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震減弱非必然 2022年關山地震6.4隔日引起池上6.8餘震
花蓮大地震造成嚴重災情,臺北市南機場公寓307巷內店家的樑柱牆面,出現剝落與裂痕。(姚志平攝)
0403花蓮大地震震撼全國,根據氣象署最新統計,截至今日下午1點10分,已發生612次餘震。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詹忠翰表示,依照地震學理,大地震後必然伴隨餘震,且強度隨着時間衰退,但這類情況也非必然,2022年9月17日晚間9點41分在臺東關山發生的芮氏規模6.4地震,隔天下午2點44分則在池上引發規模6.8更強於主震的地震,如此情況便導致餘震衰減重新再來一次。
在氣象署最新統計當中,612次的餘震包含兩次規模大於6的餘震,其他餘震皆呈現趨小。
相較於921大地震,詹忠翰提到,當時主震發生5天左右,出現8次規模大於6.0的餘震,0403花蓮大地震6以上餘震爲2次,雖然明顯看得出來餘震強度明顯變少,但也不能否認本次位於東部外海的震央震度規模7.2,在能量上僅次於921大地震的規模7.6。
詹忠翰指出,0403花蓮大地震與921大地震都是地殼形地震,特性是在短時間內均不斷有餘震釋放,且規模與頻率也不斷降低。
詹忠翰也說,921之後,政府對於建築法規把關更加規格,且當時震央位於南投,人口稠密,這次震央則在東部外海,因此不能以相同邏輯比較兩次地震的災損情況,不過25年來政府與全民對於防震共同努力,相信各界有目共睹。
至於近日民衆十分關注嘉義梅山斷層恐引起大地震,詹忠翰分析,主要是在3日發生7.2強震前,同日凌晨3點26分嘉義縣義竹鄉、布袋鎮已連續發生有感地震,最大規模4.8。而梅山斷層上一次爆發大地震在1906年,下一次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因此建議民衆配合政府進行防災演練,提前做好準備,如發生時,能將災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