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淵譚天》加州州長爲何此時訪中(譚主)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5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加州州長紐森。(圖/美聯社)

10月25日下午,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見了來華訪問的美國加州州長紐鬆。相比於今年會見的前幾位美國客人,紐鬆有些特殊。他是疫情發生之後,首位訪華的美國州長。而對這次訪華,加州方面也格外重視,將其稱之爲一個「歷史性的機會」。如何理解這個「機會」,可以從習近平的幾句話裡找到答案。

對於當前中美關係的現實,習近平談到了這樣一組數據:中美兩國是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經濟總量超過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總數佔世界近四分之一、雙邊貿易額約佔世界五分之一,雙方利益交融十分緊密。這組數據,是習近平今年第一次談。中美合作帶來的機會,在加州體現得格外明顯。

加州是美國最大的美籍華裔羣體所在地。根據紐鬆辦公室的數據,中國是加州最大的貿易伙伴,加州是美國進口中國商品最多的州。既然規模已如此之大,爲何紐鬆行前還宣佈要來華加強經貿合作?紐鬆關心的,是想繼續開拓新空間。

雖然中國與加州的貿易量不小,但加州作爲佔到美國GDP總量七分之一的第一大州,對華出口位於得克薩斯州之後,位列次席,並且跟得州的差距還有拉大的趨勢。

不僅如此,加州雖然經濟總量優勢明顯,但是其經濟增速已經遠遠低於經濟總量全美排名第二的得克薩斯州,也遠低於美國整體經濟增速。對州長來說,本州經濟是第一要務,紐鬆自然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訪問,加密雙方的貿易往來,提振加州的後勁。

紐鬆這次訪華,7天時間,行程包括北京、上海、香港、廣東省和江蘇省,安排非常緊湊。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江蘇、北京、上海佔中國GDP總量超過四分之一,紐鬆尋求經濟合作的願望,顯而易見。合作的重點在哪裡?在深圳停留的一個細節能夠說明問題。

紐鬆試駕了一款中國新能源汽車並體驗了無人駕駛自動掉頭技術。試駕結束,紐鬆說,「這車我想買兩輛,很久沒看到這種技術了,這是跨越性的技術。」

而和紐鬆同乘試駕的是加州州長辦公室高級氣候顧問桑切斯。實際上,本次隨紐鬆出訪的代表團成員中,有三位都與氣候變化有關,除了桑切斯,還有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的主任和一位高級研究員。

如此關注氣候變化,原因之一是加州山火幾乎已經成爲常態。過去5年,加州有近25000所房屋和建築被大火摧毀,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以至於美國著名保險公司都從今年開始不再爲加州新用戶提供房屋保險。因此,紐鬆在2020年就簽署了行政命令,要求到2035年前實現加州所售新車皆爲新能源車的目標。如何更快實現這樣的目標,中國成了學習的對象。

正如加州《洛杉磯時報》刊文評論,紐鬆喜歡說「讓未來首先發生在加州」,爲此,紐鬆有必要向中國學習。

實際上,學習不是從現在開始的。早在2013年,加州的蘭卡斯特市就邀約中國新能源車企設立了純電動大巴車場。這個車場,目前爲止仍是北美地區最大的純電動大巴車場。加州向中國尋找機會的細節,還有很多。

在紐鬆來華的清單裡,專門寫了旅遊。這兩天,就有中國媒體問加州的旅遊推廣首席執行官,對第一次去加州旅行的遊客有什麼建議,她脫口而出自己突然有了推銷賣貨的感覺。

隨後,她十分細緻地介紹道:我們這裡的景點非常多,我們有綿延1200英里的海岸線,我們和米其林簽有合作協議,有絕佳的各國美食,還有自駕公路旅行。總之你能想到的幾乎所有美國的旅遊項目都能在加州享受。對了,我們還有中國也非常喜歡的國家公園。這樣的熱切,印證了習近平所說的中美關係最真實的一面——利益交融十分緊密。

無論是謀求合作,學習經驗,還是推介加州,無一例外,加州都是在從中國尋找機會。加州想抓住的機會,並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來自於中美共同的創造。

習近平在會見紐鬆時提到了一個細節:發展好中美關係,需要匯聚各方力量。在會見比爾•蓋茨先生時,我提出,中美關係基礎在民間,希望在人民。在覆信華盛頓州美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協會和各界友好人士時加了一句,未來在青年。今天見到你,再加一句,活力在地方。

習近平對於中美地方合作始終高度重視。在擔任國家主席之後,習近平同時任美國總統首次會晤,地點就在加州。而中國也與加州,共同創造了沒有先例可循的合作新方式。

2013年4月,加州州長率團訪華,期間,在習近平的支持下,加州與中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宣佈成立「中國省(級)與美國加州貿易投資合作聯合工作組」。

作爲中美省州之間第一個工作組,它開啓了中美省州和城市間經貿合作的新模式。一個月後,加州洛杉磯市市長來到中國,習近平就對他說:中美關係根基在地方、在民間、在基層。緊接着,中美之間省州層面的工作機制逐步展開。

2013年12月,「中國市(級)與美國芝加哥市貿易投資合作聯合工作組」正式成立

2014年6月,「中國省(級)與美國艾奧瓦州貿易投資合作聯合工作組」正式成立

2014年9月,「中國省(級)與美國得克薩斯州貿易投資合作聯合工作組」正式成立

2015年8月,「中國省(級)與美國密歇根州貿易投資合作聯合工作組」正式成立

2015年9月,「中國省(級)與美國華盛頓州貿易投資合作聯合工作組」正式成立

2016年4月,「中國省(級)與美國紐約州貿易投資合作聯合工作組」正式成立

得益於這些工作組的推動,到2017年,中國成爲美國39個州前三大貨物出口市場之一,30個州對華貨物出口超過10億美元。這些中美省州間機制的建立,成爲了中美之間經貿關係的韌帶,甚至幫助中美關係經受住了貿易摩擦的衝擊。

就在2018年7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聲明,公佈了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徵收關稅的建議產品清單。

但就在同一時間,芝加哥市代表團訪華,「中國城市與美國芝加哥市投資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行,芝加哥與中方簽訂了下一個「五年合作計劃」。之所以說「下一個」,正起源於2013年成立的工作組。

那一年,「中國市(級)與美國芝加哥市貿易投資合作聯合工作組」成立之後,芝加哥市便與中國八座城市簽署貿易投資合作備忘錄,以促進雙方貿易發展。2013年到2018年,5年合作下來,芝加哥和中國的貿易額增加了100%。這樣的數據,讓芝加哥毫不猶豫地反對美國政府的錯誤行爲,繼續加深與中國的合作。

中美合作的機遇從來不是誰贈予的,而是中美之間共同創造的。

習近平在一場包括加州在內多位美國州長出席的論壇上,這樣談及中美省州合作的機遇:雙方要有效利用中美兩國經濟巨大體量帶來的機遇。規模就是商機。中美坐擁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地位,這本身就是省州開展合作的巨大寶藏。中美省州的合作,讓中美關係有了穩定、可持續的基礎和未來。也是在工作組這樣的創新機制引領之下,中美友好省州、城市的數量不斷擴大。

到目前爲止,中美已締結了284對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如果對比一下中美友好省州、城市的地域分佈比例的變化,不難發現,中國與美國建立友好省州的地域分佈,已經從東部沿海各省,向中國內陸地區延伸。

同樣是在美國發動對華貿易戰期間,美國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市選擇四川省成都市成爲友好城市。而就在上個月,一場中美省州經貿合作研討會剛剛在中國召開。參會的美國各州市政要都傳遞了一個意思:重視對華經貿關係,歡迎中國企業在當地投資,期待與中方在應對氣候變化、農業食品等領域加強經貿合作,促進雙邊關係發展。

在中美關係中,我們可以共創新機遇。如何共創中美關係的未來,在會見紐鬆過程中,習近平是這麼說的:中美關係發展到今天,成果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中方對美政策一以貫之,就是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中方會繼續朝着這個方向努力,也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美方能否相向而行,要看華盛頓能不能讀懂紐鬆所說的「機會」。實際上,紐鬆訪華的消息一放出,美國國會一些議員就開始發出負面的聲音。一些美國媒體也在警告紐鬆「不要讓華盛頓覺得是在違反聯邦政府的對華政策」。

對於紐鬆受到的抨擊,加州前州長傑裡•布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出了一些美國民衆的心聲:「我與一些人交談,他們問,爲什麼華盛頓的人們花這麼多時間譴責中國的各種事情?難道我們自己的麻煩還不夠多嗎?」

美國的麻煩,不止是國會癱瘓三週這樣的政治鬧劇,還有不少事關美國企業的切身之痛。就拿總部位於加州的英特爾來說,今年一季度,英特爾的營收同比下降36%,創下了過去十年來的最低水平,今年二季度,英特爾的營收同比仍在下滑。

這背後的原因很覆雜,其中之一就是美國出於所謂的「安全」考慮干擾和破壞全球芯片產業鏈,尤其是與中國的合作。

加州,一直是美國高科技產業最爲集中的區域,也是引領全球信息技術革命的中心。過去5年,加州在信息技術領域,同中國的雙向投資規模,始終居於美國首位。

所以,在北京的記者會上,面對記者提問中美是否已經進入了「零和博弈」,紐鬆堅定予以反對。對於所謂的「脫鉤」和「去風險」,紐鬆也都不贊同。

紐鬆是這麼說的:「有些人從稀缺性的角度看待世界,我不這樣,我從一種富足的角度看待世界,中國越成功,世界就會越成功。」

華盛頓的美國政客不願承認的話,紐鬆說了。中國對美國來說,從來都是機會,而不是挑戰。要不要讓美國一些遏華、反華的聲音綁架,其實很多美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最近專門發佈的一項針對紐鬆此行的調查,大部分加州人認爲亞洲是最有效的合作地區,紐鬆應該到中國。

有美國媒體也評價說,紐鬆此行的成果可能會對其他考慮訪問中國的美國州長產生積極影響。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其實也是因爲在美國地方官員和民衆中,仍然有着敢於作出理性選擇的人。而理性,來自開放的思維,以及對現實真正的瞭解。

在同習近平的交流中,紐鬆直言,加州會做中國長期、穩定、強勁的合作伙伴。

從過去40多年對華的交往中,加州的官員,呈現出一種傳承。紐松本人在2005年擔任舊金山市市長時,就曾跟當時加州的民主黨參議員范斯坦,到訪中國上海,促進中美經貿往來。

而范斯坦本人,就是促成加州開啓同中國城市友好合作的創始人。正像習近平所說,中美兩國人民都是偉大的人民。而中美關係的未來,終歸要靠兩國人民去共同創造。

這兩天,有一位特殊的美國民間人士也在中國交流,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這幾天裡,他每天都在中國的高校和智庫交流。有一句話,他一直掛在嘴邊:有人說中美之間進入「新冷戰」和新一輪大國競爭,「冷戰」的比喻是不恰當的。現在中美之間在經濟方面有非常強的相互依賴,學者不能光做一些歷史性的類比分析,而要去思考如何把中美關係協調處理好。

中美關係好,受益的是彼此,更是全球。機不可失。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行動起來。

(本文來源:央視新媒體《玉淵譚天》,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