多錯誤詬病,無論對於更加準確地認識真實世界中經濟現象背後的人類行爲規律,還是更加客觀公正地理解關於經濟問題的嚴肅討論,都大有裨益。

一、什麼是“經濟人”?

現代經濟學將社會現象區分成爲兩大類型:個人的行爲,以及不同個人之間行爲的互動產生的結果。在對人類行爲的分析中,現代經濟學家普遍地採用“經濟人”這一假設作爲研究的出發點。

“經濟人”假設,又稱爲“理性人”假設,指的是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善加利用,以盡最大可能地改善自己的利益。這個假設有以下幾個含義:

第一,行爲皆選擇。也就是說,每個人的行爲,在經濟學的分析中都被假設成是主動或者說刻意選擇的結果,即使現實當中的很多行爲,看起來並不是有意識地選擇的結果。實際上,在現實當中,人們的很多行爲只是簡單地“拍腦袋”,或者接受某種“集體無意識”的指引,遵循某些被廣泛承認的社會習俗,或者被羣體中多數人的言行所感染,也就是所謂“隨大流”。

第二,選擇皆利己。也就是說,經濟分析通常假設每個人在做決策的時候,目標都是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看起來也不符合現實,因爲人們從同情心或者情懷出發而做出的利他行爲並不罕見。

第三,利己皆最優。經濟學家分析人類行爲的時候,不僅假設這些行爲都是有利於本人的,而且還看似非常武斷地假設這些行爲是最優的,即人們一定會在所面臨的特定約束條件下讓自己的利益達到最大。這一點也很容易被抨擊,因爲畢竟現實中的個人並不能像上帝一樣無所不知,南轅北轍、弄巧成拙之類的事屢見不鮮。

但是,現代經濟學的主流,的確是將這樣一個假設作爲研究人類行爲和社會現象的基礎性假設。在分析消費者行爲的時候,經濟學家假設,人們所採取的消費行爲讓自己的滿足程度達到最大;在分析企業行爲的時候,經濟學家假設,企業所採取的行爲一定能夠讓自己的利潤達到最大。

二、屢遭詬病:經濟人假設的必然命運

可想而知,這樣的假設必然遭遇到嚴厲批評。

首先,這難道不是在認同“自私自利”“人不爲己、天誅地滅”一類的價值觀嗎?經濟學和經濟學家怎麼可以如此不講道德?

經濟學家甚至將以經濟人假設爲基礎的模型加以推廣,從而將經濟分析拓展到傳統上並不屬於經濟學的領域,比如婚姻、犯罪等等。婚姻的年齡結構,生兒育女的數量,孩子的養育模式,是否犯罪、犯什麼罪、如何犯罪等等,在經濟學的視角下,都被視作讓行動者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選擇。

這還了得!婚姻背後是如此高貴的愛情,養育背後是如此偉大的母愛。對愛人、母親行爲的分析,怎麼可能和對罪犯行爲的分析採用同一個關於人性的假設、同一個理論模型呢?

其次,經濟人假設也太脫離現實了。

如前所述,現實中難道不是有很多未經深思熟慮的行爲嗎?什麼叫“集體無意識”?什麼叫“不由自主”?不都是在描述人類行爲的非理性嗎?

難道不是有很多利他行爲嗎?不是有慈善捐款嗎?不是有見義勇爲嗎?不是有道德楷模嗎?這類行爲該怎麼解釋?

難道不是有很多以利己爲目的結果卻雞飛蛋打的行爲嗎?家庭主婦逛菜市場,她記得住那麼多攤位上那麼多菜品的價格嗎?她會把整個菜場都巡視一番然後再做“理性”選擇嗎?顯然不是。那這些家庭主婦的行爲還是理性的嗎?

難道以如此不現實的假設作爲前提的經濟學分析,結論還能靠譜嗎?

毫不奇怪,這是典型的經濟學視角,引起了典型的誤解和抨擊。

三、悲智雙運:經濟人假設的本質

實際上,經濟人假設,並不意味着經濟學家沉浸於自己構建的理論而無視現實,也並不是認爲世人能夠如上帝般無所不知或者算無遺策,當然更不是宣揚“人不爲己,天誅地滅”或者“損人利己”一類的價值觀。恰恰相反,經濟學家採用經濟人假設,有着深刻的經濟社會背景,富有洞察世事真相的智慧,也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

首先,經濟學家採用經濟人假設,是有着深刻的經濟社會背景的。這個經濟社會背景,就是市民社會的興起。

市民社會崛起之前,全球範圍內普遍存在的,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小商品生產爲主的傳統習俗經濟。在這樣的環境中,通常人們只需要自發地遵循故老相傳的習俗和慣例。

市民社會的到來,意味着更大的城市、更大規模的人口和經濟活動集聚、更加多樣而不確定的生產生活。複雜多變的環境,極大地削弱了先聖、權威、傳統宗教教義等解釋和指導人們應對現實中層出不窮的新問題的能力。“父死,三年不改於父之道”的策略,在股票市場上可能會讓人輸得一塌糊塗。私有產權制度的確立、公司制的興起,更激勵着人們在經濟活動中自覺地使用理性的力量。

其次,經濟學家採用經濟人假設,讓經濟學更加科學的同時,也充滿悲憫。

不難理解,一個人的行爲,既取決於他自己主觀上的價值觀(經濟學稱爲個人偏好),也取決於他所處的環境(經濟學稱爲約束條件)。對於不同的人的不同行爲,我們當然可以從個人主觀偏好的角度解釋。但經濟學選擇堵住這條路徑。在經濟學中,不僅假設人的行爲是最優化自身利益的,還假設人們的偏好是穩定的,即不僅一個人的偏好在不同的環境下是不變的,而且人和人之間的偏好也不會存在實質性的重大差異。

爲什麼這麼做呢?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將行爲歸因於偏好,不容易被現實世界中可觀察的經驗事實所檢驗。畢竟人心難測,“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個人的主觀偏好是很難觀察的。

經濟學家假設偏好是穩定的,實際上也就是迫使自己在解釋人類行爲的時候,不能從個人的主觀喜好或者認知能力的角度出發,而只能從人們所處的環境出發。

正是這一點,使得經濟分析具有獨到的洞察力。

秉持這個信念意味着,如果經濟學家在觀察和分析現實中人類行爲的時候,發現研究對象很愚蠢,那麼很有可能愚蠢的不是研究對象,而是研究者本人:一定是研究者看漏了某些對於研究對象來說至關重要的約束條件。

舉個例子。二戰之後,一些國際組織發現竟然存在這樣的現象:欠發達地區的農民,寧願選擇產量低得多的本地傳統品種,也不願意種植發達國家研發的產量更高的良種。是這些貧困的農民“非理性”嗎?從經濟學的視角出發,答案是否定的。窮人比富人更“斤斤計較”,更有動力“一分錢掰成兩分錢花”。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些農民之所以做這樣的選擇,是因爲外來的品種雖然產量更高,但在本地的氣候環境下更容易遭到病蟲害等的侵襲,產量的波動也越大。因此,農民選擇種植本地品種,本質上是爲購買保險而犧牲一部分產量。

四、結語

每個人都有充足的動力爲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奮鬥,而市場經濟體制則爲人們的這種努力提供了良好的舞臺,同時也通過競爭機制讓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變得有效。這是經濟人假設和以它爲前提的經濟分析背後隱藏的深刻洞見。

[作者李輝文爲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經濟學教授、區域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研究興趣爲城市化與經濟發展、制度經濟學、世界經濟和經濟思想史,出版有《現代比較優勢理論研究》、《大國經濟學》(合著)等;石燕爲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上海立達學院財經學院講師]

來源:李輝文、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